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稀饭不能喝太多 小心患上糖尿病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酷爱”喝稀饭 血糖飙升进医院

第二章:低热量饮食 吃吃就降糖

第三章:控制好血糖的五大心理处方

得了糖尿病的人会发现,生活简直实在是不方便极了。很多的东西都不能食用,因为要随时控制血糖,连活动都受到了限制。糖尿病人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人的饮食。

“酷爱”喝稀饭 血糖飙升进医院

“我喝了几十年的稀饭了,真不知道会因为这个习惯住院”,徐大妈很是不解且恹恹地说。

今年近七十岁的徐大妈做了一辈子的农民。家中儿女都到城里生活了,他们未跟过去的原因,就是觉得农村的生活幸福指数较高。但是,平时过于简单的生活方式给徐大妈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一直以来有爱喝稀饭的习惯

老两口爱喝稀饭是村里出了名的,早上喝,晚上喝,有时一天三顿都在喝,尤其是周末过后,剩下好多饭菜,老两口都舍不得浪费。上个周末,儿女回来后,发现老母亲精神状态不是太佳,明显消瘦,孝顺的儿女当即决定周一带徐大妈到城里信得过的大医院检查一下。

多食消瘦终被诊断为糖尿病

徐大妈告诉大夫,她身体一直都很好,也不曾到医院看病,就是最近总觉得没精神,时常感觉饿,现在每顿喝两碗稀饭还要再添两个馒头,可体重却在下降。听后专家建议做个大生化看看各项指标是否有异常,结果显示,徐大妈患有糖尿病,餐后血糖竟高达23毫摩尔/升,需立即住院接受治疗。

糖尿病人不要吃稀饭、面条据医生介绍,食物血糖指数受烹调方法等许多因素的影响。稀饭与干饭的原料同为大米,但由于烹调方法不同,其血糖指数相差悬殊。大米烹调成稀饭后其血糖指数较干饭显着增加,其升血糖作用甚至接近等量葡萄糖。

这主要是因为大米烹调为稀饭后,淀粉结构发生改变,许多大分子淀粉水解成糊精或麦芽糖后,在消化道中很容易被酶水解成葡萄糖而迅速吸收,使血糖升高。有糖尿病史的患者经常吃稀饭或类似稀饭的液态或半固态食物,如米汤、面糊、米粉、发糕,甚至包括一些精粉馒头、面条等,可他血糖发生较大的波动,不利稳定病情,所以糖尿病病人应尽量不吃或少吃这类食物。

专家建议,如果糖尿病人每天三餐都吃干饭不太习惯的话,可用一些有利血糖凋节的食物来代替。如用无糖全麦片粥或杂粮粥代替普通大米或小米稀饭,用苦荞、玉米面代替精白小麦面,当然,也可以在精白面粉中加入适量的富含膳食纤维的其他天然食物如魔芋精粉、豆渣粉等来延缓典快速升血糖的作用。

低热量饮食 吃吃就降糖

一般来说,蔬菜中的营养素,生菜含量较熟菜多。因为蔬菜中相当部分的营养成分,在烹调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或破坏。但从人体对蔬菜的消化吸收情况分析,并非每一种蔬菜都可以生食,适宜生吃的蔬菜有黄瓜、西红柿、柿子椒、莴苣、白菜、卷心莱、茄子、辣椒、洋葱、芹菜等。生吃的方法包括饮用自制的新鲜蔬菜汁,或将新鲜蔬菜凉拌。另外,每次吃饭时适当吃点生蒜,不仅可以起到助消化、抑菌的作用,又能补充相应的营养素。

适宜熟食的蔬菜种类

并非每一种蔬菜都适合直接生食,有些蔬菜最好放在开水里焯一焯再吃。第一类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菜花等,这些富含营养的蔬菜焯过后口感更好,其中丰富的纤维素也更容易消化;第二类是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如菠菜、竹笋、茭白等,草酸在肠道内会与钙结合成难吸收的草酸钙,干扰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凉拌前一定要用开水焯一下,除去其中大部分草酸;第三类是芥菜类蔬菜,它们含有一种叫硫代葡萄糖甙的物质,经水解后能产生挥发性芥子油,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深绿色和黄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以熟食为好。对于这些蔬菜来说,油炒或在肉汤中煮食,会显着地提高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率。同时,熟食能大大减少蔬菜体积,使人在一天中很容易摄入500克左右的蔬菜。而且,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受水土、环境的污染,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化肥的侵害,有毒物污染在所难免。经过加热烹调后食用,在卫生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这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熟吃蔬菜有道理

一些蔬菜不仅不宜生食,甚至烹炒不透也是有害的,其中豆类蔬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毛豆、蚕豆、菜豆、扁豆等豆类蔬菜的豆粒中和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一种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凝集的有毒蛋白质,叫做血球凝集素。当食用烹炒不透的这些蔬菜时,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死。在上述蔬菜中,还含有一种毒蛋白性质的抗胰蛋白酶,其毒性表现为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引起胰腺肿大。这些有毒物质在加热后便失去活性。在蚕豆的籽粒(以及花粉)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蚕豆毒素的巢苷,能破坏红细胞,当食用烹炒不透的蚕豆时,会诱发溶血性贫血,这就是着名的“蚕豆病”。所以上述蔬菜一定要炒熟、煮透后方可食用。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是无毒的,但经胃肠道吸收后会氧化形成毒性很强的二秋水仙碱,能刺激肠胃,出现嗓子发干、烧心、干渴、腹痛、腹泻等症状。由于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在鲜黄花菜蒸煮、干制过程中,这种植物碱已被破坏,食用黄花菜干制品时必须要经过清水浸泡。

有些蔬菜不宜生食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它们含有有毒的苷类物质。淀粉含量很高的木薯块根中含有生氰苷类,不经浸泡煮熟,食后会发生氰氢酸中毒。也有一些蔬菜,如菠菜、芥菜等,极易富集硝酸盐。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很低,但在人体内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酸盐,并与胃肠道中的含氮化合物(如仲胺、叔胺、酰胺等)结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存在诱发消化系统癌变的危险。这类蔬菜不仅不能生食,而且必须烧透煮熟后才宜食用。

控制好血糖的五大心理处方

糖尿病患者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证实,不良情绪可能导致糖尿病。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而导致糖尿病。糖尿病人也会表现出特定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心理特点进行疏导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1、怀疑和否认心理

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怀疑医生诊断有误,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接受治疗,不注意饮食,或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儿,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心理处方:这一阶段心理疏导十分关键,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接受现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改变对疾病怀疑、拒绝治疗及满不在乎的心态。

2、失望和无助感

患者一旦被确诊,将终身依赖外源胰腺素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代谢紊乱。青少年处于求学、创业、恋爱的大好时光,他们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他们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情感脆弱,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有些青少年还认为患病是父母遗传的结果,将愤怒的情绪针对父母。

心理处方:这一阶段心理疏导十分关键,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接受现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改变对疾病怀疑、拒绝治疗及满不在乎的心态。

3、焦虑恐惧心理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之甚少并存在许多误解,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将来,惧怕死亡等。或对治疗过分关心,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心理处方: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焦虑、恐惧产生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心理障碍。

4、自责自罪心理

病人患病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

心理处方:让患者了解目前虽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调适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悲观厌世和自杀心理

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

心理处方:对这类患者首先用温和的语言、熟练的操作、丰富的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取得其信赖,主动与患者谈心,合理提供治疗信息,对病情变化、检验结果主动向其做科学的、保护性的解释,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感染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厌世的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在自杀念头存在期间,严防患者的自杀行为。

结语:得了糖尿病也并不是说明,你就与美食绝缘了。事实上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吃一点含糖量不是太高的水果也是可以的。(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刊号:2012.02,作者:刘好,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