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栽花养草兴利除弊 乌语花香中的健康信息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乌语中的健康信息

第二章:栽花养草 兴利除弊

第三章:在健康的银行里存钱

花鸟可以让我们的心情愉快,同时养花养鸟也锻炼了我们的筋骨。如何在花鸟之中投注健康,养好身体并且也养好花鸟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花鸟的养生方法吧!

乌语中的健康信息

有句俗话说:“花香鸟语,心旷神怡。”是说养鸟和养花好处的。的确,鸟语花香,会给人的生活增添无限乐趣,确能使人心旷神怡。杜甫的诗句“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共友于”,“雀啄江头黄柳花,游鹅漓鹅满晴沙”,说的都是花、鸟与人的情趣,其他像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新泥”;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欧阳修的“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名人佳句,都道出了花、鸟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

鸟,在古代是吉祥的象征,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都传为玄鸟(燕子)的儿子,如舜,伯益等。古代许多帝王用鸟作帝号,如燕倾候、燕哀候、燕武公等。古代一些地名也用鸟命之,如燕子矶、雁门关等。一些吉庆的名词也与鸟联系起来,如燕尔新婚、龙飞风舞等。养鸟之风,古今都是受到赞赏的雅事、闲事。因为鸟能给人带来乐趣和健康。

★鸟是生产、生活的助手

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益处更大: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10多亩森林不受害虫侵袭;一只杜鹃,每天可消灭100多条松毛虫;一只燕子,在一个夏季可捕食100多万只苍蝇、蚊子和蚜虫;一只猫头鹰,一夜间可吃掉4—5只老鼠,捕鼠本领不亚于家猫,由此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1000多千克。喜鹊、乌鸦的食物,60%,以上都是害虫。有昆虫学家在解剖500只飞鸟后发现,其胃中有昆虫和虫体碎片的占93%之多。我国长白山的原始森林至今完好无损,没有哪个角落被虫子毁掉或病虫害泛滥的情况,正是啄小乌、茶腹鸸、旋水雀、三宝鸟、北红尾鸲、黄鹂、鸫鸟、莺、娟等“森林卫士”的功劳。

鸟类是人的伙伴,假设我们周围没有乌,就会出现害虫猖獗、鼠害蔓延。生态平衡的破坏将导致农业减产、疾病传播,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许多鸟还会准确地预报天气,成为不需要报酬的小气象站:晴天的早晨,麻雀跳跃欢叫,预示天气继续晴好:夏天日出或黄昏时,猫头鹰叫声低沉似泣,预示天将下雨;斑鸠伸着脖子,发出声音嘶哑的叫声,预示着雨天……许多老农至今还凭着这种经验安排农事活动,十拿凡稳。

★听鸟啼鸣有医疗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居多的国家,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有鸟1200多种,占全世界鸟类(9000多种)的l5%左右。鸟类有丰富的语言,那叽叽喳喳的叫声,是鸟类语言交流的写真。

鸟的歌声也相当复杂,有的鸟只会唱一支歌,如美国的白头雀:有的鸟能唱许多不同歌,象苍头燕雀就能唱4支歌,并且能经过前后排列组合成12支唱出来,分别表示母爱,恋歌、求助等l2重意思;还有一种鹪鹩,能唱100多支歌,表示求爱、寻亲、抚雏,迁移、欢乐等多种含义。泰国的动物学家恩·两塔苏旺通过长期观察鸟的行为、听鸟的声音,成功的辨识出鸟语的意思,编写出了《鸟语辞典》。

作为一种信息,鸟语同音乐一样能调节人神经系统的功能,使紧张情绪松弛,并产生轻松感,起到一定的防病健身作用。集中精力听听鸟啼,能使疲劳的大脑得以体息,许能驱散肉体的疲劳,忘掉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思想上的快乐,形成开朗约性格。

凝视鸟的动作,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精神逐步条理化,不仅对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提高视力有利,而且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动中求静的习惯,使他们干事专心,还可以直接对多种疾病的治疗起辅助功作用。

利和害往往是孪生姊妹,鸟对人类也不是没有害处的,比如,有些鸟要偷食农民的庄稼,有的鸟在高压电线杆上筑巢而引起断电事故,有的鸟与飞机相撞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等。此外,鸟的粪便中还可能有多种致病细菌,鸟的羽毛或排泄物微粒会造成一些人的过敏反应等。百利一害,鸟造成的这些害处,只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大多是可以难避免的。

食鸟的误区

近些年来,一些人以食乌为快,说什么“野生的鸟比家养的禽营养高”等。除了受到鸟类保护法规的限制外,从认识论上讲也存在着误区。大量的研究证明,家禽是经过人类长期选择和适应了的产物,长期的磨合,使它们与人的机体建立了适应的机制。而鸟类则不然,它不仅可能会因与人类的不适应性产生排斥,从而生出变故来。鸟的身上可携带致病的“鹦鹉热衣原体”,把一些疾病直接带给人类。鸟类饮食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可能成为许多寄生虫宿主的前提。如烹饪时加温时间不够,深层的虫体就难以被杀死,食后感染是在所难免的。由于这些寄生虫在人体寄生的部位不同,感染者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司:或全身性肌肉疼痛、浮肿,过敏性皮疹,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或引起多个器官病变,导致心肌炎、肺炎、脑炎等的发生;或出现皮下结节、黏膜下硬结,视力障碍,抽搐,甚至瘫艇。因此造成死亡的,屡有发生。

栽花养草 兴利除弊

庭院之内,阳台之上,都应当栽种花草或树木,点缀盆景,使草木葱茏,花香四溢,既可以增添生活乐趣,又可净化空气,减轻燥声,保护身体健康。初春时节,正是栽花种草的好时候

唐代医家孙思邈就提倡在庭院之中广植花木,并说可在中门之外作一水池,水常全满,池中种植莲藕、菱角、芡实,绕池种植甘菊,这样既可采而食用,又能悦目怡情。

花木盆景的栽植要根据地理环境和主人的兴趣爱好而定。一般来说,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宜种石榴、松柏、苦瓜、牵牛等阳性植物;在光线较差的地方,可种文竹、兰花、海棠花等阴性植物、在墙边池头可以种植金丝桃、秋牡丹、缠枝牡丹、接骨草、使君子花、鸡冠花和金灯笼花等,在庭院狭小的居处,可以栽种攀援植物搞垂直绿化,如吸附类植株地锦、美国地锦、凌霄等,缠绕类可缠于棚架栏杆上的紫藤、栽在盆中放于阳台上的银藤,卷须类的葡萄,还有钩刺类的蔷薇、月季等。

如有较宽阔的庭院,则可将藤本、草本、木本植物搭配种栽。喜好青枝绿叶的,可栽仙人掌、紫罗兰、透叶莲等:喜好色艳花香的,可种茶花、水仙、夜来香等。

各种花草 功效殊异

除共同的绿化作用外,植物们还各有擅长,比如仙人掌、吊兰等可以杀死病菌病毒:芦荟,常青藤、无花果等可以吸纳灰尘;松树、杉树等针叶树可以排放负氧离子;杜娟、术槿,月季、米兰对于氯化硫的吸收尤为突出:吊兰、芦荟、非洲菊能净化甲醛。此外,许多花草植物都是常用中药,而且新鲜药材疗效更任、如果家人患有某些疾病,自种自采花苴树木乃一举两得,忍冬花(金银花)清热解毒,开水泡或咯煎煮后饮其茶,可用于夏季去暑清热,治风热感冒。兰草去暑化湿,全草洗净,略煎煮后服用,用于夏季头晕胸闷,恶心定食的症候。黄菊花清热明日,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目赤;白菊花养肝明目,用于老年人肝肾亏虚,头晕眼花,可以泡条或煎煮服用。

适宜种殖 品种慎选

养花不宜贪多,特别是居室养花要少而将,在12~15平方米的室内摆放花卉,一般最多放置3~5盆,因为植物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没有阳光的对候植物进行呼吸时就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过多社会降低室内空气质量。还要注意一些有毒有害的植物,如万年青含有毒约酶,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一品红、夹竹桃、五色梅可释放出有害的气体;豚草属、蒿属、藜科的植物容易引起花粉过敏症、花粉也是室内粉尘的一种污染源,过敏体质的人当加以重视。因此养花要有选择性,恰到好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室内种植的盆景植物,以耐阴的叶蔓观赏为宜。

在健康的银行里存钱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尚未完善的时候,人们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因此在健康的银行里多存点“钱”,就能够成为金钱也买不到的“富翁”。

在健康的银行多存点“钱”,就应该努力做到五个“心”:寡欲以清心,中和以平心,宁静以养心,知足以安心,乐观以怡心。有了这五个心,便能想得开,吃得香,睡得着,身心能得到健康。在此基础上加强锻炼,就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以淡食为宜,杂食为优,素食为主,慢食为佳,暴食为禁,冷食为少。

我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了,在学校工作时,由于事情多、压力大,平时不注意保养和锻炼,因此身体不好,患多种慢性病。退休以后,我首先调整心态,做到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与众同乐,使自己精神先愉快起来。同时加强锻炼,以健身的汗水洗尽生活的烦恼。每天确保两个小时(早上与傍晚)的锻炼打太极拳、走路、慢跑,全身得到活动,使腿脚稳健扭腰左右转,按摩各部位,从而减缓僵硬,促进血液循环;跳舞飘飘然,轻松惬意,心旷神怡。

在几年的退休生涯中,我做到了

①腿勤、手勤——继续发挥余热,在学校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从事关心下一代的育人工作;

②脑勤——笔耕不辍,每天坚持写作,退休八年来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有关德育、政治、老年生活等内容的文章300多篇。

时间充裕了,“音乐养生”:用《梅花三弄》来调整思绪,宁神;用《彩云追月》来消除疲累,松弛;用《二泉映月》来导入梦乡,催眠。“心情舒畅,体育保健,手动脑动,音乐养生”这16个字使我退休后身体有很大改观。同事们碰到我都说:“老彭的身体越来越好啦,看上去至少比过去年轻了十岁。”我听了以后很高兴,告诉他们:“我要在健康的银行里存很多钱,成为健康的富翁。”

结语:自古以来,花和鸟就是喜庆和吉利的代表,人们的心情也会随着花和鸟的到来而变的愉快。花鸟养生,让养生的境界由身体上升到了心境。(文章原载于《养生月刊》,刊号:2012/02 第三十三卷 第二期,作者:温长路,苏秋,彭羊羽,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