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维生素应该怎么补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维生素应该怎么补

第二章:狂补维生素对人体有害吗

第三章:缺乏维生素的6个信号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无素之一,很多人都有每天服用维生素的习惯,那么维生素应该怎么补才科学?是补的越多越好吗?缺乏维生素的信号有什么呢?

维生素应该怎么补

自从发现维生素以来,人们便把其认定为“维持生命的要素”。近几年,一股全民补充“维生素”的热潮呼啸而来。而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绝对安全无害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补充维生素呢?

从补品到毒品就是多一口的事

维生素C对人类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人类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才能维持健康。如果获取不足的话,就容易患贫血、感冒、肝炎、心脏病、动脉硬化、癌症等。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过量服用维生素C也会造成中毒,会导致腹泻、泌尿系统结石、溶血、免疫力低下、动脉硬化等。可见从有益到有害,从补品到毒品,很多时候就是“多一口”的事。

补充维生素其实还得靠食补

过去,医生们总习惯以增强体力、预防感冒或开胃为由,给患者开大量的维生素,但现在科学界开始怀疑维生素补充剂的真实作用。

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是,男性每日大量补充维生素E,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提高了17%。此外,服用β-胡萝卜素则会提高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女性额外补充多种维生素则可能增加早逝的风险。但这一研究结果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其实,不管是建议还是劝阻使用,都不存在充分的证据证明。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人们现在吃水果和蔬菜越来越少了,大量依靠补充剂,而补充剂永远无法替代天然维生素,补充维生素还得靠食补。

生活细节帮你科学补充维生素

吸烟严重破坏维生素C 10支香烟就能破坏人体内50~100毫克的维生素C,想要补充回来,就得像只兔子一样使劲地吃掉一大堆的莴笋才行,而且还必须生吃,所以,快别再喷云吐雾了。

苏打粉破坏维生素你是不是觉得饭馆里熬出的粥口感特别好?其实,这是因为加了食用苏打粉的缘故。口感虽好,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却被破坏掉了。所以,还是亲自下厨吧。

切菜加醋防止维生素流失切菜前在蔬菜上滴几滴醋,就能减少蔬菜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的流失。

少吃自制冷冻蔬菜在超市中购买的冷冻蔬菜一般是在摄氏零下60度的低温急速冰冻而成的,维生素流失的并不多。但是,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最多也就在摄氏零下20度,所以,你制作出来的冷冻蔬菜中维生素的含量可就差远了。

5个大枣满足一天维生素需求

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其含量不比维生素药丸少,赶快用它们来替换下你手中的小药丸吧。

如果每天吃1个柑橘(或猕猴桃),或者5粒草莓(或者大枣),就能满足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同时,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现代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钙及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保健提示

秋冬季节老人应多吃含维C食物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冬季当体内维生素C水平低下时,会增加老年人脑中风的发生几率。

这是因为抗凝血和保护血管是维生素C的重要功能之一。专家分析认为,秋冬季节,人体易形成的维生素C水平低下状态(实验表明,动物受冷刺激后,体内维生素C含量降低),是诱发疾病而致死亡的原因之一。维生素C又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参与机体的重要氧化还原过程,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

秋冬季节,当老人缺乏维生素C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这类感染可促进血液凝集,导致心肌梗塞或脑中风发生。所以,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鲜枣、柑橘、柚子以及绿叶蔬菜。同时,适当多吃点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如豆类、瘦肉、鲜鱼、蛋类及牛奶等,这既能增加热量,又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

狂补维生素对人体有害吗

我们都知道维生素是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而这个研究成果使得维生素过量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维生素究竟应该怎样补?对人体来说,每天摄入维生素的量有上限吗?我们对维生素的认识,又有着怎样的误区?

最新研究:维生素E过量致骨质疏松

日本研究人员是在小老鼠身上做了这个实验。

在骨骼内部,制造骨骼的成骨细胞和破坏并吸收骨骼的破骨细胞均衡发挥作用,从而使骨骼保持新陈代谢。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操作获得不吸收维生素E的小鼠,结果发现它们的破骨细胞比正常的小鼠要小,无法顺利吸收骨骼。这说明维生素E在骨骼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中发挥了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过量的维生素E能够让小鼠的破骨细胞变得非常大,从而提高了破坏骨骼的能力。向健康的小鼠每天喂食相当于人每天摄取1000毫克量的维生素E,8周后这些小鼠的骨骼量减少了约20%,出现了骨质疏松症状。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维生素E虽然在抗氧化、抗衰老方面发挥作用,但应该注意避免过量摄取。根据日本相关机构设定的摄取标准,成人每天摄取维生素E不应超过900毫克。

专家说法:人体所需维生素量很微小 但作用的确不能小看

“所有营养素过量都会对人体有害,维生素因为是一种微量营养素,所以过量问题才会体现得更充分。”

这个“微量”是个什么概念?专家说,维生素的日需要量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而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能量营养素,日需量是几十到几百克。

但是,这个微量的营养素又非常重要,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维生素C不足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A缺乏导致夜盲症,维生素D缺乏带来佝偻病。

专家说,维生素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溶解于油脂,经胆汁乳化,在小肠吸收,由淋巴循环系统进入到体内各器官,维生素A、D、E、K属于这一类;其余的维生素则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直接从肠道吸收后,通过循环到机体需要的组织中,大多由尿排出。

相比来说,水溶性维生素人体更容易缺乏,因为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贮存很少,而脂溶性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因此会随脂肪被人体吸收并在体内蓄积,排泄率不高。

除了通过食物补充,通过膳食补充剂等摄入补充维生素还可以治病防病。比如,呼吸道疾病或是干眼症,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A来辅助治疗。再比如我们最熟悉的维生素C,在抵抗力低下时,加大剂量服用,可提高免疫力,促进健康。

维生素之间互相也有竞争 片面补充会造成“短板”效应

“但是,不能因为维生素必不可少就刻意添加造成滥用。”,微量营养素间在发生相互协同作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会相互抑制。比如同是脂溶性维生素的A、D、E、K之间,就会产生竞争。

这个道理就像“水桶效应”,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就像如果刻意大量补充维生素E成为“长板”,而其他维生素摄入少则成为“短板”,短板便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专家说,维生素过量会出现厌食、乏力、恶心、嗜睡、肌肉疼痛等症状,因为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人们忽略。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检测,来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

“当下来看,补维生素D、E比较热门。”专家表示,维生素E是人体内优良的抗氧化剂,被认为是驻颜秘籍,爱美人士很喜欢,而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吸收,治疗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肿瘤,老年朋友们尤为热衷。“补充这两种维生素时,都应当注意不要片面地大剂量补一种,以免造成‘长短板’。”此外,维生素D、E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更容易蓄积在体内,所以大剂量补充时需要谨慎。

维生素有推荐摄入量 维C的日推荐量相当于75克辣椒

对于这一次维生素E过量导致骨质疏松的研究,没有必要因此对维生素感到恐慌。

原来,对于维生素的用量,中国营养学会有一个推荐日摄入量。

像维生素C的日推荐量成人是100毫克。有研究者给100毫克维生素C做了这样的食物换算:即半个番石榴,75克辣椒,90克花茎甘蓝,2个猕猴桃,150克草莓,1个柚子,半个番木瓜,125克茴香,150克菜花或200毫升橙汁。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是可耐受最高摄入量,这可被视为“上限”,超过就可能会有副作用。维生素C的上限是1000毫克,李主任说,仅仅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C是不可能达到的,而记者在市场上了解了一下,正规的膳食补充剂,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都不会超过这个量。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数据表明,像维生素A,正常成人男性每天的维生素A推荐量是800微克视黄醇单位,女性需要700微克视黄醇单位。研究者给800微克视黄醇单位做的食物换算是,即相当于80克鳗鱼,65克鸡肝,1400克胡萝卜或200克金枪鱼。维生素A的上限是3000微克视黄醇单位。

维生素D的成人推荐量是5微克至10微克,相当于35克鲱鱼片,60克鲑鱼片,50克鳗鱼或2个鸡蛋加150克蘑菇。维生素D的上限是20微克。

维生素E的成人推荐量是14毫克,最高摄入量目前并没有定制参考值。李主任说,用于小鼠实验的1000毫克维生素E,实际折算到人体,是不可能用到那么多量的。

有了这些数据作参考是不是就需要“算着吃”维生素呢?专家表示,这也大可不必。

一方面是因为维生素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比如吸烟者的维生素C消耗量就大,嗜酒的人维生素B1的消耗量大,这是没办法具体量化的。另一方面,按照“膳食宝塔”(每天应吃主要食物种类和摄入量)的膳食结构用餐,是不可能维生素过量的。刻意补充维生素也没有那么容易过量,但是也需要对自己多加提醒。特别是一些不正规的保健品,容易存在用量和真假的问题。

“胶囊族”注意啦 比吃维生素更重要的是吃好饭

现代人有一个错误的理解,认为补充维生素,吃维生素就行了,事实上首选应当是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如果按照“膳食宝塔”正常饮食,吃到25个种类,一般是不需要额外靠膳食补充剂来补充维生素的,各种食物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维生素A多存在于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维生素B族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维生素C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D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维生素E多存在于谷物胚芽、植物油,维生素K多存在于绿叶蔬菜。没有哪一种食物是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的,所以我们要合理搭配饮食结构。”

当然,比如出差或者旅游时,膳食简单,可以用膳食补充剂来做偶尔替代,但是不能做长久的替代。“白领们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例如要注意烹调方式,油煎炸都会使得维生素丢失。”

缺乏维生素的6个信号

维生素A不足

皮肤粗糙、瘙痒,指甲出现深刻的白线,头发干枯,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失眠,眼球结膜干燥,泌尿道结石。应多吃牛肝、鸡蛋、红黄色蔬菜、水果和鱼肝油。

维生素B1不足

对声音过敏,对音响有过敏性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患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应多吃豆类、谷类、硬果类、水果、牛奶和绿叶菜。

维生素B2不足

口角发炎,出现各种皮肤性疾病如皮肤炎、阴囊炎等,手肢有灼热感觉,对光有过度敏感的反应等。应多进食肝脏、牛奶、鸡蛋、豆类、绿色蔬菜。

维生素B3不足

舌苔厚重,嘴唇浮肿,舌痛,唇痛,头皮特多,口腔黏膜干燥。应多进食酵母。

维生素B12

行动易失平衡,身体会有间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有麻刺感。应多进食动物肝脏及酵母。

维生素C不足

无过度劳累、环境急剧改变或其他器质性疾病等客观原因,但却常感疲劳,常易感冒、咳嗽,抵抗力下降,牙龈经常出血,伤口难愈,舌头有深痕等。应多进食柑、橙、柚子、红枣、酸枣等。

结语:任何营养素都要适量,不是所有的营养都是越多越好,而经常服药来补充营养的人更应警惕!(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刊号:2012.02,作者:蒲昭和,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