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心率与寿命密切相关 放缓心率助你长寿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心率与寿命密切相关 放缓心率助你长寿

第二章:美学者揭秘“死”前1秒14种感觉

第三章:未来 我们不再害怕生病

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据研究报道,通过测心率可以知道人的寿命长短,这是真的吗?人们濒死感觉是怎么样的呢?想知道未来生活是如何的吗?今天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些问题,赶快到下文看看了解下吧。

心率与寿命密切相关 放缓心率助你长寿

测心率知你能活多久

动物:心率越慢寿命越长

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类等心率很快,每分钟可达数百次,但它们的寿命仅1-3年,相反,大的哺乳动物如鲸体重很大,心率慢,每分钟仅20次左右,其寿命却可达30-40年。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都可发现这一规律。有趣的是,仓鼠每分钟心跳约500-600次,是鲸的20-30倍,然而它的体重只是鲸的50万之一。

↓↓

人们发现,一种叫格拉帕哥斯的乌龟寿命可长达177年,它的每分钟心跳仅为6次,一生心脏共跳动约5.6亿次。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人除外)一生的心跳次数基本一样,大约是7.3亿次左右。

每种动物大小虽然不同,但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例大致相同,都是体重的0.5%-0.6%。目前,这些现象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人们提出了一种解释:心率由机体能量代谢需求决定,遵守生物物理学规律,机体能量耗尽,生命也就终结,而心率正是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的有效指标。

人类:心率是预测男子寿命的有效指标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我国学者吴杰教授曾观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其范围为51-94次/分,平均数为67次/分。人类的心跳次数明显受自主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如人激动时心率会加快,完全安静时心率会减慢。科学研究表明,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其寿命可达80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

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寿命延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寿命就会缩短。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人专门研究了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他们选择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人,年龄在65-70岁,其中男性1407人,女性1134人,长期跟踪随访。

结果发现,在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让心率放缓 给长寿机会

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右,从而有机会赢得长寿呢?

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静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数可以为38-50次/分)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标志。

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此外,吸烟与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故应戒烟与限酒。

有研究证实,静息心率快会数倍地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控制过快的心率。医生们常给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康可等),其目的之一就是使心率减慢,保护心脏,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死亡率下降30%~44%。

美学者揭秘“死”前1秒14种感觉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博士在研究过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案例之后,试图为人们揭开死亡真相。

尽管濒死体验发生的情境,以及亲历体验的个人性格都有着巨大差别,但需要肯定的是,在这些人“濒死体验”的陈述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它们大体归纳为14条,是按照感受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的;

1、听到自己的死讯

他们亲耳听到医生或是在场的其他人明确宣告自己的死亡。他会感觉到生理的衰竭到达极限。

2、从未体验过的舒服

“濒死体验”的初期有一种平和安详、令人愉悦的感受。首先会感到疼痛,但是这种疼痛感一闪而过,随后会发觉自己悬浮在—个黑暗的维度中。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最舒服的感觉将他包围。

3、听到奇怪的声音

在“濒死”或“死亡”的时候,有奇怪的声音飘然而至。一位年轻女子说,她听到一种类似乐曲的调子,那是一种美妙的曲调。

4、被拉入黑暗的空间

有人反映他们感到被突然拉入—个黑暗的空间。你会开始有所知觉,那就像—个没有空气的圆柱体,感觉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一边是现世,一边是异域。

5、自己看着自己的躯壳

发现自己站在了体外的某—外观察自己的躯壳。—个落水的男人回忆说,他自己脱离了身体,独自处在—个空间中,仿佛自己是—片羽毛。

6、你的话别人听不刭

他们竭力想告诉他人自身所处的困境,但没有人听到他们的话。有—名女子说,我试着跟他们说话,但是没人能听到。

7、不停出入自己肉体

脱体状态下,对时间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忆说,那段时间里,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体。

8、感官从未如此灵敏

视觉、听觉比之前更加灵敏。一个男子说,他从未看得如此清楚过,视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强。

9、孤独无助 无法交流氓

在这之后,会出现强烈的孤立感和孤独感。—位男子说,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和别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单”。

10、周围有他“人”陪伴

这时,周围出现了别的“人”。这个“人”,要么是来协助他们安然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来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时间。

11、最后的时刻出现亮光

在“濒死体验”最后的时刻人,会出现亮光。这道光具有某种“人性”,非常明确的“人性”。

12、回望人生 全程回顾

这个时候,当事人会对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当亲历者用时间短语来描述它时,都是“一幕接着一幕,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移动的,甚至伴随着画面,当时的一些感觉和情感都得以重新体验”。

13、被“界限”阻隔

在这时,人会遇到—道可以被称作是“边缘”或者“界限”之类的东西,阻隔你到某个地方去,关于它的形态有多种表述:一滩水、一团烟雾、一扇门、—道旷野中的篱笆,或者是—条线。

14、生命归来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濒死体验”进行到某种程度后,人们必须“回来”。在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想赶快回到身体中去,但是,随着濒死体验的深入,他开始排斥回到原来的身体,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这种情绪更为强烈,随后,你就真的“回来”了。人是一种相当依赖精神的生物,当人“濒死”时,—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让死亡变得不那么可咱。人死的时候,整个一生都将被重新评价,这种评价完全不依赖于你是否腰缠万贯,身份地位是否显赫,而仅仅取决于在你一生里与他人分享的爱和温暖有多少。

未来 我们不再害怕生病

“贴布疫苗”让你不打针

据悉,美国科研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新式的不用针筒注射疫苗的方法。这种被专家称之为“贴布疫苗”的方法实际上是一张像创可贴—样的贴布,贴布面上布满了数百个微型针,疫苗就藏这些微型针里面。

假如你要接种流感疫苗,只要把这张大约—平方厘米大小的“贴布”贴在皮肤上,微型针就会进入皮肤里并自行深化,这时—定剂量的流感疫苗就会释放出来。而每根微型针长0.65微米,能全部溶入到皮肤中,所以不会有任何痛感,就像平常弄破手贴张创可贴一样。更让你感到方便的是,它是不需经过专业医学训练就可以自己完成疫苗接种的“无痛注射’。这种新疫苗的方法比传统的针头注射方式更加安全,因为它不会有任何的危险残留,也不能重复使用,还能避免因注射感染艾滋病或肝炎等疾病的风险。

这种贴布疫苗还有许多优点:它直接作于皮肤而非肌肉,所以比传统针头注射所要的疫苗更少;它无须冷藏存储,可以方便地携带和转运。据悉,在今后五年之内,由各种药物制成的“针剂贴布”就会面世,届时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注射退烧、消炎、止痛等针剂,都可以使用这种无痛“针剂贴布”。

用纳米材料修复人体神经

据报道,科学家利用纳米生物医学技术,已经在实验室里完成了对失去视力的老鼠进行视觉神经的修复,让失明的老鼠重新看清东西。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些比老鼠更大的哺乳动物上做试验,也许五年之后,因视觉神经损坏而致盲的人只要用—根细微的纳米光导线来代替损坏的视觉神经,便可让眼前一片光明。这种纳米材料还用来修复各种器官,因为它体积特别小,所以修复创口也特别微小,不会给病人带来多大的痛感。

人体神经在车祸、地震等灾难中受损后,其再生恢复能力较差,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过,现在有一种利用纳米技术的兼容理化及重物性能的新型复合可吸收材料的出现,有望解决构建神经导管的能题,从而用来修复人体受损神经。这种新型材料犹如“离子泵”一般,无须外供电源便能工作。有关专业人士称,其有望为假人体架起一道“桥梁”,让假肢受人使唤。

用“电子鼻”来体检

休想过没有,用一只“电子鼻”靠近你的身体嗅一嗅,便可知道你是否已经得病。这并非只是—个梦想,现在已经可以实现。那就是工程师们仿照人类鼻子开发出来的“电子鼻”。

这种“电子鼻”内部安装了一个金属纳米粒子,其直径虽只有—根头发丝的几百分之一,但它却有强大的“扩音”功能,能把“嗅”到的人体DNA电化学信号传输到特殊的分析仪器上,然后分析仪器便能迅速地把病症“揪”出来。

专家告诉人们,使用这种“电子鼻”来诊断人的健康状况,不仅无痛、无害和十分方便,而且具有快速、准确和预防疾病等优点。

特别是在人体某一器官刚开始病变而运用其他化验或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时,“电子鼻”一下子就能“嗅”出来,这对预防和治疗肝炎,艾滋病、肺癌等疾病十分有意义。

救命的人造血粉

病危而无血可输,这无疑是患者最大的噩耗。不过,现在人们大可不必为其担心,因为美国科学家已发明了—种可溶性的人造血粉。

据悉,这种从哺乳动物体内提取制造的可溶性人造粉,尽管其配制的“秘方”目前尚未向科学界正式公开,但其临床试用证实,这种可溶性人造血粉在某些性能上甚至比普通血液还要强劲。它溶化以后可以立即变成新鲜血液,而且想要什么血型就能配制出什么血型,更不会让人体有任何排斥反应,普通血液在专门储存条件下只能保鲜4小时,而人造血粉却能保存数年,一旦需要便能随时溶化成新鲜血液给病人输注,更神奇的是,这种人工合成的血粉与普通血液比,它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机体组织所需要氧份供应,这—独特的优点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总结:人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人类的奥妙也是无穷大的,在这个浩瀚的人类“海洋”中,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生命,不要让短暂的人生过去了,给自己留下遗憾。(文章原载于《都市健康人》,刊号:2012.03,作者:高莹、王令朝,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