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平时不适多吸氧 莫待抢救不及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不要到抢救时才想到“氧”

第二章:夜间吸氧的讲究

第三章:贫血与氧疗

第四章:临终时常规吸氧通常无益

吸氧在大家的眼中一般都是住院病人才会做的事情。事实上,随着家庭氧气机的发明,家庭吸氧已经渐渐的走入了很多慢性疾病患者的家中。平时吸氧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来看看吧!

不要到抢救时才想到“氧”

人老就象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海人叫“老坦克”,骑在半路不是这坏了就是那出毛病了,平时勤擦勤保养就好多人。人如车,因此平时要加强保养。今后的社会越来越好,长寿是福,是硬道理,决不能让自己在半途上走了,否则真悔莫及啊,——一个经医院奋力抢救回来的心、脑、肺疾病患者的感悟。

中老年为什么会缺氧

头昏脑胀、疲惫嗜睡、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是许多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中老年期,人体基础生理功能退化,导致了身体及各个组织系统的老化。心血管系统的老化会造成心、脑、肾等组织氧气量的不足;而在呼吸系统中,肺脏的衰老变化最为明显:肺泡壁变薄,残气量增多,中枢系统的老化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此外中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内分泌、免疫等方面的老化都可造成人体摄氧量的不足,氧的利用效率降低,慢性缺氧而引起各种疾病,如果缺氧症状长期得不到纠正,细胞的损伤便难以恢复,并导致相应器官发生病变,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因此,平时中老年人要及时补充氧气。我们常见医院抢救濒危病人使用的医用高浓度氧只适合病人的急救,如呼衰、心跳骤停,不宜长期使用,氧浓度过高或过量吸氧会加速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造成血管老化,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同时长时间吸高浓度氧,容易导致氧依赖。

感谢科技进步,开发了适合家庭用的低浓度氧气机。

适合人体的生命级富氧,能够调节人体机能、大脑能力、缓解各种疾病、降低突发病的发生,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日常氧疗和氧保健。坚持做氧疗,不仅会缓解及改善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呼吸系统等相关病症,更对手术后的康复理疗起到促进康复的效果。

夜间吸氧的讲究

很多老人家都有哮喘或者支气管炎等疾病,一般这些疾病都需要在家进行吸氧有。而夜间吸氧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要注意好这一环,对老人家的身体才有好处。下面我们说说夜间吸氧的讲究。

对于患有哮喘或者支气管炎的老人,在入睡前是不能有过激烈的运动的,夜间吸氧采取小流量持续的方法,每分钟在0.5-1.0升之间,如果对于慢性疾病,一般鼓励在家进行氧疗。例如某些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疾病。

在吸氧的时候必须注意,吸氧的湿化和温化,湿化的目的是让粘痰稀释,更容易咳出,防止气管内部的阻塞,而温化是为了防止气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加重病情。

只要掌握低流量持续供氧的原则,长期坚持为老人进行氧疗,那么就可以控制病情,帮助老人入睡。

贫血与氧疗

贫血是指血液内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我国诊断贫血的标准为:成年男性低于12g%,成年女性低于11g%,孕妇低于10g%。贫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疾病都可伴有贫血。发生贫血的原因不外乎三种:(1)造血功能不良;(2)红细胞过度破坏;(3)失血过多。

轻度贫血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检查血色素时发现低于正常,或检查身体时见指甲、口唇粘膜及眼睑粘膜有些苍白。中度贫血常常感到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思维不集中,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活动或情绪激动后有气急、心跳加快等。重度贫血可有呼吸困难、憋气及浮肿,出现蛋白尿、月经失调等。

贫血的一般治疗首先应强调病因治疗。如失血弓;起者应治疗出血,月经过多应到妇科诊治,药物引起贫血应立即停药,缺乏造血因素引起者及时补充造血因素如铁剂、叶酸等、自身性贫血可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刺激红细胞生成药物(如康力龙、大力补、丙酸睾丸酮等)。严重贫血可输血,必要时依病因进行脾切除或骨髓移植。

氧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变成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循环把氧带到身体的各组织。贫血的病人,就是这种氧的运输系统发生了障碍。由于病人血红蛋白减少,使氧的运输能力降低,因而组织缺氧。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氧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每克血红蛋白能带氧1.34毫升。若每100毫升血中血红蛋白为13.5g,则能携氧18.l毫升。另外还有很少一部分以血浆中溶解氧的方

式供给机体,为量颇少。吸入纯氧时,氧在肺中的分压增加,此时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自95%增加到98%饱和,但为量有限。但吸入纯氧时,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增加6倍,这样以物理溶解的方式对机体供氧大大增加,组织的缺氧得以纠正。

轻度贫血无明显症状者木必进行氧疗。出现较明显头晕、活动后气急、心跳加快、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应进行氧疗。一般用鼻管法,吸纯氧流量每分钟3一4升,每日一次,每次二小时,连续2~3周,症状可以减轻。有条件的在家中可准备简便的吸氧装置,每日有规律的吸氧,或症状明显时随时吸氧1~2小时。较严重贫血病人,需在医院用面罩法遵医生的要求吸氧。

临终时常规吸氧通常无益

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的Mary L. Campbell博士在美国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医学会(AAHpCM)年会上报告称,一项随机双盲试验结果显示,疾病晚期患者常规吸氧缺乏依据。

目前已经确认吸氧可使急性或慢性加重的低氧血症患者受益,但虽然尚未得到科学评估,吸氧已成为临终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为评估临终患者常规吸氧的价值,研究者对32例疾病终末期患者开展了一项双盲随机交叉研究。基线时无1例患者呼吸困难,但所有患者均因潜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衰、肺炎或肺癌而具有较高的呼吸困难风险。所有患者姑息状态量表(ppS)评分≤30,相当于生存期中位时间为9~14 d。在90 min内随机交替实施10 min的氧气、医用空气和无气体干预措施,并应用口鼻罩测定患者CO2呼出量。由于许多受试者为无意识或认知功能受损患者,不能自己报告呼吸困难情况,因而研究者采用呼吸困难观察量表(RDOS)评估基线和每次气体变换后10 min时的呼吸情况,RDOS评分≤4(范围为0~16)表示几乎没有呼吸困难。

结果显示,在90 min的干预期间,29例患者未见呼吸困难,表明他们无需吸氧。但在入组时,27例患者吸氧,这也反映了在临床实践中吸氧已成为临终患者广泛采取的干预措施。其余3例患者在由吸氧转换为无气体干预时快速出现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当再次给予氧气后,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基线时患者平均RDOS评分为1.47,给予不同气体后患者评分未见显着变化。基线时平均氧饱和度为93.6%,90 min干预时间内也未见显着变化。

研究者建议,除非吸氧能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否则应停止吸氧或者起始就不予吸氧。吸氧费用昂贵,尤其是居家患者,还需额外人员和设备,包括噪音较大的制氧机等。此外,吸氧还可导致鼻干、鼻出血以及窒息感等副作用,因此氧气支持并非有益干预措施。

研究者为确定临终患者是否需要吸氧,对临终患者停止给氧10 min并观察呼吸困难情况。有与会者预测,鉴于吸氧已成为临终治疗的一部分,上述措施很可能遭到患者家属的反对。研究者回应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良好沟通。如果向家属解释给氧可能有益但具有副作用,应该撤掉不再有帮助的治疗措施,来自家属的阻力可能就会消失。

结语:很多慢性疾病患者,比如说高血压,慢阻肺这样的患者。平时在家中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可以多吸氧,这样就可以减少病情猝然加重的几率了。(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号:2012.03,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