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人人都要补肾吗 养肾补肾和何不同

来源:网络

每个人都需要补肾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增加,亚健康人群迅速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大多数都有疲劳、失眠、腰酸腿沉、头昏脑涨、力不从心等一系列不适的主诉。他们常常显得异常疲惫,丧失了应有的活力,甚至是未老先衰,他们在激烈的竞争状态下,在高压力、满负荷的工作中透支着身心,他们渴望补充一下自感虚弱的身体,使自己注入精力。

补肾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中医传统文化深入民心,老百姓往往认为养生必定依靠中医,服用补药就是最好的强身健体方法,而补药中最好的是补肾药,因为肾是根本。所以某些人以为:中青年人事业繁重、工作疲劳、身体虚弱而需要补肾;老年人肾气本虚,更应该补肾;就连上学的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也来到亚健康门诊,述说自己的孩子气色不佳、身体虚弱、眼泡浮肿、眼眶发黑,担心孩子肾虚,也请求大夫开具补药……似乎男女老少均该补肾。尤其是有“肾无实证”的说法,换言讲就是肾只有虚证,怎样补都不错。总之,补肾是“百利而无一害,人人皆宜”。然而,补肾真是百利而无一害吗?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就是脏腑阴阳平衡,这种阴阳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维系健康的过程中,中医就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采取去其多余,补其不足。所以,如果您肾虚,那么可以补肾,如果您不是肾虚,您就不需要补肾。

妄服补肾药弊大于利

如果您是一个健康人,体内的阴阳本来处于平衡状态,无论服用了哪类补药,都会对体内原本平衡的阴阳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病证的出现。当然,从目前人类健康状态分析来看,真正健康的人群只有15%,而85%的人群属于疾病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也就是中医所讲的阴阳不平衡人群。这些人群存在着不舒服的症状,大部分人群体内存在着邪气,如痰湿、瘀血、气滞、食积、内热、内寒等等。这种情况下,补药无疑会加重体内的邪气,使之留滞体内,还可能会产生变化,使体内的阴阳失衡进一步加重。所以,妄自服用补肾药对于身体来讲可能是弊大于利。疲劳、年龄都不是界定补肾的标准。如果不需要补肾的人吃了补肾药,不但出现许多副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可谓弄巧成拙,雪上加霜。

肾虚最忌补反

错服了补肾药也将会造成不好的后果。肾虚最忌讳的就是补反。比如明明是肾阴虚的病人,吃了壮阳药物,会让肾阴虚的症状表现得更强烈。所以,补肾应以调和阴阳为原则。补反会造成病情加重,如果单一补阳或滋阴,也会使阴阳失衡,损害健康。所以,补肾一定是针对肾虚的人群,在确定了是肾虚后,还要分清是阴虚或阳虚,这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补肾、养肾、护肾有所不同

补肾、养肾或是护肾,三者概念上是不同的。补肾是中医的治疗方法,必然需要服用补肾的中药;而养肾或护肾是通过日常的饮食、起居、健身的方法保养肾脏。因此,补肾就需要服药,只要是药物就有药性,如养阴填精药的药性大多寒凉滋腻,容易损伤阳气或阻遏阳气;而温阳或壮阳药容易生内热,或耗损阴精。还有,所有补药全都会助邪或敛邪。所以,是否应该补肾应遵从医嘱,而不是任意为之。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对肾的养护,才能增进健康。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