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糖尿病人养生 3肌肉锻炼法助身体恢复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糖尿病人养生 3肌肉锻炼法助身体恢复

第二章:糖尿病人的饮食建议

第三章: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易犯的错误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患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那么患病了该怎么办呢?糖尿病人吃什么好?如何治疗糖尿病?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揭疑,告诉大家适合糖尿病人的锻炼方法,以及糖尿病人的饮食建议。

糖尿病人养生 3肌肉锻炼法助身体恢复

糖尿病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很多糖友也已久病成医,懂得早晚都要动一动,因为大家都认识到了运动对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我曾经认识了一位大爷,他当时的糖尿病已经到了严重地步,各种合并症开始发作,而他却束手无策。于是我就告诉他,既然已经是这样了,那倒不如接受我的概念:运动改善血糖!就这样,这个老人按照我的生活运动模式坚持了一年。老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大家,运动在改善和控制血糖方面是有效果的。

大家普遍认同有氧运动是在消耗体内的“糖”,而长被人忽视的肌肉练习是在改变人的代谢空间,肌肉越优秀,它的代谢能量就越大,消耗体内的“糖”的能力就越强。观察身边喜欢到健身房器械区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患上各类代谢性疾病的很小,那是因为他们的代谢能力奇强的缘故。

因此,不论你是不是糖尿病患者,肌肉的锻炼都不能被忽视。肌肉锻炼的重要意义也是被公认的,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老年人锻炼五原则中,就将重视重量训练放在了仅次于心脏锻炼的第二位置。

那么,那些肌肉训练更是老人和糖尿病患者呢?我的建议是小重量负重训练,比如哑铃锻炼,下面就推荐几个动作,你不妨在家里试一试。

1、大树参天

(1)抬头挺胸站立,双脚并拢或略微分开,脚尖向正前方;双手持哑铃,自然垂于体侧。眼睛平时前方。

(2)双手慢慢的从体侧向上举起,直到高举过头,并向上尽量的伸直;同时脚后跟慢慢的抬起到最高;头略微向上抬起,引导整个脊柱向上用力拉开。

(3)此时要感觉全身的肌肉都在向上用力,把身体向上“拔”起来。在最高的位置坚持3~5分钟。在平时的锻炼中可以做2~4次,每次坚持3~5分钟。也可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同样坚持3~5分钟。

注意:脚后跟要尽量的向上抬起,尽量的只用大踇趾点地;在最高点是站不稳是正常现象,可以轻轻的移动脚本,维持平衡;要有全身向上用力的感觉,尽量把身体拉开。

练习目的:利用身体以及哑铃的重量,对全身骨骼、肌肉及韧带起到锻炼作用,是全身性的小重量力量训练。

2、哑铃冲拳

(1)抬头挺胸站立,双脚分开比肩略宽,脚尖向前;然后身体下蹲到大腿接近与地面平行的位置,上身略前倾,把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以维持平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水平,调整下蹲的幅度;

(2)双手持哑铃,屈肘把哑铃放在腰间,掌心向上。左脚用力蹬地(但不离开地面),随着蹬地力量的上传,转动腰部,把蹬地和转腰哦的力量“传”到右手,右手借助这些力量,有力的向前冲拳,此时向内旋转手臂使掌心从向上改成向下;然后收回右拳,回到预备姿势。

(3)接着右腿蹬地,冲左拳。重复进行。另外冲拳的速度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掌握,可以快速的,也可以柔和的(但一定要用劲出拳)。一左一右为两下,每次冲拳50~100下坚持一口气做完。

注意:要保持上身的姿势,在冲拳的过程只是腰的转动,不能有前后左右的晃动,尤其是肩部不能明显的前送;向前冲拳的时候要用拳心引领出拳的方向,拳的高度位于肚脐以上、胸部以下、身体中线的位置;出拳手臂的肘关节不要完全伸直,大概保留165°左右的夹角。

练习目的:提高身体整体的肌肉控制能力,同时快速冲拳时可以提高肌肉爆发力。

3、手握哑铃弓步起

(1)左脚前、右脚后站立,两脚的距离最好在蹲下后,能保持前面的大腿与地面平行、膝关节成90°,后面的大腿与臀部直线,膝关节成90°,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略微的小一些;双脚左右分开约有一个脚掌的距离,脚尖向正前方;

(2)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上身直立,抬头挺胸。左腿屈膝、屈髋,同时右腿屈膝、使身体往下蹲,直到左大腿与地面平行、右膝关节将近挨着地面,此时右脚跟可以抬起,以脚尖点地支撑,身体直立;

(3)双腿同时用力、尤其是左大腿用力站起来、还原,充分进行。完成一组后换腿再进行一组。每组做30下,每次左右各做1~2组。

注意:完成动作时身体不要晃动;在前面的腿的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练习目的:能有效锻炼下肢及臀部的肌肉,提高下肢的肌肉力量。

当然,肌肉训练并非每位糖尿病人都是适合,首先需要在你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其次不要勉强自己进行而是要量力而为,适可为止。

糖尿病人的饮食建议

1、菜肴少油少盐

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2、“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

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和提供脂肪。糖尿病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猪、鸡、鸭、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3、进餐定时定量

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

5、多食用粗粮

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5%-60%左右。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宜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糖类的摄入要严格限制,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选用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如木糖醇。

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易犯的错误

第一,不控制饮食。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

第二,根据自觉症状服药。

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力。

第三,不定期复诊。

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第四,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

第五,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

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

第六,觉得价格高的药就是好药。

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对甲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第七,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药。

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殊不知,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糖尿病综合疗法是人们与糖尿病长期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经过严格证明、确实有效的方法。

第八,盲目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有人认为,服药时间一长,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实际上,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副作用仅见于个别患者,且副作用在停药后即消失,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实,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总结:以上盘点的这些关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效果都是很好的,大家不妨照着做做,试试吧,身体恢复很快哦。(文章原载于《健身科学》,作者:赵之心,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