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慢生活” 找回你的平常心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慢生活” 找回你的平常心

第二章:如何才能慢下来

第三章:享受“慢生活”

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想要让自己的生活和心慢下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的快节奏让你的健康在不停的流失。不要再盲目了,慢下来吧!

“慢生活” 找回你的平常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活都被提了速。“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名言作为拜金的座右铭,开启了中国经济的阀门。人们都成了“奴隶”,被时间催赶着前行。越是在大城市,就越是“快”得不容分说。饮食,娱乐、阅读,甚至感情,都在“速成”、“秘菱”.“速配”等概念下“快餐化”了。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疲于奔命。把欲望当成理想,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地打拼,每个人都像无头的苍蝇在疯狂地寻找着生活和心灵的出口。只是在活着,没时间生活。任由这种高速的狂奔践踏心灵和情感,赶走快乐和健康。

“慢生活”顺天应时,或许它能帮助我们重拾快乐,找回你的平常心。

有个充满禅味的说法:下雨时没有伞,是一种无奈;而下雨时有伞不用,便是一种境界。拿来度量生活即是:想快时不能快,是一种无奈;正快时能慢下来,则是一种境界。

试着进入这种境界吧,擦去心灵的灰尘,感受生命的本能,在绚丽多姿的“慢生活”中享受快乐。

什么是“慢生活”

“慢生活”不是磨蹭,不是懒惰,更不是像农夫那样,只操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单一的生活:“慢生活”是让人找回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加细致一种生活方式,是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一种意境。“慢”先是内心的宁静.是悠闲自在的感觉,是你在掌控着生的一切,而不是被生活带着走。

只要调整一下我们的心态,便可以从容走近“慢生”。把熙熙攘攘的名利看轻看透些,不在自己力所不能及事情上去强出头,我们自然就能有一份平和闲适的心,就会从容平静地度日,就不会急风火燎地去忙了。古人说:“生活有度,人生添寿。”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慢生活”。调整节奏,放慢脚步,在繁忙时着一冷眼,退一步,会丢省无数无端烦恼;于迷茫处存一热心,不躁不,便生出许多快乐机缘。把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不做只工作的机器人。多用些时间看看人生的风景、品品生活滋味,这不是慵懒和耗费时光,恰恰是对生命的负责。

有人说“慢生活”需要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其实不然。真的“慢生活”只需要一颗宁静的心。我们只需要以放松的态去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紧张劳作的间隙给自已了个深呼吸,在疲惫的一天结束后还给自己一个安然的睡眠,在心理开出一朵属于自己的莲。

“慢生活”的境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慢生活”不仅是人类幸福生活的需要,更是人生境界的极致;不仅与健康、闲适有关,更与“品味”与“禅意”有着前生今世带来的不解之缘。

品才能知味,没有时间,没有沉淀下来的心态,谈何品味?再精致的美食,如果一口吃下去,囫囵吞枣,也感知不出它的韵味悠长;再悠扬的曲子,如果不能静下心来欣赏,你听到的不过是一连串的枯燥音符;再漂亮的风景,如果没有雅兴,你看到的无非是一堆固体物质,体会不到任何美感。

大家都知道,平常心、生活禅,这是禅家毕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对“禅意”的理解,一向不需要专门向学,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事,简单正常地生活,渴了喝水,困了睡觉,饿了吃饭,不急不躁,有一点平常心就足够了。然而,这也正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看似容易做到难的境界。这就是禅家最难修得的“生活禅”。

想想古时候,虽然没有汽车、高楼、空调,但人人与自然都和谐相处。屈原可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杜甫虽然穷,但住的地方“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细细香”。那时候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山是绿的,那时的人“诗意地柄居在大地上”。虽说古代是农耕社会,生活节奏慢,但该忙时也会很忙,这一点与今人应该是一样的,闲适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人们的心境、志趣和精神境界。如果说农耕社会大家都很“闲”的话,就不会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一说了。又如“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的陶渊明;“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的李昂;“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的李白;“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的韩愈;“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的杜牧;“倚阑莫怪多时立,为爱孤云尽日闲”的陆游……,他们之所以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处处禅机,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平常心。

“慢生活”古已有之,跟老祖宗比,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他们丰富,却不敢说比他们快乐。

如何才能慢下来

“慢生活”的返朴归真,独具一格,有其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慢生活”提倡了解、感受自己的身心,用心聆听身心对自己的呼唤,让慢的快感无处不在。即便是那些不富裕的人,也同样能在“慢生活”中享乐每一天。

1、精细吃。“慢食”是以珍惜和欣赏的态度去对待食物。是自己下厨房去做而不是叫外卖或去快餐店。是用较多的时间去精心选购、细心烹制食品,仔细享用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在自家凉台或院子里种菜,从头到尾地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他们不是像倒垃圾一样把东西倒进胃里,而是细嚼慢咽,让食物在唇齿间厮磨,用舌头上的味蕾从不同的方向体会不同的味道。

2、慢运动。做散步、慢跑、太极、瑜珈、跳舞、钓鱼等运动,尤其是瑜珈,讲求心神合一、动静自如。如果不想混在女人堆堆里学瑜珈,可以选择我们的传统国粹——太极。讲究的是阴阳互化,四两拨千斤。平时多走路,少坐车。一旦脚踏实地走在路上,原来司空见惯的城市就会变得生动起来。

3、看星星,晒月亮。我们有多久没有仰望天空了?为什么不可以少盯几分钟电脑,抬头看看天呢?看看星星,晒晒月亮,不必等到拍拖的时候再看那么功利。

4、关掉手机。这个世界上,没有少了谁就绝对不行这一回事。关掉手机,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那是传纸条、结伴行,切切实实交往的年代。

5、学茶道或花道。这是“慢”的深一层境界。不管是茶道还是花道,精髓都在“道”字,意会之处,颇有禅意。慢生活最忌心乱。学习茶道或花道,就是让心静下来。

6、培养至少一种爱好。“谋杀”时间的办法有很多,不是只有睡觉、上网、玩游戏那几种,可玩的实在太多了,就看你肯不肯下工夫去玩。可以玩收藏,做手工,也可以种花种菜种果,用自己种的水果蔬菜招待朋友。

7、写日记。积累人生记忆比积累金钱更重要。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及时把心得记录下来,不然过了就忘了。实在没有什么可写,随便涂抹个画也行。像《心动》里的金城武一样,躺在楼顶看天空并随手拍下来,代表那天的心绪。

8、练书法。电脑、手机短信用久了,好多字都不会写了。与其让别人帮你设计签名,还不如自己把字练好了,怎么写都是只此一家,绝无假冒。练书法是个细致活儿,笔墨纸砚,各有各的讲究,重在坚持。

9、偷闲去喝个下午茶。如果你在公司里忙得快崩溃了,不要死抗,走开20分钟,暂时抛开折磨人的T作,喝一杯茶或者咖啡,让自己的情绪安定下来。当然,如果你长期觉得烦躁,那就不足下午茶能解决的问题了。

10、去旅游,彻底休息。到—个宁静的小城,住上十天半月,让自己的心和脚步都跟着当地人的节奏慢下来。不要像别人那样赶场似的7天游遍欧洲,到此一游,留影走人。要真的住下来,慢慢走,慢慢看。

11、定期聚会。不要等有事的时候再找朋友,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家人和朋友,其实也就是留出时间和空间给自己。很多现代人的休闲方式是唱卡拉OK、跳舞、泡吧,狂欢一把,然后一哄而散,在“慢一族”看来,这不叫休闲,心还在忙着。

12、听音乐会,看画展。平时耳朵里灌满了快节奏的流行音乐,可以试着让自己以“慢”的姿态去听听古典。可以走路去,看夜色渐渐降临。演出时投入地听,把自己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氛围当中。要看懂画展,也是慢功夫,要事先做好审美功课。这样,在一幅传世画作之前盘桓数小时也就顺理成章了。

13、读书写字。“细嚼慢咽”地读书,可以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氛围中,给予书中细节更多的关注。在古典文化巨献都被做了“鸡汤式”速读处理的今天,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写一段感受,别让传统文化在你这儿变成废墟。

14、尊崇爱情。尊崇爱情的人向来鄙视速食般的“一夜情”,如果没有爱,就没有做爱的理由。在性生活中应该多拿出时间来享受身体的美好感觉,而不是快速“直奔主题”。要享受朴实纯真的爱情,这需要你慢下来,懂得欣赏和赞美。

“慢生活”有着天然的闲适优雅风格,不论多么富足的“快生活”也无法望着其项背。“慢”所创造的心灵愉悦,需要你慢慢地体会,直到离不开。

*1986年,意大利作家卡罗·皮逊尼为了抗议在广场上新建的一家麦当劳,在小镇巴沃罗发出“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享受家乡美食”的呼吁。这次呼吁带动了一股全球性的“慢生活”浪潮。时间研究员、时间经理、抗紧张培训班等闻所未闻的名词在全球许多城市不断出现。

*1989年,“国际慢餐运动”在法国巴黎正式开始,20多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慢餐协约”,鼓励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生活。

*截至2011年,“国际慢餐协会”已发展到100多个国家。仅在意大利就有30多个小城加入了“慢城市”的行列。

*美国的“放慢时间协会”,在全球拥有700多个盟友。

*目前中国抑郁症患者大约有3000万人,到2020年抑郁症患者人数可能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享受“慢生活”

阿媚的公司离住所不远,习惯晚睡的她固执地认为能多睡一会乃是件人间美事。每天她都是一分不差地去赶公车,然后一秒不迟地出现在刷卡机前。她每每为自己对时间的运筹如此适度而得意。

半年前,她找正在上大学的表妹借书。学校离她公司不远,她们约好第二天她上班前去学校拿书。于是,阿媚破天荒地起了个早,去表妹学校拿书后意外发现穿过学校的侧门可以到公司,看看时间还比较充裕,于是决定走着去公司。

早上校园里空气清新,迎面拂来的风里弥漫着淡淡的花草香,一路上都可以听到悦耳的鸟叫声,还可以看到一些在树下晨读的学子。

上班后,工作的压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常让她浮躁不安,很少有心静的时候。校园里,朗朗读书声传到耳边,她不禁回忆起自己读书时的样子,想起自己那时朝气蓬勃的心境,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这一天,心情是从未有过的愉悦,手上的工作也让她觉得游刃有余。于是决定下班也从表妹学校穿回家。

以后的每天,她比平常早起半个钟头,徒步穿过学校去上班。渐渐地,她开始习惯并喜欢上这种方式上班。早上,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新的一天;下午,她在半个小时徒步慢行中,慢慢将一天的生活沉淀下来。她想,正是这一路的风景让她不再浮躁,给予了她如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实,工作还是累的,但自己做出闲的样子,便仿佛真的闲散了起来。于是知道,平淡生活中的某一点点改变,便决定你对很多事物的感觉。而人与人的差别,也正是在这一点点的改变中比如,迎着朝阳,穿过拥挤的人流,走向远处鸽子笼似的高楼。

双休日,不妨懒懒散散地享受一天无所事事的生活摁掉闹钟睡到自然醒,除却浓妆淡抹,素面朝天即可,不用西装革履,T恤牛仔已经足够;听喜欢的音乐,看喜欢的杂志小说电影碟片,煲几个无聊的电话粥;可以出门逛逛超级市场,或整天窝在家里。

朋友晓荷以精力充沛而知名,她同时拥有6部移动电话和4个秘书。“人们都很惊奇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中我是怎么活下去的?” 晓荷笑着调侃,“那次,我被老公‘绑架’到一个UNpLUG的演奏会上,我突然发现原来没有电波,没有刺耳的通讯噪声,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所以现在,每周我都会拥有整整一天纯粹私人的‘UNpLUG时间’拔掉插头,不看电视,不听音乐,关闭所有联络方法,在那段时间里,你会发现我懒懒散散地在屋里东游西荡,不梳头、不化妆,只是在喂鱼或浇花……”

这样的“慢生活”,其实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一个休止符,它提醒我们:人类的本能也许就是要求生命里能有不断的休止和重新开始,不受打搅,让自我安然绽放。

结语:你还在拼命的忙碌吗?你觉得自己拼命的忙碌是不是给自己带来了健康和快乐呢?学会科学养生,你才能让自己更好的投入生活,投入工作。(文章原载于《自助养生》,刊号:2012.04,作者:于乐冰,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