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生活行动能力越强越长寿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生活行动能力越强越长寿

第二章:大脑衰老可能从45岁就已开始

第三章:手术治疗急性心梗继发左室破裂患者

生活中的一些行动能力都代表着人体健康额指示器,比如走路的速度,手的握力等等,如果你这这些方面能力很强的话,说明你能健康长寿哦!

生活行动能力越强越长寿

一项最新研究说,日常生活中某些行动能力,如手的握力、走路速度、从椅子上站起的敏捷度、单腿平衡的能力等,都是身体健康的指示器,在这些方面能力越强的人,往往更能长寿。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下属的长寿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这些研究对受试者进行了几年到几十年不等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一个共同点是,上述行动能力与受试者在跟踪调查期间死亡的几率之间存在关联。

以手的握力为例,在5万多人的健康资料中都有关于握力的数据。分析显示,握力最弱者在跟踪调查期间的死亡风险比握力最强者高67%。据介绍,成年男性的握力在40公斤左右,女性的握力在27公斤左右,但握力常随身体机能的衰老而减弱。因此,握力可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分析说,握力每增加1公斤,死亡的风险会减少约3%。

而走路快慢是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对1万多名老人健康资料的分析显示,走路最慢者在跟踪调查期间的死亡风险几乎是走路最快者的3倍。此外,从坐姿转为直立的灵敏度和保持单腿平衡的时间长短,也都是身体健康的标志。

阿司匹林或助于抑癌

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症药物或许能够抑制癌细胞扩散, 墨尔本彼得·麦卡勒姆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14日说,“阿司匹林这类药物的分子……能有效抑制淋巴管扩张,从而削弱肿瘤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的能力”。

在由美国《癌细胞》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解释,肿瘤细胞扩散时,淋巴管内细胞中一种特定基因改变“表达”,成为肿瘤生长和细胞输送的连接点,可能引发全身淋巴管炎症和扩张。淋巴管一旦扩张,肿瘤细胞经由它扩散的能力随之增强。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淋巴管的扩张,达到切断肿瘤细胞输送通道的效果。

这就好比,我们找到了所有助推(癌细胞扩散)因素之间的关键连接点。” 研究人员预测,这项发现可用来研发新药,遏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实体恶性肿瘤的扩散,也可用于在肿瘤细胞扩散前发出“预警”。

大脑衰老可能从45岁就已开始

人们通常认为,大脑认知功能的退化是在五六十岁年老时才会发生的事情,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脑的衰老可能从45岁就已开始。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7000多名英国公务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调查。受试者年龄在45岁到70岁之间。在研究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受试者都接受了认知能力测试,对比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大脑功能普遍出现了下降。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是45岁到49岁年龄组,大脑功能也出现了下降,比如在推理功能这一项中,男性和女性都平均下降了3.6%。而年纪越大的人大脑衰老速度越快。在65岁到70岁这个年龄组,男性的推理功能在十年间下降了9.6%,女性稍好一些,也下降了7.4%。

这些结果说明,大脑衰老的时间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早,可能从中年时期就已经开始。研究人员说,如果希望延缓衰老,避免患老年痴呆等因大脑功能退化而出现的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如尽量不吸烟和加强锻炼等。

射频消融术治疗罕见部位心动过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心律失常与电生理组日前成功完成了一例右上肺静脉前壁前庭旁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

该患者为65岁的女性,入院前2天反复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长可持续10余小时,反复静脉给予心律平或行食道心房调搏均无法有效终止心动过速。由于患者心室率长时间持续增快,开始出现胸闷、喘憋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因此必须尽早终止心动过速。吴永全主任医师在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仔细阅读分析后,认为患者应为左侧旁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后,行急诊射频消融术。术中经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侧旁路房室性折返性心动过速。随后经右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置入红把大头消融导管,在左房内反复标测,结果发现旁道位于右上肺静脉前庭处,在此处行射频消融,2秒内旁道逆传阻断,心动过速终止,后巩固消融116秒,术后反复给与心室刺激未诱发心动过速。

患者胸闷心悸症状基本缓解。但术后4小时,患者再次发作心动过速,持续10余小时不能终止。经反复研究讨论,吴永全果断决定使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进行第二次射频消融术,为便于术中更加精确地进行标测,同时使用CARTO专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不仅可以加强消融的深度及效果,同时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术中经CARTO系统引导行左房和右房建模,采用激动标测和拖带标测后,再次证实患者旁路位于右上肺静脉前壁前庭处,在靶点处消融2秒心动过速终止。术后至今患者未再发作心动过速。患者及家属对射频消融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手术治疗急性心梗继发左室破裂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左室游离壁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致命性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病死率极高,临床抢救及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且成功率极低。国内外鲜有成功抢救报道。前不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在多个科室的全力配合下,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左室游离壁破裂患者。

82岁高龄的陈大爷,平时身体硬朗,很少去医院。2012年1月15日,临近年关,合家团圆,陈大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却不知死神正悄然逼近。凌晨1点左右,陈大爷从睡梦中痛醒,感觉胸闷、胸痛难忍,大汗淋漓,伴头晕。家里人一看情况不好,赶紧送到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包填塞 心脏破裂不能排除。当地医院根本无法救治,且患者血压进行性下降,陈大爷随时有生命危险!医生建议:紧急转上级医院救治,再晚就没得救了!

16点30左右,120救护车将陈大爷送到浙医一院急诊科,经检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该院心胸外科冯强副主任医师了解病情后当机立断:紧急剖胸探查。时间刻不容缓,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当天正好是周末,体外循环组放弃周末休息紧急赶到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鸣教授了解病情后,第一时间从外地赶回医院。此时的陈大爷已经开始神志模糊,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下血压勉强维持。

18点18分陈大爷被推进手术室,倪主任打开心包腔只见大量积血伴大量血凝块,左心室后侧壁大片心肌缺血坏死伴破裂穿孔,鲜血正从破口喷涌而出。经过长达三个半小时的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手术于22点顺利结束,病人转到外科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室破裂,且患者82岁高龄,手术为万里长征第一步,术后严重低心排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在外科监护室的精心治疗下,陈大爷奇迹般的挺过来了,现在已经康复出院!

结语:健康是靠平时锻炼累积的,老年朋友要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文章原载于《健康博览会》,刊号:2012年第04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