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三坐”人群的难言之痛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三坐”人群的难言之痛

第二章:哪些疾病可引起胸闷

第三章:防治年轻化的高血压

长期卧坐,让我们的腰部承受了越来越多的压力,随机而来的韧带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等一些疾病,折磨着我们的健康。那么长期久坐,应该注意哪些呢?

“三坐”人群的难言之痛

电脑、网络以及汽车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三坐”人群——上下班路程靠坐车、上班时坐办公室、下班后又久坐上网或看电视的群体。由于“三坐”人群的腰部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腰肌劳损、韧带炎,甚至腰椎间盘突出便悄然发生了。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呢?

避免持续弯腰劳动

生活中,绝大多数白领因为工作繁忙都严重缺乏运动,很多人以做家务(比如拖地、洗衣服、整理房间)代替锻炼。事与愿违的是,很多时候,做家务很难起到锻炼的作用,反倒弄得腰酸背痛:这是因为如果身体要保持健康平衡,肌肉也需要全面运动,弯腰做家务只是肌肉朝着某一个方向的拉伸,这种家务劳动很容易使腰肌处于疲劳状态,导致腰肌劳损。

选一把最“合身”的椅子

什么样的椅子对腰部健康最有利、最符合人体工程学昵?很简单,遵循以下原则即可:(1)椅背坚硬,并在腰的部位向前凸出。(2)坐在椅子上可以舒服地向后靠着,这种椅背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力,使腰背部肌肉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同时也不会加重腰椎周围韧带的负担,减少腰椎、腰肌劳损的机会。另外,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坐板凳比坐椅子更利于腰部健康,其实不然。凳子没有靠背,有些人坐在凳子上时会自然而然地弯腰驼背,使腰肌处于相对松弛状态。腰椎的稳定依靠腰椎周围的韧带维持,久坐后腰椎周围的韧带最容易疲劳,后腰背肌持续收缩,也容易发生劳损。

鞋跟高度应适宜

时下,年轻女性都很爱穿鞋跟又细又高的高跟鞋。殊不知,高跟鞋能够塑造女性的优美线条,也能够损害女性的健康。穿上高跟鞋后,重心改变,骨盆前倾,腰部后仰,站立、行走都不能随心所欲,整个身体的反应、协同能力下降,也容易发生腰部扭伤。尤其当鞋跟高度超过4~6厘米这个标准线后,人体的负重力线会改变,过度的腰部后伸使背肌收缩、绷紧,腰椎小关节和关节囊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下去,很容易导致腰肌劳损。所以建议爱美的女性,请选择鞋跟高度低于3厘米、且鞋底呈斜坡状的高跟鞋,同时尽量避免长期站立、行走,以缓解腰部劳累。

见缝插针做运动

很多年轻白领都会问,我每天坐着工作,腰部根本不用力,对腰来说,这是一种放松,怎么会得腰肌劳损呢?事实上,久坐不动并不能使腰部肌肉放松,反而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伏案工作时的弯腰动作会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度,使得腰部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降低,出现酸胀、疼痛等不适。所以,当您伏案工作1个小时左右,至少要起身活动5分钟,即使是伸伸腰、捶捶背这样的简单动作,都会使腰部肌肉的疲劳和紧张得到缓解。当然,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等传统的健身方法,对预防腰肌劳损更有益处。

远离腰肌劳损有6“防”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服并擦干身体。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冬季天冷时可用电热毯取暖。

2、防止过劳。人体就像一台机器,过度的运转或超负荷使用,必然会导致某些部件或整个机器的老化。腰部是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会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

3、防止“闪腰”动作。有些人在工作间隙做个伸展运动都能“闪腰”不足为奇,所以应该避免一些容易引起“闪腰”的动作,如多次反复弯腰、弯腰突然起身等。同时,要多做伸展运动,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

4、防止肥胖。身体过于肥胖者,如产后妇女,都极易为腰部增加额外负担,所以节制饮食并辅以一定量的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5、防止床垫过软,一般人每天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床的硬度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推荐使用硬板床,并搭配一个10厘米厚的软垫为宜。

6、规律、适度锻炼腰背部肌肉是最积极的保持腰椎健康、预防腰椎疾病的有效方法,简单的挺腰动作、俯卧撑、小燕飞,都可以起到锻炼腰背部肌肉的作用。

哪些疾病可引起胸闷

一、心绞痛(狭心症):通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病患,过去可能会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或有心脏病的家族史病人。症状通常出现在运动或劳累时,可能会同时合并下巴或左手臂的酸痲感。心脏所引起的胸闷一般都不会持续太久,休息后多半都会有所改善。必须要靠心电图等检查才能诊断。

二、气喘:很多人对气喘的印象是“喘”得很厉害,其实多数的气喘病患可能只有夜间或清晨的咳嗽或胸闷而已。气喘的症状多半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有时运动或情绪的激烈起伏也会加重症状,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缓解,症状会持续很久,休息后有可能获得适度的改善。气喘病患一般从年轻时就有类似的症状,且会有一些过敏性体质或家族性气喘的现象。气喘必须要靠肺功能检查来做诊断。

三、胃食道逆流症:这种病所引起的胸闷多半和饮食有关,常常发生在吃饱饭后;躺下来时症状可能会加剧,活动会使症状改善。这类的病患平时可能就有一些胃酸逆流的症状。诊断必须靠胃镜或食道酸碱值测量。

四、情绪性:有少数病患的胸闷和情绪有明显的相关性,比如有明显的情绪起伏时会出现“过度换气症候群”,导致呼吸次数过快、四肢发麻、嘴角发麻、呼吸困难等症状。诊断必须靠严谨的理学检查及动脉血分析,一般不需特别的治疗,待情绪平稳或利用塑料袋将吐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入即可改善。

五、其它心脏及肺部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间质性肺部疾病、肺水肿等会引起缺氧的病变都有可能出现胸闷的症状,这些疾病一般需要靠详细的理学检查,以及心电图、胸部X光、心脏超音波等检查来诊断。

除了上述的几种疾病之外,还有许多疾病会引起胸闷。一般情形下医师会先排除会立即影响到健康的疾病,例如狭心症等,再来考虑其它的疾病。当然病患本身的年龄、疾病史和生活习惯也都会影响到医师的判断。例如一个年轻人不吸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出现胸闷时医师就不会先考虑狭心症等好发于老人的疾病。

因此,当您出现胸闷症状时,如果您没有吸烟的习惯、过去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话,请先不要紧张,建议您找一位可以信赖的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及理学检查,相信一定能找出引起胸闷的原因。

防治年轻化的高血压

高血压曾经一度被视为老年病。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据中国高血压联盟的调查显示,由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每年高血压就诊患者约100万人次,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患病率约为5.8%: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每年高血压的就诊人数约300万人次,其中20%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患者。2004年中国健康调查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其中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已占到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34%。据我国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在新出现的高血压病例中,35~45岁患者占63%.高于其他年龄组。其中有1/3患者就诊前毫不知情。

为什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反而使高血压的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呢?一般来讲,高血压与遗传、体重、饮食、精神和心理等因素有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巨大,人们精神高度紧张;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病因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摄入过多热量,且缺乏运动量,从而导致肥胖,引发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对各个系统造成损害。所以要想将中青年高血压的危害降到最低,必须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积极治疗。

学会放松,舒缓心理压力

◆定期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保证休息时间充足。不要过度劳累,平衡工作与娱乐的时间。

◆做深呼吸或者进行冥想,以平稳情绪状态。

◆设法找到一种宣泄自己感情的方法,以缓解精神压力,如向朋友或家人倾诉或者宣泄自己的感受。

◆保持良好心态,淡薄利益:从战胜自我中找寻生活的乐趣,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失败。

◆广交朋友,多做思考,善待自己,珍重生命,珍惜健康。

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避免静坐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时间。每天坚持30分钟的慢跑、体操、散步、踏车等有氧运动,运动可使血压下降的效果明显提高。运动强度及运动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计划以多阶段递增方式进行,一般把运动中的脉搏数作为大致判定标准:医生建议:一般每次运动约30分钟,每周5次,坚持3个月以上就可以看到效果。

★减肥,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一个计算肥胖程度的公式,即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体质指数的正常范围是18~24,如果大于24,就是超重。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是用腹围衡量,腹围标准:男性<90厘米(2尺8寸),女性<85厘米(2尺6寸)。

★戒烟。吸烟可以直接导致血压升高,吸烟者发生高血压病的概率较不吸烟者高。

★限酒:饮酒亦可以直接导致血压升高,对降压药也容易形成耐受,饮酒对低年龄者危害较大,开始饮酒的年龄越小,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

改善饮食结构

饭吃八分饱,减少盐、动物蛋白类、油脂类食物的摄八,多吃蔬菜、水果。过量食盐是高血压病的病因之一,也是高血压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大约40%的高血压患者对盐的敏感性较高,这些患者一般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限制钠盐的摄取。

总之,健康的生活方式既有助于防治发病日益年轻化的高血压病,也可以减缓高血压病的进展,改善生活质量。以上这些您能做到吗?

结语:高血压不仅仅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现代社会诸多压力,让年轻一族也受到了高血压的侵害。预防年轻化的高血压,一定要有合理的生活方式。(文章原载于《健康世界》、《养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4,作者:士心、胡大一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