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阴雨绵绵扰人心 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阴雨绵绵扰人心 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

第二章:夏季多雨 祛除湿邪最好的养生方法

第三章:夏季雨天多疾病 中医8大防病方法

最近几天,天气一直是阴雨绵绵的,这就是进入到了梅雨季节。连续不断的雨水,让很多人都不能好好的适应,身体出现问题,因此梅雨季节保健养生很重要,那么梅雨时节如何养生?下面小编教大家一些雨季养生高招,一起去看看吧!

阴雨绵绵扰人心 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

最近连续的雨水,让身体感觉不舒服,这就是黄梅天了。梅雨天气的特点就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这种环境人的舒适感会变差,一些旧病容易复发或者病情加重。所以,在梅雨时期需要做好自身的保健,顺利的度过这段时期。今天想大家介绍一些方法:

饮食篇:

中国俗语中有“民以食为天”。在这样不太舒服的季节里,我们需要注意饮食上的调节,增加抵抗力,降低发病可能性。

“饮”。大家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为了追求冰凉清爽的感觉,过度依赖冷饮。很多人都喜欢喝的冰啤酒也存在同样的弊端。我们要注意适度、适可而止。不要只为一时之爽而恣意妄为。平时体质就偏于阳虚的人就更要多加小心了。

“食”。黄梅季节,食物特别容易变质。为了避免“病从口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菜要烧熟烧透,尽量每餐做的食物一餐吃尽,实在吃不了的也要及时冷藏,以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食物变质。冷藏的食物重新烹调的时候,也一定要烧熟烧透。另外,少吃凉菜,尤其要少吃荤性的凉菜,因为这些荤性凉菜就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运动篇:

梅雨时节,气压比较低,人体血液内的含氧量相对较低,体质不好的人就会觉得有些憋闷,似乎有一种气不够吸的意思。尤其是原来就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哮喘等疾病的患者,这种感觉会更明显。所以,这样的季节我们要特别注意适当运动。

由于经常下雨,早晚锻炼不很方便。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心里高度重视,养成习惯,哪里都是锻炼的机会。例如:早上上班,提前几站下车,走着到办公室;不坐电梯,走楼梯;少骑车或少开车,多走路;在家里的地板上认真做几十个俯卧撑;甚至在办公室里工作一段时间后,站起身,认真地扭扭脖子,这些都是锻炼。

对于那些本来就有疾病的人群来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欲速而不达,甚至会加重病情或者出现意外。同时应该注意,高温高湿的环境里运动,出汗一般都比较多,运动之后,要及时擦汗,及时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应该更换衣物,避免汗出当风,防止感冒。

今天介绍了一部分梅雨季节的饮食篇和运动篇,下一次将介绍梅雨的居家篇和预防篇,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健康就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居家篇:

黄梅季节来临,经常出现雨水,总感觉身上湿漉漉的不舒服。这种天气里,家里的衣服被褥很容易受潮发霉,所以要注意防霉。在细雨暂停、阳光重现的间歇里要抓紧晾晒,有些小物件可以用电吹风进行干燥。这样不但可以延长衣物使用年限,更重要的是减少病菌,降低生病的可能。

对于黄梅天气里容易滋生的苍蝇、蚊子及其他无名小虫,可以到中药店买一点苍术、白芷、艾叶、野菊花之类的中药,回来做成烟熏剂,可以有效驱虫防虫。尽管在黄梅天大部分房间中都会使人有水湿浸渍的感觉,但傍晚时分,适度地开窗交换空气是十分必要的。新鲜空气的对流能够极大地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

预防篇:

想保持健康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中医学里有“治未病”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在黄梅天没有到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养精蓄锐,调和身心,这样自然就能够平稳度过闷热难耐的黄梅季节。

参考原则:

1. 保持平和的心态

黄梅天气,有的人会出现明显的胸闷、气短、皮肤瘙痒、心情烦躁。所以需要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什么事情都看得开一点。孩子健康成长,年轻人积极工作,老年人颐养天年,一家人尽享天伦之乐。

2. 注意平时多锻炼

健康的生活也是如此,要想顺利度过黄梅天,需要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平日里的锻炼上,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保持适当的体重,保证足够的睡眠,均衡饮食等。

面对黄梅天我们需要注意天气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的三大特点,从居家生活、饮食、运动、预防、休闲等几大方面做起,就能顺利的度过梅雨季节了。健康就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夏季多雨 祛除湿邪最好的养生方法

夏季多雨 告你祛除湿邪最好的养生方法。夏季也是多雨的季节,这时候不管是任何地方都会感到潮潮的。环境的潮湿会导致湿邪入体,患上各种疾病。如果身体感觉总是重重的,那就是体内湿气重的一种表现。怎样祛除湿邪呢?下面告您几个祛除湿邪的好方法。

按摩去湿的穴位:承山穴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这里,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间。承山穴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为什么呢?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散逸。游泳的时候,人的小腿肚子会抽筋,这是因为人在水里感受了寒湿之邪,这时,也只要赶紧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症状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去湿的好食材

薏仁:即薏米,主理祛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食疗去湿:薏米红小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夏季雨天多疾病 中医8大防病方法

现在虽然已是盛夏季节,但最近京城的天气总是阴云密布、雨水连连。雨季疾病多发,更要注意疾病防治。下雨健康指南:夏季雨天多疾病中医8大防病方法!

雨天综合症

在阴雨天气,风湿性关节炎更容易发作。专家认为,当湿度增高时,许多人会缺乏自控力,烦躁不安;随着气压的降低,人体的血压、血沉、尿量都会随之产生细微的变化,容易诱发相应的疾病。据专家介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天气的刺激比其他人反应更强烈、更早,在湿热天气里比其他人更易患上偏头痛、胃溃疡、脑血栓以及皮疹等疾病,医疗气象上称之为“气象综合征”。

雨季易患哪些疾病

炎夏雨季易引发肠胃疾病、皮肤过敏、感冒久治不愈、心血管、高血压等疾病高发。中医专家提醒,这个季节健脾是最重要的防病工作。

在炎热和多雨的夏季,高温与闷湿并存。很多人喜欢吹空调,这样极易导致感冒、发烧、咽喉疼痛、食欲不振等,小孩易出现受凉或腹泻等症状。

雨天防病八大方法

一,淋雨后,衣服一定要洗晒晾干,防止多雨潮湿导致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

二,常备藿香正气水。如出现四肢沉重、嗜睡等现象,可适当服用藿香正气水,以抵御湿热的侵袭。如果因脾胃虚弱,出现易疲倦、四肢无力、气短、胃口不佳等表现,可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和胃化湿、益气健脾的药物。

三,少吃肥腻、甘甜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酗酒,因为饮食没有节制、肥腻味甘的食物吃得过多会加剧湿热蕴结于脾胃。

四,最好早睡早起,中午小憩片刻。

五,日常饮食首推清热祛湿、健脾和中的食物。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等能清热;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等能利水渗湿。薏苡仁粥、赤豆粥等都是这一季节不错的选择。

六,儿童不宜吃过多的瓜果和冷饮。儿童的消化功能原本就较弱,如果再贪食冷饮或瓜果,会出现大便不成形、厌食、困乏等脾湿症状。

七,要格外注意食品的卫生和新鲜度。这个季节食物很容易霉变,误食霉变食品易引发胃肠炎,甚至食物中毒。

八,要保证适量的户外运动与社交活动。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因此,进入多雨季节,需及早做好防病准备。下雨健康指南:夏季雨天多疾病,中医8大防病方法保你夏季健康。

总结:梅雨季节,养生保健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饮食、运动、居家、预防等都不能少,这样才能更助夏季养生,让我们身体更健康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