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扭伤了该如何处理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扭伤后你该怎么办

第二章:心衰病人 喝水得“量出而饮”

第三章:腰背酸痛一定是肾病吗

第四章:在家输液当慎重

扭伤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扭伤不要紧,但是扭伤后如何处理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加剧扭伤的症状哦!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扭伤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脚踝扭伤怎么办!

扭伤后你该怎么办

生活中,不时会出现一些损伤,如踝关节扭伤。此时,很多人会想到中医活血祛瘀,用热敷或用手揉一下伤部。可是,这不但不能加快康复,反而可能出现伤部肿胀、淤斑更严重等情况。其实,运动扭伤后,如何疗伤是有学问的。通常,运动损伤分为三期: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因此,疗伤也应分期进行。

扭伤后马上冷敷20分钟

急性期,通常指伤后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此时受伤组织可能出血,局部出现红热肿痛、功能障碍等急性炎症反应。首先,患者要停止活动,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处理方法。一般先冷敷,后加压包扎,也可二者同时进行。

冷敷一般每次20分钟,每4小时一次;24小时或48小时后停止使用。包扎时,可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绵放于伤部,用绷带稍加压力包扎,并经常注意包扎部位的情况。一般来说,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

损伤后出现疼痛是难免的,使用外敷伤药如云南白药(成药)等,可迅速消肿止痛、减轻急性炎症;疼痛较重者,可服止痛片如芬必得;淤血较重者,可服跌打丸、七厘散等。须注意,这一时期不能热敷,也不能按摩伤部,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液渗出,使伤部更肿胀。

缓解期热敷加按摩

缓解期一般为受伤24小时或48小时以后,此时出血已停止,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不过,由于局部仍有淤血和肿胀,组织才开始吸收、修复。所以,此时主要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使淤血与渗出液迅速消退。因此,治疗上可选择热疗和按摩,也可用拔罐与药物等疗法。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此时可直接按摩伤部,但最初一两次用力宜轻,以痛为度。

康复期点对点按摩

康复期的到来,快则伤后三四天,慢则一两周。此时损伤基本修复,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也已消除。不过,由于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病人在活动时,仍可感觉疼痛,酸软无力,个别严重者,因粘连或瘢痕收缩,可能出现伤部僵硬、活动受限等情况。因此,这时是增强和恢复肌肉与关节功能的关键时期,应以按摩、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治疗。

按摩对预防伤部的硬结和粘连有较好的效果,可对伤部进行点对点的按摩。而功能锻炼,则是避免再损伤的有效方法。如直腿抬高训练大腿股四头肌肌力,每天3~4次,每次做3组,一组做20~30下。长期进行,有利于保护膝关节的稳定性。

心衰病人 喝水得“量出而饮”

对心血管疾病者,医师会建议患者注意喝充足水分,防血液粘度过大引发中风。而对心衰患者,喝水有限制,可谓过犹不及,喝水多了会加重心脏负担。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晚期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到了中末期,都会造成心脏问题,尤其是心力衰竭。对心衰患者和冠心病患者,喝水少不得,但同样不宜过多。

身体缺水的时候,血液粘稠度增高,有些本来就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因此突然发生急症,因血液过于黏稠发生血栓,出现心梗、脑梗之类的问题。但如果饮水过多,尤其是如果一次性喝下过量的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这时血液是不黏稠了,可心脏的负担却大大增加了。

健康人还影响不大,可冠心病、心力衰竭者,心功能本来就不算好,这时还要超负荷运作,患者就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大汗淋漓加上腿发软等症状,严重时危急生命。

“心病”喝水指南:喝水得“量出而饮”

那么,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每天到底得饮多少水呢?所谓“每天喝八杯水”的观点可以借鉴吗?

饮水重要的是“出入平衡”, 一天要喝多少水,要根据本人汗液和尿液的排出量来确定的。如夏天汗出得多要多喝水,运动流汗多要多喝水……所谓“一天8杯水”只是个大概数量,不代表绝对,不代表每个人的情况。

冠心病、心衰绝对不能“进多出少”,即摄入的液体总量(包括饮食中的液体成分及饮水量)一般不要超过排出汗液及尿量。大家可根据自己的运动量、排尿量去控制饮水量。至于已经发生心力衰竭的病人,特别是急性期患者,如果存在水潴留的情况,要进行适当控水,医师对其饮水量会有个严格的要求,患者得遵照医嘱。

水果菜肴也有“水”

还有一点值得提醒,大家不能把饮水简单地理解为狭义的“喝水”,除了液体的水外,食物也是含有水分的,比如粥、水果、菜肴都含大量水分。心脏功能已经较差的患者,更应注意水的摄入包括整个液体的摄入。

临床上,针对心力衰竭的急性期患者,医生一般会有严格的限水要求。告诉他们少喝水,病人一般也能做到,但却常常忽略了水果、靓汤、粥、牛奶也含有大量水分,不知不觉间让身体水分过多,增加心脏负担,让病情加重或恶化。

心衰饮水 千万别“一口灌”

此外,喝水的方式也有讲究,要么不喝,要么一口气灌一大杯水是肯定不行———特别对于这些有心脏病、曾经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那样会导致水分快速地进入人体,在胃肠道大量吸收,使血液变稀,血容量增加,心脏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增加心肌耗氧,甚至诱发心力衰竭。建议每次喝少量,分多次饮水。

腰背酸痛一定是肾病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腰酸、腰痛的经历。在肾内科门诊,我们也常常会碰到因为腰酸、腰痛来看病的病人。许多人一旦出现腰酸、腰痛症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是不是肾脏出了问题。人们的这种判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腰部和肾脏的解剖位置比较近,某些肾脏疾病也确实会引起腰酸,腰痛等不适症状。不过,腰背酸痛井非肾脏病“专利”,运动过量或缺乏运动、长期维持不良的身体姿势、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以及罹患妇科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腰背酸痛。要判断腰背酸痛症状是否为肾病所致,大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观察:除腰痛外,是否有肾病的“特征性”表现?

除腰酸外,肾脏病病人常伴有一些“特征性”表现:①小便有泡沫。肾脏病病人尿中有蛋白时,会出现泡沫尿。②小便的量、颜色会与往常有所不同。比如,罹患急性肾衰竭时,会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罹患急性肾炎时,尿的颜色会变红。另外,晚上起夜次数较以往明显增加(夜尿增多),也可能是肾脏病变的信号。③眼睑、小腿、足背有点水肿。如果早晨起床时发现眼睑水肿,小腿、足背也有些水肿,很可能是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④血压升高。年轻人若被查出血压偏高,应考虑是否存在肾脏相关病变可能。⑤胃肠道不适,如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腰背酸痛病人若同时伴有上述症状,则罹患肾脏病的可能性较大。

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是否都正常?

要确定是否罹患肾脏病,需要做三项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若尿常规明显异常,可初步考虑肾脏病的诊断,需行进一步检查(如肾功能、肾脏超声、肾穿刺等),以了解肾脏受损程度。若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也应查一次肾功能和肾脏超声,确定肾功能和肾脏结构是否正常。若上述三项检查全部正常,说明腰背酸痛症状并非肾脏病引起,医生会建议病人去其他专科就诊(如骨科等),以便尽早确定腰背酸痛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问与答:

问:因腰酸去医院就诊,被查出患有慢性肾炎,像我这样能上班、能运动吗?

答:罹患肾病以后,许多病人非常紧张,不敢上班,更不敢运动,唯恐病情加重。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在肾病的急性发作期,如出现严重水肿、中重度高血压、肉眼血尿,以及合并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时,确实需要卧床休息。当病情趋于稳定时,病人若仍长期卧床休息,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研究显示冬天治肾病效果最好:高强度运动会加重蛋白尿和血尿,但适当运动(如步行、慢跑等)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有利于控制血压,对肾病康复大有裨益。

问:最近感觉有点腰痛,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医生说要做透析,能不能晚点再做?

答:由于慢性肾病起病较隐匿,约一半病人在被确诊时,已处于尿毒症期,需要做透析治疗。临床上,不少病人及其家属由于对透析技术不是很了解,觉得做透析太痛苦,大多不愿意做,希望医生“能拖则拖”.其实,及时接受透析治疗可以帮助尿毒症病人排出堆积肾病患者的春季调养在体内的各种毒素,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在何时透析问题上,采取“能拖则拖”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年女病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她的病情已经到了需要透析的程度,但由于害怕,她一再拒绝做透析。为此,她忍受了很多痛苦,恶心、呕吐,什么也不敢吃,水都不敢喝。直到各项检查指标都非常不好、再不进行透析就会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她才勉强答应做透析治疗。经过一个阶段的透析后,老太太的不适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后来,她十分感慨地对我说:“如果早知道透析是这样的结果,我早就开始透析了。”

在家输液当慎重

82岁的孙大爷前些天因感冒发烧导致肺炎需输液治疗,可老人行动不方便,家属想让社区的医生在家里给老人输液,医生提醒,在家中输液是件慎重的事,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输液前的准备 输液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免输液中途排便使针头脱落。在医护人员到家之前,家属应用湿布擦拭桌椅家具,用拖把擦地。清洁完后开窗通风20-30分钟,使灰尘、细菌得到稀释,并通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起到杀菌的作用。另外,打针前要先吃点东西。

输液的量及速度 由于老年人心肌细胞萎缩,使心脏生理功能减退,如过量输液,会致心肌缺血,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输液时要量出为入。另外,老年人输液时应以每分钟20-40滴为宜。若点滴太慢,时间过长,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心衰患者滴速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而出现意外。

注意过敏反应 如果在家里输液,第一次或前几次应在医院里输,待观察确无过敏反应后,方可在家继续输液。当然,陪护人员一定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输液期间家属若发现病人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如果有紧急情况要立即来医院。

及时换液体 瓶内液体还没流空就应续加液体,续加液体时操作人员要洗净双手,将续加液体瓶的铝盖去掉,用蘸有2%的碘酒的棉签,由瓶口中心向外螺旋形消毒;待干后,取两根棉签蘸75%酒精,分别消毒瓶口两次(方法同上)。然后将连接输液管和排气管的针头一起插入续加液体的瓶塞上即可。

结语:运动就避免不了扭伤。那么现在大家知道扭伤的时候该如何处理了吧!热敷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哦!(文章原载于《大家健康》《养生阅刊》,刊期:2012 第5期,2012.06,作者:门焕,徐姗,潇湘,姜超,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