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血小板减少应化验什么

来源:网络

血小板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如果体内的血小板减少可能有哪些原因呢?血小板减少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的危害呢?

血小板减少应化验什么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了抵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自身的血小板被过多碰坏,血小板数量减少、寿命缩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它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在疾病早期很难鉴别,两者的病因及转归迥然不同。儿童80%为急性型。男女患病概率一样,春冬两季易发病。多数患者有病毒感染史,一般认为是急性病毒后的一种天然免疫反应,一旦病原体被清除,疾病可在6~12个月痊愈。成人患者95%以上为慢性型,女性比男性患病概率大,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本病病死率约为1%,多数是因颅内出血而死亡。

对于怀疑患了本病的患者,除了依靠症状和体征诊断外,还必须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首先,血小板是否真正减少,一般通过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就可确诊。需要注意到是,不能仅靠一次检查结果就判断血小板减少,需要几次检查方可确认。

其次,检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寿命。健康人体内的血小板寿命为7~10天,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因为抗体的破坏,寿命缩短。

第三,骨髓涂片检查。观察骨髓中巨核细胞是否正常,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中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甚至缺如。

第四,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由于本病的发病原因是体内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抗体,因此,如果查到有此抗体,对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重要价值。

通过以上四种检查,可以确诊患者或排除绝大部分可疑者。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确证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内没有核遗传物质,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将失去增殖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患病毒性疾病时总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因此血小板有可能与皮肤, 粘膜和白细胞一样是构成机体对抗病毒的一道防线。

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可能原因

1、引起骨髓再生低下或障碍伴全血细胞减少的药物。 在一定剂量下易引起骨髓再一低下的化学物质及药物:

①苯、二甲苯等。②烷化剂:如氮芥、环磷酰胺、苯丙酸氮芥等。③抗代谢药:如阿糖胞苷、巯基嘌呤等。④抗癌抗生素类:如正定霉素、阿霉素等。⑤其他:如有机砷等。

2、可以引起骨髓再生障碍或低下的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利奈唑胺、新青I号、三甲双酮、苯妥英钠、乙琥胺、抗甲状腺药(如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糖尿病药(如甲磺丁脲、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保泰松、消炎痛、安定及镇静药(安宁、利眠宁、氯丙嗪等)、金制剂、染发刘、扑敏宁、扑尔敏、乙酰唑胺等。

3 、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制造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噻嗪类药、雌激素类、乙醇、甲磺丁脲、瑞斯脱霉素等。

4、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这种病的根本原因,在短时间内输血太多(如在动大手术期间),或发生异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

孕妇血小板减少注意事项

当患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使用激素类药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孕妇来说则不适用,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激素类药物难免会对患者以及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当孕妇患这种疾病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专家给的一些建议。

首先大家要弄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它本身会对孕妇造成哪些影响和危害。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孕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孕妇禁止使用损害血小板的药物和检查。孕妇要避免外伤和感染,这二者会增加血小板的消耗。向医生陈述病史,在产前2周口服泼尼松,以提高血小板数量,阻断胎儿体内出血倾向,减少分娩时的出血量。孕妇分娩后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让医生对母婴双方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治疗。避免母乳喂养婴儿,以免母体的抗血小板抗体和药物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伤害婴儿。

当孕妇患上血小板性紫癜时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当务之急是如何进行治疗,同时治疗的方法是否合适和科学都是孕妇都加注意的,如果有问题可随时咨询医生,将自己的情况反馈给医生,相信这样才对自己和胎儿有利。

血小板减少症状

1、 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 慢性型 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 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值低,止血功能差,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包括:

一、可引起粘膜出血(鼻粘膜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粘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二、手术后大出血;

三、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现于腿部;

四、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结语:血小板在我们的体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一旦血小板明显的减少,大家就要注意了哦!(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期:2012.06,作者:屈晨雪,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