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问题胶囊”的应对答案

来源:网络

胶囊事件出乎大家意料的震惊了全国。几乎是查到一个严惩一个。修正药业也因此大受打击。对于胶囊,你知道多少呢?如何选择胶囊呢?

“问题胶囊”的应对答案

最近,最为牵动人们神经的恐怕就是震惊全国的“问题胶囊”被曝光了。在食品安全领域搅得国人心惊肉跳之后,这一次问题出现在了对人们身体健康更为敏感的医药领域。面对动物检疫、明胶生产企业出厂检验、胶囊生产企业对明胶的入厂检验、胶囊生产企业对胶囊成品的检验、药企对胶囊的入厂检验、药企对胶囊药品的成品检验、质监部门对明胶生产质量的监管、药监部门对胶囊和药企品的质量监管这八道关卡,“问题胶囊”依然还能顺利流入市场,问题令人深思。而目前曝光的“问题胶囊”,最大的问题就是“铬”的含量超标。面对“问题胶囊”,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该如何应对?

要知道“问题胶囊”的危害

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廖明阳研究员介绍说:“人体内的铬通常以总铬来计算,人体内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六价铬摄入到体内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三价铬的毒性比较小,而六价铬如果长时间、大剂量的摄入的话,可以引起肾脏损害,还可能有致突变、致癌等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铬对人体骨骼系统毒性很大,尤其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蓝矾皮胶中的六价铬离子若被人体长期吸收,会引起黏膜发炎、溃疡、皮肤过敏、皮肤湿疹、鼻中隔溃疡、喘息性气管炎等。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里面,推荐儿童铬摄入量为每天0.01毫克,成年人是0.05毫克,这是从营养方面应该摄入这样量的铬,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同时制定了一个安全最大可耐受剂量,儿童每人每天是0.2毫克,成年人是0.5毫克,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以下是安全的,超过这个范围就可能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曝光的这些“问题胶囊”都属于铬超标的产品,一旦过量服用都可能对人体带来危害。

如果近期服用了大量铬超标药品,同时发现口腔黏膜变黄、吞咽困难、呕吐黄绿色胆汁、上腹部烧灼痛、腹泻等情况,就很可能是出现了铬中毒。如果出现血水样便、休克、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则可能是严重铬中毒,需要马上送医治疗。

要镇定,“问题胶囊”也没那么恐怖

虽然这次“问题胶囊”的曝光影响很大,毕竟这次出问题的是用来治疗疾病的药物,但对此我们也不要过分恐慌甚至疑神疑鬼地自己发明一些“土办法”来服用药物。从中医角度来看,肾在志为恐。过恐最易伤肾,可致肾气耗损,精气下陷,升降失调,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堕胎早产等。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因为过分恐慌而造成身体其他的病痛就得不偿失了。

廖明阳研究员说明,人体铬的主要排泄是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通过肾脏排放铬的能力可达到约0.2毫克,从现有有关铬的安全性资料和报道的胶囊中铬的最大含量以及病人每天摄入的胶囊数来看,一般认为不会引起人体铬急性中毒和慢性铬蓄积。而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晓光也指出:“从营养学来讲,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每天要从食物中得到。因为三价铬是机体中的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参与脂质代谢调节,缺了铬可能在血糖控制等方面都会出问题。”

实际上,按照目前国家标准,是一公斤不得超过两毫克,这是明胶。现在有超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的。不过,即便有这样的现状,也不要恐慌。只有长期大剂量吃用含有铬的食品或者药品,才会中毒的。铬中毒通常是慢性中毒,表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上。但是,如果吃一种药或者两种药,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吃两个,也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面对这样的事情,要冷静,不要恐慌。卫生部部长陈竺就在媒体面前指出,对待这次“问题胶囊”事件,从健康的角度大众应该听专家的解读,不要偏听偏信所谓的“偏方”,而胶囊药不按照医嘱服用,更是不行的。

要掌握分辨“问题胶囊”的窍门

这次“铬超标胶囊”里涉及到了工业明胶,明胶按照用途可分为:食品用途、药品用途、工业用途,在这三大类中,食品和药品用的原料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都有国家标准,而且是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对于药品生产,供药用的明胶企业是要获得许可的,这个管理是很严格的。从标准来说,药用明胶和工业明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铬的检验。工业用的明胶不规定铬检验这一项,而食品和药品用的明胶都规定了铬的检验,而且限度都是一样的,都是2ppm,方法也基本上一致。这次这些“问题胶囊”的出现,就是一些不法商家逃避检验,用工业明胶来代替药用明胶,从而造成铬超标。

工业明胶做的胶囊和药用明胶做的胶囊会有三个地方差异。

第一是工业明胶做的胶囊更脆。一般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比较差,相对比较脆,因为工业产品杂质多。

第二是工业明胶做的胶囊的外观颜色更艳丽。胶囊颜色越鲜艳的越要小心,食用明胶是透明的、白色的,很干净。工业明胶会多加香精、染色剂来掩饰杂质。

第三是工业明胶做的胶囊口松易拧。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材料、工艺差,胶囊口是松的,容易拧开。

要学会如何服用胶囊

首先就是一定不要擅自扒开胶囊服药。

药物外层包裹胶囊自然有其必需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善药品的口感。99.99%的药是苦的,辛辣的,甚至有其他怪味。所以,胶囊可以改善口感,方便服用。

第二个目的是保证药效。

比如,肠溶胶囊,胶囊到了胃不散开,到了肠道才打开。因为胃是酸性的,肠道是碱性的,做成的胶囊耐酸,不耐碱。为什么做成肠溶胶囊?因为这些药品在胃里释放出来,对胃有刺激性,所以把它做成肠溶胶囊。如果把胶囊拿掉,药被胃酸破坏了,药效也就消失了。

更有甚者会伤及肠胃。有一位老阿姨一直服多种药,本来她就不喜欢吃胶囊药,因为吞咽难受,担心不好消化,看到最近“问题胶囊”的新闻,这位阿姨一下子剥了三颗胶囊将药粉生吞下去,可没过多久感觉食管不舒服,而且有刺痛。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她的食道被药粉灼伤了。胶囊的第三个目的,是延长药品疗效。

例如,缓释胶囊,或者控释胶囊。我们希望一些药品在整个消化道,逐渐从胶囊渗透出来,此时胶囊就像筛子,让药逐渐往外跑,这样药效就长了。同时,也减小了对胃肠道的刺激,安全又长效。胶囊掰开,药品就不能发挥缓释或控释作用了。所以患者吃药的时候,要认真看说明书,如果胶囊是不能掰开吃的,是不是“问题胶囊”都不能掰开,掰开药就失效了。

《中国药典》规定,胶囊剂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而固体物质的胃排空时间是4小时,胶囊崩解释放药物的时间只占了其中很小的一段,之后该缓释的还是会缓释,就吸收释放而言,影响很小。所以,裹个馒头皮这种方法,实在是一个馊主意。当然,一些保健品可以拆掉胶囊单吃里面的药品,比如西洋参、人参、灵芝胶囊,这些可以拆开吃。此外,外层包裹了“糖衣”的药物也不能“剥了皮吃”。

其次就是不要动不动就大把大把吃药,像感冒这样的小病,吃几天就不用吃了,短期内服用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需要长期服药,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那是有危害的,需要及时和主诊医生沟通。

此外一些人服用胶囊药物的方法也不正确,也容易给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强咽干吞胶囊,导致胶囊的明胶吸水后附着在食管上,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危害食管,造成黏膜损伤甚至溃疡。正确的方法是:取一杯100毫升左右、温度适中的白水(凉开水或温开水),采取站姿或挺胸坐姿,先喝一口水,润润喉咙和食管,然后把胶囊含入口中,再喝一口水,将头向后略仰,将胶囊与水一同咽下,接着将剩余的水喝完,确保将胶囊冲进胃内。不能将胶囊内容物倒出来,用水冲服,否则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就发挥不了应有的设计作用。

虽然目前对铬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按金属中毒对症处置,如及时洗胃、口服豆浆、牛奶或蛋清等,服用含巯基的半胱氨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以纠正酸中毒,膳食中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轻度中毒的患者可通过饮食调节,促进铬的排泄。如多食用含有草酸盐的菠菜或含有植酸盐的谷物。另外,食用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白面和白糖,也可刺激铬排出。如果中毒较严重,应及时送医,立即用1%亚硫酸钠溶液或温水洗胃,同时输液,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保护肝肾功能,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结语: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这些以人民生命为实验的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文章原载于《自助养生》,刊期:2012.06,作者:善本,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