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别把体重当成营养的主要评判标准

来源:网络

肥胖并不代表一定就是营养充足,肥胖也有可能是缺营养,体重并不是判断营养的唯一指证,不可因为体重高,就盲目的减肥,忽视了营养。

临床上,营养不足有两条胳膊,一条胳膊指向营养不足,另一条胳膊指向超重、肥胖,即营养过剩。其实,“不足”和“过剩”是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并存的。有人的超重、肥胖,仅仅是脂肪、能量的超重、肥胖,但是他(她)可能钙不足、维生素不足。所以,不要一想到营养不足就想到过瘦,一想到营养过剩就想到肥胖。肥胖和过瘦,都会导致比体重正常的人几率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体重不是判断营养不足的唯一指征

在于康教授的门诊病人中,胖、瘦这两个极端都非常鲜明:约有1/4的病人是营养不足。“人们现在普遍追求骨感,意识到肥胖对身体的不利,但丝毫不觉得过瘦是问题,盲目、病态追求所谓的瘦。”于康说,这1/4的营养不足的病人中,有的是由于慢性肾病、恶性肿瘤、手术等疾病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由于盲目减肥而造成的,严重的,甚至造成了厌食症。

判断营养不足在临床上有严格的诊断标准:首先,体重是直观的判断依据之一,但特别瘦、体重较低的人,首先只能定义为低体重。

不认同“有钱难买老来瘦”

“低体重如果再伴有疾病状态,或有明显的生活质量降低,如出现乏力、容易疲倦等状况;另外,血化蛋白等生化指标出现异常时,才可以定义为营养不足。”于康说,有些人天生较瘦,但是查体方方面面都正常,只能定义为体重低。如果瘦伴有临床症状和查体的异常发现,一般情况较差,则可以定义为营养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人长期体重低,BMI指数(体重kg/身高m2)小于18.5,本身就是发生营养不足的危险因素。于康在纸上画出一个类似大写的、不规则的U字形曲线道:“BMI指数和死亡率的关系可以用这个U字曲线来表述。BMI指数低于18.5的,和大于24.0以上的,慢性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会提高。当BMI指数介于21-23这一正常范围时,慢性病的方式风险和死亡率均相对低。所以,胖和瘦都不好。”

对于“有钱难买老来瘦”这样的话,于康是全然不同意的。“老年人体重偏低、过轻,会导致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提高,一旦发生应激状况如患病、创伤和手术治疗时,死亡率比体重正常的人要高。”他举例说,并且,很多老人的瘦是以肌肉下降为主的体重下降,主要表现在肌肉成分、受体组织的下降,但脂肪比例实际上是上升的,这就造成了老年性的肌营养不良。

“这种情况不仅会造成感染性并发症,还会导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因为人体肌肉上有很多胰岛素受体,当肌肉不断丧失时,受体也会随之丢失,胰岛素分泌时不产生作用或作用下降,这样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总结:肥胖也一样会缺乏营养,不可因为体重高而疯狂减肥,导致身体严重缺乏营养,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期:2012.8A,作者:潘波,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