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常看书籍 可助长寿

来源:网络

增强锻炼可长寿这个已经普遍被大家所认同,但是大家知道吗?读书也可以使人长寿,古时人们都是靠读书养心,来保持长寿的心态的,现代的我们何不去试试呢?

“锻炼健身可长寿”的道理人人都懂,而“读书益寿”的奥妙似乎知之者不多。

《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鲁国有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去拜孔子为师。开始时,他脸色干枯,过了一段时间,脸色开始变得红润起来。孔子注意到这一变化,便问其原因。

闵子骞说:“我生活在偏僻的乡下,到老师门下学习做人治国的道理,心里十分高兴。但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龙旗飘舞,又很羡慕,两种情形在我的脑子里打架,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我受老师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的道理日多,能辨是非,知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不能使我心动了,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

其实,读书益寿,“古人云”的道理可谓俯拾即是。比如西汉学者刘向就“云”过:“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是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增长知识,医治愚昧。“书犹药也”,既有医愚益心之效,又有祛病健身之功。所以说,读书足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再如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病经书卷作良医。”是指读书是一种辅助药物疗法,能帮人化解积郁,宽敞胸怀,起到药物不能起到的效果。

又如明朝的于谦也有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意思是说读书就像和朋友亲密无间地交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记了一切烦恼……读书人一旦读出这等悠然、超然、淡然的好心致,能对身心健康没有好处?

国外医学界的验证

“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多读好书,等于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书中吸取的营养和力量,可以填补精神上的空缺,解除生存上的迷惘,帮助人们祛除烦恼,净化心灵,活跃生机,更能减轻心理上的痛楚和身体的疲惫。

国外医学界做过的研究和实验,也足以证明读书益寿的观点:有人挑选了16世纪以来的欧美伟人400名,比较哪类人寿命最长,结果是读书人居首,平均寿命是79岁;又有人用计算机对600名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学历分析,结果发现有99%的人末上完中学,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仅有两三人。

这正反两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读书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作用,读书祛病并非夸大其辞。鉴于此,德国已经建立了病人图书馆,以供给那些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心理病患者阅读。

不同感情色彩的书报杂志,使病人较快得到康复。在诗歌盛行的意大利,用诗歌治病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在一些书店和药店,可以买到诗人和医生联手研制的“诗药配方”,可以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

“脑为元神之府”,健脑全神是健康长寿的根本。读书能够保持大脑智能旺达,延缓大脑衰老。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精神的触发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经常读书用脑的人,思想敏锐开阔,精神乐观洒脱,矛盾容易化解,心理常葆平衡,这样可以促进身心两腱,使人益寿延年。

既然读书可以长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读书长寿的原理就是,长期保持大脑的运作,可延缓大脑衰老,脑力健全是长寿的前提标准,而且读书还可养心,平静人的心境,如何良方还不赶紧行动吗?(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期:2012.06,作者:徐美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