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小心维生素依赖症离你并不远

来源:网络

现在各种维生素广告铺天盖地,不管是否缺乏维生素,大家都会去买上一罐,殊不知,维生素不太多会产生依赖症。

现代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或多或少存在“健康焦虑症”。

他们经常日夜颠倒,一日三餐不能保证食物多样性,担心日常饮食营养不全面,所以坚持每天服用维生素片,希望这样做能使自己远离老年痴呆症、心脏病或中风。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每天服用维生素片或许只是在浪费钱,甚至对人体有害无益。

专家提醒称,维生素也是药,特别是化学合成的维生素,摄入过多会影响内分泌甚至诱发疾病,长期补充过量还可能形成依赖。

当然,服用维生素的利弊,应视不同人群和个体健康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因出差无法保证膳食多样性而影响到维生素摄入量的健康人群,可暂时补充一些纯食物提取的维生素以“救救急”,但不宜将这种做法常态化。

而对身体存在疾病或是老人、小孩、孕妇等需补充某类维生素的特殊人群,建议服用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弄清楚自己该不该服用、服用哪一类、控制多少量、多长的疗程,并严格按照医嘱规定服用,以免浪费了钱甚至还伤了身。

维生素片天天吃或对人体无益

每天服用维生素片或对人体有害无益!上周,这则译自英国《每日邮报》的健康报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据报道,这一结论来自法国南锡大学一项长达6年、针对8000多人进行的追踪调查,被认为是关于维生素片的、涉及范围最广的研究之一。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研究人员将这些人分成两组,其中有些人每日服用维生素片,而有些人则是服用貌似维生素片的安慰剂。6年的追踪结果发现,在服用多元维生素片的一组中,出现癌症或心脏病等重大健康问题者占了30.5%,而在服用安慰剂的另一组人群,这个比例是30.4%。

这一研究报告刊登在最新的《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上,研究者称:“那种补充多元维生素可以促进健康的观点在这项实验中得不到支持。”

媒体引用英国伦敦圣乔治医院的首席营养学家凯瑟琳·科林斯指出,许多维生素片消费者其实是一些患上了“健康焦虑症”的健康人群,他们坚持服用维生素片以保证自己远离老年痴呆症、心脏病或者中风,或许只是在浪费钱。

另据英国媒体报道,近年来也有相关研究显示补充多种维生素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有一项研究发现,包含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硒和锌的维生素片会令罹患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提高4倍。另一项研究则称,服用多元维生素片的女性患乳癌的几率可增加20%。

维生素当补药 当心患依赖症

“健康人长期吃维生素,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以为吃了就是补,对身体有好处。”王晓波指出,跟国外一样,国内也有患上“健康焦虑症”的健康人群,他们很想多花点钱买多一份健康“营养险”,以为这类“补药”吃了能起到“缺则补之,不缺则强身”的作用。

“可维生素也是药,不像糖果之类的普通食品,可以随便吃、吃多少都行。”王晓波指出,虽然一些提取自纯食物的浓缩维生素片可能归入保健品范畴,但化学合成的维生素属于药品,摄入过多会影响体内的内分泌,甚至诱发疾病,长期补充过量还可能产生依赖

比如维生素C吃多了可引起胃疼、消化道出血。而长期过量地补充维生素C,可造成体内对它的需要“水涨船高”,需保持一定的“高位”才能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而长此以往,这个量可能比正常的需要量还高,一旦产生依赖之后,停止服用就会出现相关的“维生素缺乏症”。又如,不少女性在怀孕期间会补充维生素B6,一方面可止呕,另一方面适当服用有助于胎儿的成长。但若长期过多地服用,反而会使胎儿产生依赖性,导致宝宝出生后容易出现兴奋、哭闹甚至惊厥等不良反应。

服维生素利弊不能一概而论

“就国内媒体编译的有限信息来看,这项研究的人群还不是太明确。如果是针对普通的健康人群的调查,结论应该是很有说服力。但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看,调查的结果可能会不太一样。”广东药学院营养系主任王晓波教授认为,长期补充维生素的利弊,在不同年龄段、健康状况各异的人群中是存在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对患有各种基础病的中老年人,往往由于胃肠等脏器功能的减弱、食量的下降,可能无法摄入身体所需的足量维生素;另外,由于身体的衰老、自由基的增多,可能需要更多的抗氧化剂来保持体内的健康态。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会大一些。而要保持足够的维生素供给,每天摄入的蔬菜水果量可能要比年轻人还大,但老人家食欲和食量却往往不那么健旺。

“但健康人群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摄入足量的维生素,确实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长期吃、吃多了,肯定对身体有害无益。”王晓波称,并不是任何人每天服用维生素片都有害无益。要客观评价长期服用维生素的利弊,得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个体需要来分析。像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点维生素,对健康应该是有益无害的。

维生素不能代替,蔬果中的营养素

有统计显示,英国目前有40%女性和30%男性在服用维生素片,专家认为其中很多人完全是“没病乱吃药”。虽然国内没有相关的统计,但这种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近年来,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网络查询的便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保健常识的了解有所增加,这是好的一面。另一方面,很多人对健康常识半懂不懂,并且太过自信,不咨询医生就自己乱买药。像维生素这类非处方药或是保健品,一般不用医生开方就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得到,有不少人就是这样自作主张,长期买来当“补药”吃,以为这些纯食物提取的浓缩维生素片能保证每天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其实是误解。”王晓波称,很多人服用维生素都比较随意。有些人经常吃快餐,大块的炸鸡、汉堡包,青菜水果基本不吃或是吃得很少,可吃维生素片却很上心,就像吃饭一样定时定量,以为这样做就能“既满足了口感,又能保证健康”。而实际上,蔬果中除了有维生素,还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素,光吃维生素是不能完全代替得了的。

补充维生素前,最好咨询医生

“工作压力大,经常出差的健康人群,若膳食方面不能保证正常的维生素摄入量,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但不要将这种行为当成生活常态。”王晓波分析说,不少都市白领族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经常日夜颠倒、一日三餐不能保证食物多样性,甚至陷入亚健康状态,这类人确实或多或少存在“健康焦虑症”,这时适当吃点纯食物提取的维生素,可以暂时“救急”。但要彻底地摆脱亚健康状态,各种保健品甚至药品只能起暂时的辅助调理作用,不提倡长期服用。都市白领想远离亚健康,还需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做到饮食均衡多样,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这才是最安全、有效、经济的做法。

而对一些身体存在疾病或是有不良饮食嗜好者(比如大量吸烟或是酗酒者),他们通过正常膳食摄入的维生素量如果还无法满足机体消耗的需要,就应考虑有针对性地补充维生素。另外,机体功能减弱、食量减少的老人,处于生长期的儿童以及孕育阶段的女性,这些特殊人群由于各自身体的需要,补充某类特定的维生素,对他们而言可能会利大于弊。但王晓波建议,在服用维生素片之前,最好还是先咨询医生,弄清楚自己该不该服用、服用哪一类、控制多少量、多长的疗程,并严格按照医嘱规定服用,以免浪费了钱甚至还伤了身。

总结:维生素虽好,但是他并不能代替水果的作用。维生素只是做补充作用,他并不是补药。是药三分毒,切记不可滥用。(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期:2012.8A,作者:方敏华,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