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驳斥胰岛素“上瘾”的说法

来源:网络

治疗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糖尿病患者有很多担忧,例如胰岛素的副作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上瘾,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关于胰岛素上瘾的问题吧。

好多糖尿病患者都会这么认为,一打了胰岛素就会“上瘾”,终身就要打胰岛素了,于是把自己搞得很紧张,很恐惧。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全民说,这种观点在糖尿病患者中流传甚广,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胰岛素不是“毒麻药品”,它与“海洛因”、“吗啡”、“度冷丁”本质上是不同的。往往发现糖尿病时,患者胰岛细胞丧失功能已达50%,之后又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丧失,当人体自身所产生的胰岛素在口服药物的作用下已无法满足自身需要时,这时往往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这是“需要”,而不能说“上瘾”了,就如同我们饿了“需要”食物,呼吸“需要”空气一样,难道我们就能说我们对食物及空气“上瘾”吗?明显不能,注射胰岛素同样是这个道理。

而且,某些情况下并不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例如,当患者处于暂时性的肝肾功能异常时,某些降糖的口服药无法很好分解,所以这个时候患者要打胰岛素,而肝肾功能恢复后,可再换用口服药物。

另外,目前有一种较新的观点认为:对于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胰腺是处于病态的,所能分泌的胰岛素能力本来相对不足,如果此时使用某些口服药物“逼迫”胰腺强行释放胰岛素,往往会导致胰腺枯竭,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这种“竭泽而渔、鞭打病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而此时采用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往往采用胰岛素泵模拟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可使得已经“筋疲力尽”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整”,同时血糖的控制可以减轻高血糖对胰岛细胞的“糖毒性”。使胰岛细胞恢复其功能,可以正常工作。

有很多患者可以逐步减少胰岛素用量,最终脱离胰岛素治疗,仅口服少量降糖药物或根本不需要用药,仅靠饮食及运动治疗达到长时期缓解。但是,此类患者胰岛功能已有一定损害,仍需密切检测血糖,必要时仍需要服用药。

总结:胰岛素的种类繁多,让人选起来眼花缭乱,所以要遵从医嘱去选择它,胰岛素的作用主要是控制糖尿病的病情,是不存在上瘾这一说法的。如果不注射胰岛素,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稳定。(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作者:马汉卿,刊期:2012.07,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