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心理暗示要良性使用才可以起到正面作用

来源:网络

心理暗示对人身体的治疗非常有效,正确良性的心理暗示起到的作用经常令人咋舌,当然也凸显出良好的心态一样可以使人的身体康复加速。具体的来看看下文老王的经历。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老王,最近常感到胸闷肋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怎么办等,而且出现了腹泻症状。老王看医生后进行药物治疗,可连续吃了一个月的药也不见效。

医生和老王进行沟通,在聊天过程中,医生得知,因为儿女的赡养问题,导致老王的家庭产生纠纷,让其心情苦闷,寝食不安。医生在劝慰老王的同时,也答应给他开一种特效药,效果非常好,其实,用的还是同一种药,不过是包装、剂型不同罢了。结果,过了一个星期,老王精神焕发地来告诉医生,药的效果真的很好,自己已经完全康复了。

为什么同一种药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其实,医生的话对于老王来说,就是一种良性的心理暗示,不仅对病人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增强药效,促进病人尽快康复,这就是“药物的心理效应”。

如果老王对于医生没有足够的信任感,对所谓的“特效药”也持有怀疑态度,那么,即使是对症良药,使用之后的疗效也不会很大。这也是在临床上,为什么有的医生会给一些病人使用“安慰剂”的原因。调查发现,不同患者服用“安慰剂”,其缓解感冒症状的有效率高达35%,而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中,疗效可达50%之多。

药物的心理效应还会受到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少人即使患了感冒这样的病也喜欢挂个专家号,其实这就是医生的权威性影响了患者的心理,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从此类患者的心理角度来说,专家开的感冒药确实比普通医生开的“有效”。

这一类人常有类似的性格特点,比如好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等等。另外,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感、依赖性和接受药物治疗的体验及外界的暗示,甚至药物的名称、剂型、价格和包装等,都可能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

除此之外,患者自身的情绪变化同样可以影响药效。医学研究发现,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泌功能,进而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药物的效应自然就降低了。

而乐观积极的情绪,可激活内分泌和潜在的免疫功能,让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功能增强,为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使用药后疗效更好。特别是某些与精神因素有关联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病、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精神心理性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头痛等,心理作用对药效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服药时,要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这样,对于增强药效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健康的心态不是说每时每刻人的心情都是阳光的、向上的,而是当你觉察到自己有负性情绪时,要学会接纳,不妨暗示一下自己:我需要保持好心情。这样的暗示,会使情绪张力下降,内心自然恢复平静。

总结:心理暗示当然要用在好的地方,良性的心理暗示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用错了,可能就成歪门邪道了。很多邪教组织也是用类似的心理暗示方法来行恶。在医学研究上发现,良性的心理暗示和良性的心态可以治愈很多疾病。(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作者:张玲,刊期:2012.08,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