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北京遭遇大暴雪 暴雪天这么做保安康

来源:网络

最近,北京突降暴雪,此次暴雪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遇到暴雪天气如何应对呢?暴雪天我们如何养生保健康?看看下面给大家支的妙招吧!

11月4日,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延庆县营城子村村民在清理自家院子中的积雪。11月3日至4日,北京市延庆县遭遇1960年以来的最大降雪。降雪给该县林业、设施农业、道路交通和供水供电等造成了很大困难。目前,延庆县已全面启动应急机制,全力抗雪救灾。

3日白天到4日,北京遭遇“冬半年”历史最大暴雪,西部、北部山区交通受阻,3.6万户居民用电受到影响。>>>2012世界末日 6种“天灾”如何自救

4日3时,北京市气象部门发布全市暴雪橙色及西部、北部意味着最高级别的暴雪红色预警。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3日8时至4日18时降水量显示,城区平均降水量为65.6毫米,全市平均降水量58.5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海淀凤凰岭,达到99.6毫米。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告诉记者,“冬半年”也就是一年中比较寒冷的11月到3月这个时段,北京的气象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降水量,已经超过历史极值。

“我活到83岁,从没见过这么大雪,都埋到膝盖了。”在延庆县城住了一辈子的赵奶奶说,她家大门前的树被大雪压倒了一片。

“这次雨雪天气比较复杂,西边雪为主,城区是雨雪交加,东边就以雨为主,所以住在北京城不同区域的市民感受也极不相同。”孙继松说,这是北京的初雪,虽然是最大的,但不是最早的,在北京的气象记录中排名第四。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指挥中心了解到,受雨雪天气影响,北京市北部的延庆、昌平、怀柔、密云等区县交通压力较大,交管部门已于3日22时开通雪天交通应急保障指挥部,并针对延庆、昌平降雪量较大的情况,在京藏高速公路开通现场指挥部。此外,北京7000名交警全警上路,全力确保交通正常运转。

在京藏高速公路八达岭大桥路段徒步巡逻的昌平交通支队高速路大队队长史学斌告诉记者,由于积雪太厚,车辆无法行驶,民警只能徒步在高速公路上巡视、疏导、指挥,已经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

北京暴雪导致京藏高速、京新高速、110国道出京方向部分路段出现不同程度拥堵,车辆、人员滞留。3日晚和4日下午,昌平区调运食品和矿泉水发放;4日夜间将按照人均4份标准继续提供保障食品及饮水,预计需要2万余份,目前正在紧急准备之中。

4日晚,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抽调150名攻坚队员,紧急增援受灾严重地区。这些攻坚队员携带1000份食品和饮水,以及照明设备、油料等物资,分别沿110国道和京新高速前进,向沿途被堵的车辆发放。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110国道昌平段两条车道全部停满了大货车。由于拥堵严重,消防部门的救援车辆无法前进,便由消防战士使用背囊和手提的方式,徒步上山为被困的司机送去食物。

据了解,经过全力救助,截至记者发稿时,京藏高速被困的约1900人已被安全转移到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但被困车辆目前还无法离开高速公路,交通恢复仍需要时间。

受线路积雪、树压倒线等因素影响,北京发生220千伏电网故障1起,发生10千伏配网故障158起,3.6万户居民用电受到影响。截至4日15时,有15路10千伏线路31处故障仍未恢复正常。

从3日夜间开始,北京市电力公司陆续出动应急抢修队伍348支,抢修人员4504名,全力开展故障线路供电恢复工作。由于路面积雪结冰,交通受阻,线路覆冰情况严重,供电抢修难度较大。对于车辆不能到达的地区,电力部门已组织人员对10千伏故障线路进行徒步巡查、修复。

此外,3日12时至4日16时,北京市消防局119指挥中心共接到报警257起,出动警力2646人次。在这些警情中,社会救助158起,灾害事故70起,主要包括锯树、倒塌事故、市政公用设施故障、交通事故等,还有一些因降雪导致电线打火引发的火灾事故。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3日21时至4日18时,北京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共接报涉及雪天求助警情300余件。北京警方已加强对老旧平房区的巡视,防止发生煤气中毒、房屋坍塌、火灾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

据气象部门介绍,北京暴雪预警已经解除,截至4日20时,大部分区域的降水过程已经结束,但部分地区还有少量弱降水,其中延庆北部还在继续小雪天气,预计前半夜将全部结束。

暴雪来临前的准备要点

1.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

2.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准备工作。

3.暴雪来临前要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尽可能减少车辆外出,并躲避到安全地方。

4.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可能会停航或封闭,要及时取消或调整出行计划。

5.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

6.不要待在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内。

7.农牧区要备好粮草,将野外牲畜赶到圈里喂养。

8.对农作物要采取防冻措施,防止作物受冻害。

出现暴雪怎么办

1.暴雪出现后,牲畜采食困难,应加强人工补饲工作。

2.主动清扫自家或单位附近道路和屋顶的积雪。

3.外出时,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

4.步行时尽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底的鞋。

5.老少体弱人员尽量减少外出,以免摔伤。

6.驾驶人员应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使。

7.如果被积雪围困,要尽快拨打110、119等报警求救电话,积极寻求救援。

暴风雪突然袭来如何应对

1.大家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融化脱落伤人。

3.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

4.要听众交通民警指挥,服从交通疏导安排。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停航或封闭而耽误出行。

6.驾驶汽车时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距离。车辆拐弯前要提前减速,避免踩急刹车。有条件要安装防滑链,佩戴色镜。

7.出现交通事故后,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连环撞车事故发生。

8.如果发生断电事故,要及时报告电力部门迅速处理。

暴雪天怎样健康养生

心:雨雪天如何调节心情

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医学专家发现:雨雪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雨雪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因此,雨雪天里要善于调整心理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克服因天气造成的负面心理。

吃:雪天多吃什么

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等。

多主食及适量温热食物。首先多吃主食,适当选择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主要有羊肉、牛肉、鸡肉、红枣等,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其有益。

多水果及适量护阴食物。为使“阴平阳秘”,防治上火,冬季还宜配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品,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精气亏损的中老年人,以求阴阳平衡。另外,每天还应补充水果,多吃柚子、苹果等生津类水果。

适量增加辛辣御寒食物。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中含胡椒碱,它们都属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

行:雪天滑倒手腕别支地面

人们雪天出门时,走路、骑车速度都别太快,最好穿上宽松、保暖、防滑的棉鞋,尤其女士不要穿高跟鞋。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病:雪天“十防”御疾病

一防跌倒: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对老人来说最重要。建议骨质疏松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门。

二防中风: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要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三防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寒冷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易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病变的冠状动脉遇冷收缩,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

四防消化道溃疡: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复发。五防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肺炎等。

六防煤气中毒:利用煤气洗澡或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七防虚脱:长时间用热水洗澡,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此时应让虚脱者平卧,并口服温盐水。

八防晨练病:天气寒冷时一些人坚持早锻炼,因身体未适应露天环境,很容易发生心慌、胸闷或低血糖反应。

九防烫伤: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因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

十防不当御寒方式:包括门窗紧闭不通风、钻进被窝蒙头睡等。

脚:雪天怎样给脚保暖

病从脚起,冷从腿来。与其他部位相比,两脚最易受寒。两脚受寒后,对全身都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全身体温下降,打乱各个部位的正常生理机能。尤其对上呼吸道的影响更大,一般可引起感冒、关节炎、消化不良和妇科病等。

因此,下雪天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踏雪后,最好用热水泡泡脚。如果在雨夹雪的天气,或者积雪融化了,即使穿上保暖的鞋子,不久就会湿透,极易冻伤双脚。这时不起眼的塑料袋就能解决大难题。你可以在袜子外套上塑料袋再穿鞋,一保暖,二隔热。

总结:暴雪给人带来的困难有很多,若不好好保健,对健康也不利,因此遭遇暴雪天气,大家不妨照着以上说的去做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