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科学使用洗手液的方法

来源:网络

现在几乎家家都会有洗手液,你知道洗手洗的正确使用方法吗?现在与小编一起去听听专家里怎么说的吧!

很多人认为香皂好多人都使用,容易交叉感染,而且香皂价格相对较低,觉得它的清洁效果也不是最好。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洗手液使用起来更卫生,清洁度更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洗手液洗手。但是有专家称,洗手液是否能够达到真正的杀菌效果,主要是看它的酒精含量,不妨看看专家的解析,更深入的了解一下洗手液。

使用洗手液洗手,大家当然是希望它可以有效杀菌,让自己的手更干净,但是并非所有的洗手液都可以帮助有效杀菌的,所以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就要谨慎一些,要注意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

是否所有的洗手液都能有效杀菌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曾指出,洗手液的酒精含量应超过60%,否则杀菌消毒效果不理想。人们不禁担心:用这样的洗手液洗手会不会损伤皮肤?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广瑞指出,这一酒精浓度的洗手液一般不会伤害皮肤,顶多对皮肤有一点刺激,只要在洗手后涂抹护手霜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洗手液购买渠道要正规

我国目前洗手液共分两大类,一类是普通洗手液,另一类属消毒产品。前者起到清洁去污的作用,后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杀菌的有效成分。两类洗手液在外包装上有分别,普通洗手液一般为“准字号”,消毒洗手液则多为“消字号”。专家指出,“消字号”的消毒洗手液,只要是正规的产品,上市之前都是经过专门的检测的,对人体没有危害,而且还能起到抗菌、抑菌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洗手液质量良莠不齐,劣质的洗手液会伤害皮肤,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洗手液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场购买,看标志是否齐全,如无厂名、厂址等,要谨慎购买。

洗手液的去污效果不如香皂

从清洁的角度讲,洗手液的去污效果不如香皂。因为大多数洗手液中都含有酒精,酒精不能有效去除附着在皮肤细小缝隙中的一些污物,如灰尘、泥土、血渍等,所以,一旦手上沾染此类污物,仅用洗手液是不够的,必须先用香皂把污物去除。

经过专家的介绍,是不是发现我们固有的思想是有误区的,偏贵的洗手液并不是真的清洁效果比香皂好,而且在清洗的时候还需要更多的流水冲洗,反而没有相对便宜的香皂好用。

如何正确洗手

“对于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菌,仅凭感觉判断要不要洗手是不对的。成人尤其是小孩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三军医大新桥医院门诊部主任达四平说,除了常说的饭前便后之外,比如外出归家、做完大扫除、接触钱币、户外运动、吃药之前等,还有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工作后以及接触过其他人或者宠物等都应该洗手。

那么,怎样才算正确洗手呢?据介绍,正规的洗手方法是双手手心相互搓洗,接着用手心搓洗手指缝,然后用指尖搓洗手心,再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最后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即便如此,还一定要尽量用流水洗手,并借助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洗手时长不得少于20秒,洗完之后最好用干净的毛巾擦干,防止湿手再次沾染细菌。”达四平介绍道。

此外,很多人喜欢用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来代替洗手,但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彻底去除皮肤表面的细菌。

使用洗手液一定要慎之又慎

现今,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洗手液已成为人们清洁双手的首选,越来越多地取代了肥皂的使用。然而,一些劣质和过期的洗手液,非但不能起到深入清洁的作用,而且会污染人们的双手,甚至会引发多种疾病。为此,保健专家提醒您,使用洗手液,一定要慎之又慎!

现在,用肥皂洗手远没有用洗手液时尚,而且很多人也认为洗手液杀菌效果更好。但是,酒精含量低于60%的洗手液很难将细菌杀死。那么,我国市场上的洗手液是不是酒精含量都达到了60%以上呢?

目前,我国的洗手液一般未标注酒精含量,而是以对氯间二甲苯酚、o-苯基苯酚、月桂纯醚硫酸钠、卡松柠檬酸等代替。这是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的成分不尽相同,目前我国洗手液的制作流程主要是,通过洗手液中所含的氯盐类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产生的刺激酸,对双手进行杀菌、消毒,所以不需要标明酒精含量。

据了解发现,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的有效成分不仅不同,而且即便成分相同,但含量却有出入。这就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了,有些含量不达标的洗手液既不能去污,又不能杀菌。但是,无论是以何种成分代替酒精,其含量都要达到一定量才能杀菌。现在最常用的对氯间二甲苯酚、o-苯基苯酚、月桂纯醚硫酸钠、卡松柠檬酸的含量应该达到0.1%~0.4%之间,而如果是对氨基苯甲酸及异丙醇等成分,则要求更高,必须达到60%~95%才具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洗手液时,要先看其有效成分是什么,是否达到了以上的数量值。

此外,在购买洗手液时,应该观察产品生产日期以及包装是否完好,观察包装瓶上字迹印刷是否清晰,泵头是否结实。

专家提醒: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洗手液,因为不合格的洗手液中有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很大。如绿脓杆菌会引发创面感染、肺炎等多种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能引起化脓性感染和败血症。

使用公共场合洗手液需当心

洗手液本身富含营养物质,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和更换不及时,容易导致微生物生长繁殖,逐渐出现起泡、分层、油水分离、变臭等现象,这种洗手液,不但起不到清洁、杀菌、消毒的作用,还可能污染双手,引来病菌。

去公共场所洗手,最好先看看洗手液是否是很新的,如果落满灰尘和污垢,这样的洗手液很可能还不如不用。

许多公共场所的洗手液盒都是固定在墙上的,洗手液定期更换或添加,但盒子不换不洗。时间长了,盒子内壁残留的洗手液会孳生细菌,长期累加,导致菌落总数超标。因此提倡定期清洗洗手液盒。

目前,餐馆、饭店、商场、酒吧等公共场所都会为顾客免费提供洗手液,但专家指出,如果有可能,最好自己带块小肥皂,或是用消毒纸巾消毒,尽量避免使用外面的洗手液。一些公共场所往往使用劣质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从业人员的健康都有问题,产品质量无检测报告,而使用单位不具备清洁的灌装条件、工具等也会造成污染。

专家提醒:在使用前,可滴一小滴在指尖,闻一闻有无发臭、刺鼻等异味。如有,则可能是过了保质期限或者是使用了禁用原料,最好不要使用;此外,在使用公共场所洗手液时,若洗手液有分层或油水分离现象,最好不要使用。

洗手液使用存误区

在使用洗手液的时候,人们大多存在一些误区。很多人生怕洗手液洗不干净,所以按出大量洗手液在手上,洗的时候使劲揉搓,而且反复、频繁使用。事实上,这样的深度清洁会损伤皮肤,使皮肤不但留不住水分,还更容易让病菌侵入。

专家提醒:洗手液的杀菌消毒功能没有肥皂好。因此,用洗手液时,揉搓双手的时间最好在30秒以上,用流水冲至少15秒。

正确洗手要讲究方法

用洗手液洗手要讲究方法。先用清水充分湿润双手,取适量的洗手液于掌心双手充分揉搓至少30秒钟以上,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揉搓到指尖、指缝,并让泡沫能覆盖到整个手的各个部分。在用洗手液时,也并非多多益善,每次使用时按出一滴就足够了,在反复搓洗后,再用流动水冲洗15秒以上,这样就能把洗手液彻底清洗干净。虽然不少洗手液都含有护肤成分,但在干燥的季节,如果频繁洗手,仍然会导致手部皮肤干燥,更容易导致感染细菌和细菌侵入。因此洗手后可选择涂上专用的保湿护手霜。

专家提醒:洗手完毕,要用清洁的干毛巾或纸巾拭干即可,最好不要烘干,因为除去烘干机本身的卫生状况外,手表面水因烘干和快速挥发,极易导致皮肤部分失水,同样容易造成皮肤干燥和感染细菌。

总结:使用洗手液时一定要慎之在慎,千万要放在儿童摸不到的地方,它也是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亲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啊!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