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夏季养生保健 天气炎热养阳贵在养“心”

来源:网络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季节,持续多月的高温让人HOLD不住。那么怎样通过养生的方式来安度酷暑呢?夏季养生重在养阳,而在酷暑之时,又与心对应,所以夏季养阳重在养心,接下来就跟随小编具体去了解一下。

夏季养生保健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内经》里所说“春夏要养阳”,而盛夏之时,与五脏中的“心”相应。那么如何顾护人体的阳气呢?

首先要谨防冷气病。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外温度低,要适当开窗通风,以调节室内空气。>>>夏日养生保健最科学作息时间表

其次,夏季养阳贵在“心”,重在“清”。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

因此,立夏后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尽量做到“平和宁静、息怒戒躁”,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有意识地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切忌大悲大喜。

以免伤心、伤身、伤神;饮食要清淡,炎热的夏季人们易出现烦躁、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的症状,此时可适当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品,既能清解夏季高温天气带来的暑热,又能清泄身体产生的内热,也可服用辛凉散发或甘寒清暑的中药,如菊花、薄荷、荷叶、金银花、连翘,以利心火、散暑热。>>>夏季养生 白领保健策略谨防中暑

立夏过后,气温升高有人开始爱出汗。“汗”为心之液,“汗”出太多易伤心。因此要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日常多饮温开水,补充体液。可选择稍平缓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健身球、散步、慢跑、钓鱼、绘画、下棋等。

夏季养生

夏季要睡好“子午觉”

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从今天起,我市真正进入了炎炎夏日。夏天阳光凶猛、气候炎热,加上人体阳气上扬,易使人气烦浮躁。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传统疗法室主任医师刘媛媛介绍,夏季要注意养“心”,保持心境平静,心情愉悦。起居上宜睡好“子午觉”,即最迟晚上11时前进入梦乡,中午要适当小憩。

此外,虽然夏季天气炎热,但也要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可选择早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在海边、公园等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出汗少的运动。>>>夏季养生有哪些常见误区

一些疾病适宜“冬病夏治”

刘媛媛介绍,夏至后很快进入“伏天”,这个时节一些在冬季常发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肠胃病等,反而减少发作或不发作,故此时施行“冬病夏治”疗效显着。采用穴位敷贴、督灸等温补阳气的中医外治疗法,不失时机地补益阳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发作症状及次数。

夏天可多吃“苦”

在饮食上,刘媛媛建议减酸增苦。她说,夏季肝气弱,心气正旺,金气受伤,饮食应注重调理脾胃,益肝补肾。夏至前后可多饮绿豆汤、吃些莴笋、苦瓜等苦味蔬菜,另外还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两款膳食配方

夏季养生还可结合膳食调节,以下是两款口味及功效均佳的膳食配方:>>>夏季吃什么 养生保健多喝清热止渴防病粥

1、荸荠竹蔗茅根饮

材料: 荸荠250克 竹蔗50克 新鲜白茅根100克

做法:上三味洗净,将荸荠打碎,加适量水煮汤代茶饮。

功效:有清热消暑生津功效。

2、白术茯苓鲫鱼汤

材料:鲫鱼250克 白术15克 茯苓25克 豆腐1块 姜葱、蒜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鲫鱼去脏洗净与药材加水适量同煮,鱼熟时放入豆腐,煮熟,加入调味品,稍煮即可。

功效:有健脾和胃、消暑生津的功效。

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夏季吃什么肉最养生保健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夏季养生最重要的生活细节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9、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结语:炎热的夏天最害怕的就是高温天气,而夏季养生,最重要的也就是消暑降温,小编分享了那么多的夏季养生保健的知识,希望喜欢养生的朋友看完小编的文章能够对自己的养生提供一些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