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十类人能活到100岁

来源:网络

每个人都想长命百岁,但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机会。长寿讲究人时、地利与人和,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和心态都直接影响到寿命!有10种人天生就是长寿命,你是否位列其中?世界最长寿的人是如何活到200岁的,对于日常养生保健有何讲究与要求?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大约每一万人中,就会有一个人的身体衰老速度很慢,有望活到100岁,而长寿的人们大致可划分为十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自己是否属于这十类人之一吧。

一、家有长寿明星

家族谱系中长寿的亲戚越多,你体内长寿的基因就越多。如果你的爷爷奶奶活到了90多岁,甚至100多岁,恭喜!你长寿的几率要比别人大得多!已经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如果你的亲属长寿,那么你长寿的几率也会增加,而且亲缘关系越近,这种影响越明显。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力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与中国人寿命相关的DNA谱系。这一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着名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这项研究从2007年12月24日开始,到2008年3月结束。专家组们在中国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市进行“蹲点”研究。金力认为,从遗传学角度分析,长寿是可以遗传的,而且主要是从母亲处遗传,也就是说,如果母亲长寿,其子女长寿可能性较大;如果父亲长寿,其子女未必长寿。

因此,如果你的姑姑长寿,叔叔长寿,外公长寿,阿姨长寿……你当然也可能长寿;但是如果你的兄弟姐妹长寿,你沾的光会更多!此外,美国波尔斯博士研究称:如果你有兄姐是百岁寿星,那么你活过百岁的概率将是常人的17倍。

二、走路快

走路速度越快,距离越长,体力的持久性也就越长,有望长寿。匹兹堡大学的学者综合回顾了9项不同的研究成果,分析结论为: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的可能性就会降低12%。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老人每周三次快步走,可提高记忆力测试成绩,增大负责记忆形成的大脑海马区,延迟甚至逆转老年人脑萎缩风险。

负责该研究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克尔克·埃里克森表示,老年人的大脑是可以改变的,更惊人的是,为期1年的中等强度锻炼不仅会缓解脑萎缩,而且可以逆转脑萎缩。研究人员发现,大脑海马区增大最多的老年人,其大脑神经营养因子(与大脑健康密切相关的血液生长因子)水平也相对更高。纽约市孟特菲尔医疗中心衰老心理学专家盖里·肯尼迪博士表示,即使步入老年,大脑海马区也会继续产生新的神经元。锻炼可促进神经生成,或者促进神经干细胞转化成成熟的发挥作用的神经元。

埃里克森教授表示,锻炼不仅有助于防止一般的智力减退,而且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症。然而,如果每周锻炼3天就可改善大脑功能,那么每周6天岂不更好?跑步是否比快走更好呢?这些细节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三、朋友多

美国加州拉西拉大学莱斯利·马丁认为:长寿的可能性更多的存在于那些积极参加民间活动、社区公益性活动、志愿者行动和多与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交往的人群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意识到友谊和社交网络对人们总体健康的重要性。澳大利亚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跟朋友少的老年人相比,那些经常高朋满座的老年人死亡的几率少22%。去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随着人年纪渐长,牢固的社交纽带可以提高大脑的健康程度。

朋友会使心脏病复发危险减少一半

不要怠慢了你的朋友,他们可能会挽救你的生命。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心脏病患者如果有亲朋好友或知心爱人可以倾诉,那么在一年之内他们再度突发心脏病的危险比那些没有倾诉对象的患者要少一半。

该研究对近600名患者在发作一次心脏病之后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那些没有知心朋友的患者更有可能饮酒过度、抽烟和服用违禁药物。但仅仅这些因素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在一年之内再次发生心脏病的危险会增加。

研究人员说,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拥有一个知己有助于抵挡心脏病再次发作,但有一种可能是,好友或伴侣可以让患者及早接受诊治,并坚持下去。

四、你是女性

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人长5年。其中有何奥妙?

养生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的心脏衰老更快,但健康的女人70岁时仍可拥有20岁的心脏。这一发现极有可能就是女性比男性长寿的重要原因。

女人的长寿也与疾病有密切关系。一般男性比女性容易得病,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上,也 是男性比女性多。60岁的男性失去妻子后,70%的人会在三四年中也相继过世。但女性过了60岁即使丧偶,寿命也不太受影响。

人类免疫调节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中,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所以女性的免疫基因强于男性。

女人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睡眠品质好,也是女人比男人长寿的一个原因。一项测试发现,女人每晚有70分钟的熟睡期,而男人则只有40分钟。女人对于婴儿半夜啼哭等因素的抗干扰能力也比男人强。

此外,雌激素作用在女人的血管或骨骼上,能让皮肤变得娇嫩,使人变得年轻。所以,人们常梦想用雌激素作为防止衰老和长生不老的药物。

同样的活动,女性基础代谢率更低,能量消耗也少。一般男性每天需要6278千焦的能量,而女性有4813千焦就足够了。而高能量代谢可促使减寿,已为实验所证实。

女性分娩和月经定期失血也能作为一种生理刺激,使女子造血机能比男子旺盛,而且保持时间相当长。

五、高龄得子

新英格兰地区百岁老人研究显示,如果一个女性是自然怀孕,而且是在40岁之后才生孩子,那么她比普通的女性活到百岁的可能性会高出4倍。研究者推测,女性在三四十岁时还能怀孕生子,意味着她的生殖系统功能老化速度比一般人慢。

产科技术发展对高龄生产更有利吗?

养生专家赵黎表示高龄产子的危险很多。首先,高龄女性受孕几率较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排卵越来越不规律,受孕机会就会减小。其次,大龄女性流产几率高:丹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22~24岁之间,流产的几率是8.9%,但到了45岁,此几率增加到74.7%;发生宫外孕的危险也会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第三,高龄产妇胎儿致畸几率高:女性的生殖细胞是与本人同龄的,一般在35岁以后开始出现老化,更易受到病毒感染、微波辐射、污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据调查,孕妇25~29岁时,先天愚型的发生率为1/1500,30~34岁为1/800,35~39岁为1/250,40~44岁为1/100,45岁为l/50,所以有人称“先天愚型是高龄产妇的后代”。第四,高龄产妇易患各种并发症:高龄产妇可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这些因素可导致胎停育、胎盘早剥、流产、早产等,严重影响胎儿的发育。年龄大了孕妇自身也容易有多种疾病,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对胎儿的发育也有一定影响。

从技术上讲,近些年产科技术不断发展,能最大限度满足高龄产妇的需要,更好地保护产妇和胎儿。例如:目前试管婴儿技术已经比较成熟。35岁以后怀孕可以做染色体检查。因为有高危的因素,高龄产妇为保险起见,选择剖宫产的比较多。另外,胎儿足跟血检查(又称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在最早时间检测出宝宝是否患某种先天性或遗传代谢性疾病,以便得到早期治疗。

六、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英国2011年发布的一份长寿报告显示,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其平均寿命是存在差异的,其结论值得借鉴和学习。这份报告推测:2011年出生的英国女孩会有1/3的可能性活到百岁,而2010年出生的男孩会有1/4的可能性。

七、出生季节可能影响健康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出生季节会影响人体生物钟的节律(速度)。夏季出生的人接受阳光多,生活最幸福;冬季出生的人则更可能生活在“阴霾”中,原因是冬季出生接受日照少,导致生物钟变慢,健康和个性都大受影响。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生物学和药理学教授道格拉斯·麦克玛洪博士分析指出,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大脑接受阳光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变化模式。人体生物钟测量白昼时长,并根据季节变化而改变自身各种行为。

多项研究显示,冬季出生的人发生季节性抑郁症(SAD)、双向抑郁症(也称为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几率更高,这与人体生物钟正常周期节律遭受干扰不无关联。早期研究还发现,冬季出生的人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更大。冬季日晒时间短,导致人体缺乏维生素D,这是关键因素之一。

至于出生季节对生物钟的影响是短时的还是永久性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八、不超重

如果你没有肥胖症,长寿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美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体重只是一个粗指标,一个人要想活得长寿,还要看看自己的腰围有多大。即使是一个体重正常的人,如果有一个大肚子,也意味着短寿。

我国研究显示,腰围和BMI的动态变化与血压水平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腰围未得到控制时,即使体质指数(BMI)得到控制,高血压发病风险仍会明显增加。腹部内脏脂肪含量与高血压有更强的关联,而腰围正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指标。因此腰围能更准确地反映腹部脂肪含量,从而更好地反映个体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那就是测量腰围。“如果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应去查血糖。”

九、积极乐观

斯坦福大学长寿研究中心的学者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对生活怀有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减轻所承受的压力强度,也就降低了压力激素分泌水平,有助于健康养生。

十、“脸皮厚”的人更长寿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除了要积极乐观,还需要学会以下几种心态:

泼辣一点在生活中更能打开局面,在社会上干好一番事业,不但生活上富裕,身体也能健健康康。特别是女人,凡泼辣者的人都过得较好,活得长远而幸福。

潇洒一点不要自己约束自己,有的老人穿新衣不敢大胆地亮相,新的穿在里面,旧的套在外面,这就是不够潇洒的表现。

羞耻感少一点不要羞于参加社会上的某些活动,不怕有人反对说坏话,更不要自己产生羞耻感,而造成精神不佳,导致疾病,损害健康。

脸皮厚一点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做每一件事也许能遇到麻烦或阻力,或者还有嫉妒者,甚至会被攻击谩骂,因此就不要太顾及脸面,脸皮就要厚一点。不然就会心里不痛快,事业干不好,自然也会损害健康。

世界最长寿的人教你长寿方法

李清云(1677-1933年),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着名的长寿老人。我们经常看到电视上经常有说有人活了120多、160多岁,其实并没什么,李清云先生活了256岁,而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实,枸杞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抗肿瘤治疗中能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升高周围血的白细胞数,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此外,枸杞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防止脂肪肝,促进肝细胞新生,也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单胺氧化酶是一广泛存在于动物不同组织如血浆、脑、肝等之中的酶类,有催化单胺氧化脱氨的作用。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升高是机体衰老加速的原因之一。枸杞还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从免疫学说和抗自由基学说两个方面论述,枸杞子延缓衰老更具有科学依据,为人们今后更好地利用枸杞子延年益寿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长寿七大秘诀 发挥养生最大功效

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就是要你不断地坚持和维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长寿不是天生的,即使你有好的遗传因子,但是却不知道珍惜的话,酗酒斗殴夜夜笙歌恐怕也会耗尽你仅有的那点底子。所以,想要过得健康愉快的话,最好遵守下面几个养生要点。

秘诀1:爱上一种运动,每天坚持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运动,这种运动必须是客观条件允许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装备。让自己坚持下去的窍门是: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要时时给自己奖励;最好找一个同伴。爬山、旅游、快步走、游泳、网球……

脸色晦暗、眼圈发黑、精神无法集中、经常容易感到疲劳、排便情况很差……此时,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调整生物钟。

秘诀2:调整适合自己的生物钟

有的人适合早上工作,有的人要到了下午才觉得清醒。如果是前者,每隔5~6小时的进食,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好方法;若是后者,每天起床后给自己准备一顿富有营养的早餐,看看书或读读报纸,给自己多一点“苏醒”的时间,能比较容易进入清醒状态。此外,晚上因大脑过于兴奋而无法正常入眠者,可在寻求安眠药帮助之前进行如下尝试:关窗、拉上窗帘,让房间完全进入黑暗,开始冥想。

环境污染和城市发展,已经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离“绿色”,我们必须主动去追求“绿色”。

秘诀3:将“绿色”生活进行到底

关注食物的来源,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对化学肥料、人工添加剂和防腐剂说“不”,注重调料、油脂和饮用水的质量。如果对田园生活情有独钟,建议到农村生活一段时间,学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烟草、酒精会让你变得更脆弱,有害身体健康。

秘诀4:戒烟限酒

计算自己每天吸烟的数量,学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解除烟瘾。无论是戒烟还是限酒,循序渐进地进行是比较好的办法。突然戒烟、戒酒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但是这不是不戒的理由,循序渐进是关键。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健康十分有害,养生科学家已经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易患心脏病。

秘诀5:做情绪的主人

当你开始愤怒、沮丧或得意忘形的时候,想想有另一个人正在看着自己,想想自己的情绪是否必要、可笑或有意义;感到压力的时候不应压抑,而是通过健康的手段去释放压力,如享受美食、与朋友聚会、听听音乐、运动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为了减少出错的几率,为了让办事更加有效率,需要让自己变得更有条理。

秘诀6:工作有条理

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先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在脑中过一遍,按照时间和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或买一本日历型记事本,记录每天的安排,注明时间、地点和事件。计划和总结是人生前进进步的秘诀。

自私是现代人的通病,爱自己不是错,爱自己也爱别人才会更健康。

秘诀7:在给予中获得满足

从亲人做起,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如果住在一起,多给他们带去关心与问候;对于朋友,关怀、聆听和陪伴,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做人要学会感恩、知足、责任。

民间长寿特征 是否具有科学依据?

寿眉、耳毫、寿斑,这些民间流传的长标志,是否具有科学的养生依据呢?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的?下面,养生专家将为你一一揭开长寿的迷区。

1、手掌生命线能预测寿命吗?

手掌生命线是指手掌皮肤表面靠近拇指的掌纹。相面者常以这根线的长短来预测寿命,声称一个人的生命线越长,寿命就会越长;如果生命线在哪个阶段出现断裂,这个人可能就会在某个年龄阶段夭折。

其实,生命线不能用来预测寿命,长的生命线未必是长寿的征兆,短的生命线未必有短命的结局,以此作为寿命标志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2、耳长者长寿?

典型的寿星画像总是两耳垂肩。民间一直把耳长作为长寿的象征,相反,耳短者就被认为会短寿。为此,专家们曾对这两组人群进行了耳长检测,得出“外耳随增龄而增长”的结论。同一年龄组间外耳长短可能略有差别,这与家族遗传有关,不涉及寿命问题。

3、长寿者会使后代折寿吗?

在长寿老人调查中,发现不少长寿者后代误信“祖辈长寿,晚辈就会短寿”的民间传说,这是极端错误的。对每个人而言,自己的最高寿限已在出生前由父母的精卵细胞上的遗传基因定位,不可能存在侵占或转让的问题。

相反,如果父母或其他直系祖辈长寿,说明他们有好的遗传素质——较多的长寿基因,传给后代的长寿机遇就会高。很多长寿老人的祖辈中有50.3%-77.9%也是长寿的,甚至出现三代以上长寿的家族,这说明祖辈长寿对后代寿命的影响是正性的。

但是,寿命的长短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天的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疾病等的影响大于遗传因素,导致长寿老人的后代也不是个个都会长寿。因为后天因素所致,有些长寿老人的小辈先于长寿祖辈而辞世,给人造成了长寿祖辈“克命”的假象。

4、老而无寿斑会短寿吗?

老年斑生长于高寿者的面部,人们称之为寿斑,寓有“长寿”之意。少数老年人认为自己没有寿斑会短寿,这是一种误解。

老年斑分为老年疣、老年褐斑与老年白斑三类。寿斑主要指前两类。研究发现,老年斑随增龄而增多,是皮肤退行性变化的产物,与寿命长短无关。

但它也不是每个老年人都有,主要好发于油性皮肤,特别是皮脂腺分泌旺盛者,最早起自40多岁,到高龄时常常满面黑斑;而干性皮肤的长寿者,年逾百岁仍可无老年斑。因此,老年人有无老年斑,不能作为预测寿命的依据。

5、早生白发会老得快吗?

人们习惯用白发出现迟早来评估衰老的程度。有人认为过早出现白发的人,衰老较快,寿命也会短些。其实,白发率随增龄而增加,但它与衰老的快慢并非一致。

白发受遗传因素影响,常呈家族性分布,不会影响寿命。有个叫卢启文的寿星,50岁时即满头白发,他的祖辈也早年白发,可他家连续三代长寿,他自己活到102岁。民谚也有“少年白头,老来不愁”的说法,白发者不必为此担忧。

健康长寿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键是要遵循良好的养生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处世乐观,生活规律,营养适中,戒烟少酒,讲究卫生。千万不要听信某些不负责任的“相面大师”胡言乱语,为自己不具有所谓的“长寿面相”而惴惴不安。

生活中11个保健动作提高健康指数

虽然我们经常说要保证身体健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也不会复杂到让你无从下手。今天小编推荐下面这几件小事,只要你保证完成了,肯定就能够在健康的路途上推进一大步。这些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有时候,健康并不需要大张旗鼓的行动,一个小动作、一件小事情反而能成为意想不到的健康催化剂,据报道,以下12件养生小事,平均只会花掉你少至几秒,多至几分钟的时间,而它们对健康的益处,却大大超乎你的想像。

1、傻笑让血液循环增速21%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最新研究显示,那些看喜剧时由衷发笑的人,血液循环速度会增加21%,并且效果可以持续24小时之久。而当他们看严肃的记录片时,血液循环速度会下降18%。“所以,尽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笑点’吧!”耶鲁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卡特兹博士说。

2、刷牙、用牙线使头颈肿瘤发病率减少八成

爱护自己的牙齿不仅带给你更美的外表,纽约罗斯威尔·帕克癌症研究中心的新研究显示,长期牙病导致的头颈部肿瘤占其总发病率的80%。而消灭口腔中致病细菌的方法很简单,定期刷牙并用牙线清洁牙缝即可。

3、泡壶茶,减少两成中风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研究显示,每天喝三杯以上茶的人,比喝茶少于一杯的人中风风险低20%。不论红茶绿茶,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都可以为血管和动脉提供更好的保护。

4、写封感谢信,快乐指数提升20%

如果真的想感谢某人,就把感谢的话写下来吧,不论通过何种形式。这比口头感谢,给人更多回味的空间。美国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书面”的感谢,让双方都感到更快乐,免疫系统、肺部、肝脏健康也会随之提升,还有降低血压、保持体型等意想不到的养生功效。

5、涂鸦让记忆力提升29%

听一段同样的录音时,那些信笔涂鸦的人比什么都不写不画的人,能记住的东西多29%。《应用认知心理学》发表了这样一项研究。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杰克·安德哈德教授解释说,那些开会时看似听得无比认真的人,最有可能在做白日梦;随手写画的人注意力反而始终锁定在会议上。

6、喝杯红酒增寿5年

一项针对1300名男性、长达40年的荷兰研究显示,每天喝半杯红酒的人,平均寿命比不喝酒的人多5岁。酒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很好的护心功能,其中的少量酒精还能提升好胆固醇数量,并帮助赶走血管中的斑块。每天喝半杯至两杯是较为合适的量。

7、握握爱人手,压力少一半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研究指出,一个拥抱,紧握爱人的手都是最好的减压良方。尤其在紧张时,握住那双你熟悉的手,可以减小血压、心跳的升幅,让你更加放松、释然。

8、练练瑜伽,背痛少56%

美国西维吉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对于有轻度或中度背痛的人,每次90分钟、每周两次的瑜伽可以让背痛减少56%,还能让抑郁指数降低60%。如果没有条件练瑜伽,平躺放松、让身体的每个部位尽量都贴着床面,也可以缓解背痛。

9、晚餐吃烤鱼,痴呆风险降低19%

一项针对1.5万人开展的研究显示,每周吃鱼超过一次的人,得痴呆的风险会比一般人低19%。尤其是深海鱼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新鲜的鱼,烤熟后撒少许盐和柠檬汁,就已经非常美味了。

少肉多豆 七大健康习惯让你更长寿

人生短短几十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活得更久一些,那样才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的美妙。但是,错误的生活方式却让我们离“死亡之神”越来越近。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摆脱死亡之神的召唤,活得更久呢?下面,小编教大家九个健康生活的养生小习惯,让你在细节中把握长寿秘诀,健康一生!

一、少肉多豆

我们身边有不少“肉食动物”,汉堡、烤肉、烤鸭、红烧肉,顿顿无肉不欢。按“膳食平衡宝塔”的建议,一个人每天最好只摄入瘦肉75克,即一副扑克牌大小的一块。

(1)体力劳动者、男性可以多吃红肉。

(2)脑力劳动者、女性及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应多吃白肉。

(3)患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人,更应少吃肉,多吃豆制品。豆子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肉”,特别是用大豆做的各种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腐皮之类,都是提供蛋白质的好食品。

二、少盐多醋

盐不仅会偷走你身体里的钙,还会带走正常的血压。自家做饭时,除了少放盐,也要尽量控制酱油、番茄酱、辣椒酱、咖喱等调味品的摄入量。更要小心看不见的盐,比如餐馆中红烧菜、炖菜等菜品,薯片、罐头及快餐方便食品中都含较多的盐。醋则称得上是厨房里的保健调味品了,炒菜时不妨放一点,用米醋腌泡菜可以降血脂,用陈醋配着面食吃能助消化,做鱼和骨头汤的时候放点醋,还有助于其中钙质的吸收。

三、少药多练

不管平时多大方,吃药时最该“抠门点”,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好扛一扛,别随便吃药。老年人还应遵守“岁加量减”的原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并且同时最多只能服4种药。如果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吃药也等于白吃。最新研究显示,只要每天坚持锻炼15分钟,平均可延寿3年,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都称得上最好的“药物”。

四、少车多步

一项研究显示,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大约25%的人已经丢掉了走路的习惯。研究发现,整天开车到处走的人比喜欢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长2倍。现代人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运动,其实,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更高。

五、少虑多笑

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焦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为什么不尝试换种表情呢?4岁的孩子每隔4分钟就会笑一次,成人也应每小时都笑一笑。笑不仅能增进肺活量,还能帮你减肥,给心脏松绑。开怀大笑15分钟能够消耗40卡热量。如果每天都如此,一年可以减轻至少1.8公斤的体重。任何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妨准备一个“心情急救箱”,比如看场电影、跑几圈、到某个地方吃点心、和孩子们在一起、购物排队时与别人分享笑容,让笑容如阳光般照亮生活,同时也“温暖”心脏。

六、少欲多施

平时不妨多给予别人帮助,如借给陌生人纸、笔,给街头乞讨者食物或钱,参与募捐活动等等。小小的善行能让你感到自己生存的社会价值,给你带来情感满足,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另外,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独享,分点给别人,不但与他人分享美味,一方面也控制了自己的热量摄入;别犯懒让同事帮你带饭捎东西,离开座位,自己跑一趟,看看可以为别人顺手做些什么。这样一来,不仅能活动筋骨,防止肥肉上身,还赚了个好人缘。

七、少言多行

健康计划不能只是口上说说,动辄以“没时间”、“坚持不下去”等当作借口。与其整日抱怨体重降不下来、啤酒肚渐渐隆起,不如利用这些时间行动起来吧!不然的话,你永远只能看着别人的好身材、好气色干瞪眼。从今天起,每天努力改掉一个坏习惯,就当给自己储存一份健康保险

结语:长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行最健康的养生习惯真心不容易,特别是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心态很难做祥和,不过你想长寿,还是得好好改变自己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