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莫要让自己的肝脏太疲惫

来源:网络

那些肝脏生病的人

着名画家陈逸飞有相当长的肝病史,因忙于工作而疏忽身体的调理,最终导致肝硬化,后因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而去世,享年59岁。

香港着名主持人、演员沈殿霞由于肝癌引起的并发症去世,享年60岁。

中国内地着名演员傅彪因肝癌进行两次肝移植手术,依然未能挽救他的生命,享年只有42岁。

除此之外,还有孙中山、焦裕禄、路遥、贾平凹、罗文等众多知名人士均为肝病患者。

哪些人容易肝脏出问题?

1、酒桌应酬较多者

你来我往的酒桌文化,推不掉的各种应酬,使得这一人群往往饮食不规律,酒精摄入过多,使得肝脏的代谢和解毒的时间过长,肝脏的过度劳累,就会出现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

2、长期服药者

所谓“是药三分毒”,无论中药和西药都是如此,药物的代谢解毒同样是需要肝脏来进行,所以,长期服药者肝脏必然受损。

3、肥胖人群

肥胖者的饮食习惯一般不太好,零食当饭吃,而且喜欢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无形中加重了肝脏负担。

4、经常熬夜者

中医理论表明肝脏的活跃时期是在凌晨1点到3点,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段是肝脏解毒排毒的最佳时期,熬夜会阻碍肝脏的正常排毒,肝内毒素积聚,就会导致肝脏损伤。

肝脏的日常工作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每天的工作量及重要性是其它器官无法替代的。肝脏每天会分泌600~1000ml胆汁,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消化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肝脏要将肠道吸收的糖类和脂肪等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内,当血糖减少时,又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以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肝脏利用经消化道吸收或体内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重新合成人体代谢所需的多种蛋白质,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肝脏还具有参与多种维生素的代谢、合成凝血物质、解毒作用、吞噬或免疫作用、造血和调节血液循环的功能。

早期发现肝脏异常很重要

肝脏一般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症状轻,无特异性,常以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腹胀、恶心、轻微腹泻等。而且上述症状呈间歇性,劳累或发生其他疾病时症状表现明显,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因此,多数人对于肝脏生病浑然未觉,只能在普查或体检时偶然发现。例如肝癌的病人只有到了中后期才会出现肝区疼痛的症状,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检查治疗时期,令人后悔不已。

导致肝癌的元凶有哪些

1、病毒性肝炎

约1/3原发性肝癌病人有慢性肝炎史,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

2、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

3、黄曲霉菌

黄曲霉菌污染的霉玉米、霉花生能致肝癌,主要是因为黄曲霉菌的代谢物霉毒素B1有很强的致癌作用,而且它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协同作用。

4、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有机氯农药等为可疑致癌物。

5、嗜酒、缺硒和遗传易感性等也是重要的肝癌危险因素。

肝脏疾病的饮食调理方案

1、控制热量摄入

脂肪肝患者热能供给不宜过高,肥胖者应减重。肝硬化患者则应给予高热量的食物。

2、蛋白质

临床研究发现每日给予1.0~1.2g/kg蛋白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而且保持氨基酸的平衡很重要,蛋白质中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等均有抗脂肪肝的作用,所以平日要食物多样,优质蛋白的摄入量要占到1/2以上。瘦肉、蛋、奶、鱼等均为优质蛋白。

3、减少糖类和甜食

过多的糖类可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促使肝内脂肪的形成。糖类应主要由粮谷供应,少食用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等甜食和甜点。

4、控制脂肪和胆固醇

少用动物油,因为其中所含饱和脂肪酸过多,对肝脏不利。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所含的谷固醇或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有较好的去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用油用量不要超过25克。

5、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饮食应粗细搭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藻类,保证有足够的食物纤维。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可补充肝病时的缺乏,又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对调节血脂、血糖水平也有良好的作用。

6、避免进食粗糙、尖锐或刺激性食物

肝脏疾病常会导致周围消化道充血水肿等症状,因此要尽量避免食用一些过于粗糙、尖锐或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

7、禁酒

肝脏是主要代谢酒精的器官,长期大量饮酒者,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是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正常情况下成人饮酒应限量,如高度白酒,男士每天饮用量最好不要超过一两。已经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应忌酒,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作者:肖敬)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