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科学无法解释的十行为

来源:网络

哭、笑等很多的行为,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知道,而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些行为并没有别人教,我们自己就会做。像这样的事情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科学无法解释的十行为都有哪些?

行为习惯

1、脸红

脸红的经历我们都应该经历过,比如碰到喜欢的人、或者做错了事情,大部分人都会脸红,而这个连达尔文也未能通过进化论做出合理的解释。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示弱的表现,还能令双方感到亲密。

2、笑

当人类笑的时候会释放改善情绪的安多酚。虽然这个理由令人感到信服,但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老调重弹似乎比笑话更能使人发笑,这又似乎与化学方法的解释相矛盾,而令人感到迷惑。

3. 接吻

这一行为在人类族群中并不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有人认为,接吻与母乳喂养,分享唾液等记忆有关。

4、做梦

伟大的心理学家佛洛伊德认为,梦表达了人类潜意识中的欲望。虽然很多人不相信这种说法,但他们也承认做梦能帮助人类释放情绪,但到现在科学家还是无法解释奇怪梦境是如何产生的。

5、迷信

它能使人们获得平静与安心,对其的研究至今没有什么进展。

6、挖鼻孔

这一行为会使旁人感到厌烦,但研究发现有将近四分之一的青少年要这么做,他们平均每天要挖4次鼻孔。科学家猜测,这一行为或许能提高人的免疫力。

7、青春期

这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在其他动物身上目前还没有发现类似的成长阶段。有的科学家认为经历这一阶段有助于人类在脑在成年以前进行再构建,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是在成人前做的实验。

8、利他行为

生活中我们会主动帮助他人,并不求回报,这种行为在科学家看来,这只是个人出于喜欢而做的。

9、艺术

人类喜欢绘画、舞蹈、雕塑和音乐等艺术,并愿意将其展示给世人,而在动物界,像孔雀等动物会通过开屏,歌唱等为行来向对方展示自己是个理想的伴侣。科学家认为,艺术还能传播知识、分享经验。

10、体毛

人类的体毛细小而柔软,其他灵长类动物却与人不同。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体毛能散发气味、保暖,甚至防止皮肤发炎。

人的行为特征

1、自发的

人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外力能影响人的行为,但无法发动其行为。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

2、有原因的

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行为同人的需求有关,还同该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有关。就需求来说,人们的行为受他自己的需求所激励,而不受别人认为他应该有的需求所激励。对于旁观者来说,一个人的需求也许是离奇而不现实的,但对这个人来说,这些需求恰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

3、有目标的

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它不但有起因,而且有目标。有时,在旁人看来是毫不合理的行为,对其本身来说却是合乎目标的。

4、持久性的

任何行为在目标没有达成以前,是不会终止的,也许会改变行为方式,或由外显行为转为潜在行为,但总是不断地向着目标进行。

5、可改变的

人类为了达到目标,不仅常改变行为方式,而且经过学习或训练而改变行为的内容。这与其他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行为不同,人类的行为具有可塑性。之所以人类的行为具有这些特征,是因为人类的行为都是有动机性的行为。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美好生活的基本,是有一个好的身体的基础,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日三餐不吃零食生命首先在于营养。营养是健康之本,没有营养就没有健康,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就会疾病丛生。生病时不仅要吃药,而且要加强营养,病再重,只要吃得下,就有希望;病再轻,吃不下,就麻烦了。

“人是铁,饭是钢”。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营养对预防、消除亚健康,从亚健康状态中走出来,走向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营养好的人就健康,有一些人40岁不到却表现出虚弱,容易疲劳、感觉迟钝;有一些人,年过八旬仍像“年轻人”。因此,可以这么说,决定生命生理性或机能衰老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营养状况。也就是说,吃得下才健康。那么,我国居民目前营养状况怎么样呢?

生活有规律,就算工作再繁忙,也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坚持适当运动

生命需要运动,过少和过量运动都不利于健康。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当的运动种类。

运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简单的运动是快步走,每天快步走路3公里,或做其他运动30分钟以上(如爬楼梯)。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的强度以运动时的心率达到170减去年龄这个数为宜。例如一个50岁的人运动时能够使心率达到120次就比较合适。最好能够保持

健康饮食

理安排膳食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两大方面。健康的饮食是指膳食中应该富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同时还要避免或减少摄入不利于健康的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进餐、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咀嚼充分、吃饭不分心、保持良好的进食心情和气氛等。

成年人每天的食谱应该包括以下4类食物:

第一类为五谷类。每人每天根据活动量和消化能力的不同大约需要250~600克(5~12两)。重体力劳动需要的量可能更大。粮食的品种应该多样,提倡多吃粗粮、杂粮,因为粗、杂粮比精细的粮食更有营养。

第二类为蔬菜水果类。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健康非常重要。一个成人每天至少应该吃500克(1斤)的新鲜蔬菜及水果。

第三类为蛋白质类。豆腐、豆类、各种肉类、家禽、水产及蛋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人每天进食200~300克(4~6两)为宜;奶类(牛奶、羊奶、马奶、奶酪等)也是很好的营养饮品,每天饮250~500毫升为宜。

第四类为油、盐、糖等。烹调应该以植物油为主,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油,每人每天不超过20克(两瓷汤勺)植物油,不超过10克盐,尽量少吃糖。

少烦恼 开心每一天

那么怎样才能符合人体的营养需要呢?营养学家认为,人是杂食动物,只有全面均衡适量营养,才能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所谓全面均衡适量,全面,就是样样都吃,做到一日三餐饮食中各种营养素都有;均衡,就是要求各种营养素要保持一定比例,不能有的多,有的少;适量,就是要求各种营养素的数量,既不要欠缺,又不要过量。这三条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作者根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日常生活,编写了一般居民的“健康膳食十则”。

结语:世界上还有很多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不过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因为人类是个神奇的种类。相信,总有一天能够说明这一切!当然,在我们辛苦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康,合理膳食,适量的运动,这样才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