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抑郁症的表现 催眠治疗抑郁的科学依据

来源:网络

在生活中人们背负着很多的压力,一旦这些压力长久的无法排泄出来,就会让人抑郁。抑郁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抑郁症的一些表象,解开催眠疗法是否能治愈抑郁症的谜底。大家请看下文。

抑郁症的表现

1.心境低落

心理抑郁轻者使人长久的神情低落、悲观。重则会让人有种生不如死、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

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抑郁症患者的意志活动是很匮乏的。一些权威机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生活非常的被动,而且他也不愿与周围的人有交往,经常的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和回避社交。

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催眠真的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发生抑郁现象的人很难适应现实生活。导致抑郁的原因无体止地萦回在他们的脑际,使他们 总是感到自己陷于痛苦的深渊而无力自拔。

在心理上,缺乏生命活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总是感到疲劳,感到神经衰弱;情绪十分不稳定,意气消沉,感到前途渺茫,命运多件。长期遭受抑郁症的折磨,必然导致心智的损害而对工作、对事业、对前途作出错误的判 断,由此造成的危害无法估量。

在生理上,处于抑郁状态时,人体调节功能紊乱,出现血压上升,心跳变慢,胃肠蠕动迟缓;由于血液循环不好,导致皮肤失去红润,四肢发冷,日渐憔悴;由于荷尔蒙分必活动减弱, 导致各种生命活动减弱,于是,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渍痛、食欲不振、便秘、头痛、失眠、 早衰。各种疾病接踵而来。

尽管我们知道了抑郁发生的原因和表现的症状,要想治疗这种病症却非易事,因为这是一种与个人性格素质有关的心理疾病,只有改造患者的人格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抑郁症的发生机会。

在一般情况下,要想让患者"忘却过去或眼下的不幸"或者"不要为遥远的将来伤太多的脑筋",是不会收到什么效果的。因为患者的素质决定了他"一定会这样想",是改变不了的。

催眠疗法可以在催眠的状态下,使患者的下意识被改造,亦即使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加强自我意识 化,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了解、自我分析的能力,从而加强个性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战胜抑郁。

抑郁症怎么治疗

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全方位治疗。

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③长期的跟踪治疗。

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⑤治疗前知情告知。

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

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4.物理治疗

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总结:抑郁症严重困扰人们的身心健康,在现在生活中人们对于心理疾病并不是很在乎,所以很多的心理疾病都是因为人们的忽视才找上门来。在现在的医学上,催眠是人们发现的又一治疗抑郁的途径,在文章里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催眠治疗抑郁的知识,大家要多多了解哟。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