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躺下5分钟内睡着 身体太过疲累的信号

来源:网络

在今天这个繁荣昌盛的社会,工作压力已经达到巅峰,所以很多人的身体都渐渐开始出现抗拒的表现,疲劳就是压力过大的最直接体现,一些上班族表示一到家倒床就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让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躺下5分钟内睡着

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而忙碌,导致绝大多数人经常在工作和夜生活上面花费大量的视角,从而导致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少。

缺乏睡眠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还会使人变笨、变迟钝、记忆力衰退、判断力变差,和人互动变得冷漠以及对事物的好奇与动机大幅减弱。

近年来,更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之间有高度的关联性。只要每天少睡一小时,长期累积下来足以造成身体的病变。

缺乏睡眠的危害非常严重,它可能会造成各种意外事件的突发,因此睡眠的问题一再被科学家所证实。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表面,通常普通人只需要连续保持清醒的状态17至19个小时之后再开车,其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几乎等于醉酒驾驶。

越睡越少的现代人

美国每10年一次的大规模健康普查显示,现在的美国人一天的睡眠时间比起他们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平均少了20%。美国宾州大学最近发表一份长达10年以上的追踪结果显示,8%的女性以及4%的男性有慢性失眠,平均一天只睡6小时。特别是男性,慢性失眠加上长期睡眠不足,死亡率是正常人的4倍。

相较于美国,台湾的生活更紧张忙碌,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和夜生活上,相对睡得更少了。据估计,台湾慢性失眠的人数高达250万,居亚洲之冠;根据健保局2009年的统计,台湾人一年吃下的安眠药、镇静药丸超过13亿颗。

三种方法判断睡眠好坏

要知道自己的睡眠够不够,有三种方法:

第一,早上不靠闹钟可以醒来。除非是极大的压力,如果我们睡眠充足,大脑会自动觉醒,在该醒来的时间醒来。

第二,可以自己测试一下,放松心情,轻轻的躺下,只要能够在5分钟内自动进入睡眠状态,那么就表示你的睡眠不足,而且身心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第三,白天很容易就打盹,也是睡眠不足的迹象之一。

学会摆脱失眠

要摆脱失眠,达到一夜好眠,有几个重点:

努力维持固定的作息,即使是假日,也不要轻易改变入睡和起床的时间。

确保睡觉的环境是安静且黑暗的。如果光线太亮或是有噪音干扰,戴上眼罩和耳塞睡觉。

卧室温度要适当,温度太高会扰乱睡眠。

白天应避免花很长的时间午睡或小憩,这些会减少睡眠的驱动力,让我们在晚上更不容易入睡。下午3点后就不宜再睡午觉,午睡时间15—20分钟就好。

下午3点以后,失眠者就不再适合喝咖啡,或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饮料。睡前避免喝酒和抽烟。

不要把烦恼带进卧室,如果有必要,每天空出十到二十分钟(避免在睡前)在纸上列出担心的事、解决方式以及第二天的计划,然后把它放在一旁,可以帮助在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一小时放松自己,或做一些能帮助心情放松的活动。

尽可能等到很困了再去睡。卧房只用来睡觉或亲密行为,不要在床上看电视、工作或进行其他与睡觉无关的活动。

就寝后不要一直看时钟,这只会增加焦虑与挫折感,让我们更加清醒,反而睡不着。

如果睡不着,毫不犹豫地起身,离开房间,看书或是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直到觉得困了,再进房睡觉。

规律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睡得比较安稳,但避免在睡前两个小时内进行较剧烈的运动。

睡不着怎么办

1.有规律的生活是避免失眠最有效的方法

养成定时睡觉与定时起床的习惯,顺从你的天性,坚持按自己习惯的时间上床睡觉,建立良好的生理时钟。遇到周末假期,避免睡懒觉,睡多了对人并无益处。有时因事而晚睡,早晨仍应按时起床,避免生物钟的扰乱。

2.好的环境有助于快速入睡

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温度要适宜,气温以18~20℃最佳,尽量做到冬暖夏凉。如果室内空气太干燥,地板应洒水,也可以用加湿器。保持卧室空气流通,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

3.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全身放松的卧姿,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4.坚持睡前的习惯性活动

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临睡前放松心情,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5.饮食调理

晚餐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尽量少吃难消化或油腻有刺激味的食物。

日常饮食上适量选食一些有助于神经功能的食品,如河鱼、海鱼、牡蛎、虾、葵花籽、大枣、猪肝、猪腰、核桃、花生、苹果、蘑菇、豌豆、牛奶等。

无论太饱或者太饿都会影响睡眠,饥肠辘辘不得入眠,但吃的太饱也会难以入睡,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晚餐七八成饱即可。

睡前2小时应尽量避免饮用酒,咖啡,茶,可乐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不少人认为饮酒有助睡眠,虽然酒后容易入睡,睡眠却不易持久,醒后很难再入睡。

6.饮热牛奶

睡前饮一杯热牛奶,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促使大脑分泌促进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7.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入睡

白天进行散步、气功、太极拳等运动,能够提高人体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使之有张有弛,有利于晚上安静入睡。但睡前半小时内不适合过劳过力的工作和运动,不要试图借剧烈运动使自己疲倦而入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有傍晚或晚上锻炼的习惯,最好能在睡前2小时进行。

8.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上床前要情绪稳定,不要带着问题上床,暂时放在一边,不要胡思乱想,有事情可以留待第二天处理,闭上眼睛静静入睡。进行深呼吸,听节奏缓慢的轻音乐或歌曲,使混乱的心情随着音乐节奏缓和下来。有些人对连续几天出现睡眠不好或失眠的情况感到紧张不安,认为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而这类担心导致过分焦虑,越是紧张,越想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9.睡前洗个热水脚

脚底有很多人体器官的反射区,上床前以40℃~50℃温水洗脚后,搓揉脚底片刻,能刺激脚底反射区,调整各脏器的功能,使之运行协调而有助人体生理作息规律的恢复。冬天更应该将脚部搓至温热,会使你全身感到放松舒适,有助于睡眠。

10.睡觉前洗个澡

洗澡可以提高体温,使人困倦。水温以37℃—40℃为宜,超过40℃会加快心跳、刺激交感神经,使人过于兴奋,难以入睡。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人在体温下降时容易入睡,而入浴后体温会有所上升,所以最好出浴后先稍事间隔,待体温下降后再就寝。

11.上床即睡

要按时睡觉,一般晚上不要超过11点,上床就关灯睡觉。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如果半个小时还不能入睡,最好不恋床,不必躺在床上暗自神伤,不要勉强入睡,起来干点事如看书或看电视,读一些轻松的书,听点舒缓的音乐,待有睡意时再上床。

12.以上建议如果无效,切忌擅自服用安眠药物,因为安眠药只是抑制或麻醉的睡眠,其化学效应对中枢神经具有抑制作用,不能帮助失眠者获得真正良好状态的睡眠。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要及时求医。

13.有助睡眠的食疗方,有一定的催眠功效

(1)莲子肉(去皮带芯)30克,龙眼肉5克,烧制点心或煮粥食用。

(2)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一日2次。

(3)莲子心茶。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将上2味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当茶频频饮用。可清心除烦,对阴虚火旺型失眠有一定的帮助。

(4)葱白8根、大枣15个、白糖5克。用水2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1次服完。本方用治神经衰弱失眠症。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同时服用此方,疗效更好。

14.适宜的按摩也有助睡眠

(1)按摩穴位法:取涌泉、太溪、失眠三穴,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钟。如果结合温水洗足后按掐效果更佳。

太溪穴:位于内踝骨后缘与跟腱的中点。

失眠穴:位于内踝骨与外踝骨连线,在脚底的中点。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1/3之处凹陷中。

(2)摩擦涌泉穴: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神奇的90分钟睡眠周期

我们几乎从小都被教育过,要“睡足8个小时”,你是否怀疑过这个教育的正确性?有没有试过睡足8小时后,仍旧感到疲惫的情况?是否试过只睡了4个半小时,却感觉精神饱满? 这是一篇在网络上引起不少关注的文章,从某种意义来说,它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睡眠的非科学认识。

人在没有任何其他外界干挠的情况下自然睡眠,平均会在 90分钟的倍数时间后醒来,人类睡眠周期约为90分钟。睡眠时间只要为90分钟的倍数,即可极大地改善睡眠质量。人类原始天性更适合于多相睡眠,即在一天 内分布多次睡眠,而非我们所习惯的单相睡眠(晚上睡觉,白天干活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作者既非大夫,亦非康复专家,甚至不是任何有关健康保健的职业从事者。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偶然亲身体验了睡眠周期的神奇效果并为之动心的家伙,然后就刨根挖底,找了一堆相关的研究报告,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如果你还是提不起兴趣来,那么我告诉你,作者是个绝对“高产”的人,身兼数职:Flash动画开发员,游戏开发人员,同时为哈珀传播公司及其旗下电视节目Oprah Winfrey Show(美国最着名脱口秀节目)担任音乐制作,另外还附带一个作家的身份(过去五年中已出版十本书,在未来几个月还会有两本面世)。

关键是他并没有睡得比别人多,而且还能保持比别人更高的工作激情和效率,身体健康,胆固醇值也很低,这些就足以说明本文并非无稽之谈。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相信你会对pSYTOpIC同样感兴趣,网址是psytopic.com ,这次点击不会浪费您的时间。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1. 本文重点并非关注是否缺乏睡眠,而是关于如何更聪明地睡觉,讨论什么才是符合我们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

我总是和别人说,每天只需睡6个小时,甚至仅仅4个半小时就足够了。个中的秘密并非缘于睡眠的质量,而在于睡眠的时间本身——如果睡眠时间为90分钟的倍数,这将会改变你的人生。

1个半小时 3个小时 4个半小时 6个小时 7个半小时

上面这些数字应该就是你所应得到的睡眠时间,这也是你身体自然的生理需求。我向毛主席保证,如果关掉闹钟后去睡觉,醒来时再看一下钟,你会发现一共睡了90分钟的倍数时间。而这个90分钟,便是所谓的睡眠周期。

一般来说,我在晚上睡3个小时,并会在傍晚打盹小憩90分钟。加起来一共也就4个半小时,而我的头脑能够一直保持清醒,感觉睡眠充足且精神饱满。如果想了解原因,就看看下面这些科学的解释吧……

“哈佛大学的研究组对志愿者们进行了针对一项视觉任务的特殊训练,任务要求志愿者从屏幕上快速转变的一些图案中,指认出特定的图案。10小时之后再次进行测试时,休息过90分钟的志愿者组要比那些没有休息过的完成得好。而事实上,他们和那些休息了一晚的志愿者们几乎完成得一样棒。”

下面还有一些来自应用认知研究中心的资料(http://centacs.com):

“研究指出,睡眠时间并不是醒来后是否清醒的原因,关键则是睡觉时所完成的睡眠周期个数。每个睡眠周期都有五个明显的阶段,分别显现出不同的脑波征象。

从我们研究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平均每个睡眠周期有90分钟:65分的正常睡眠期,或者说非REM 期(REM:快速眼球转动);然后是20分钟的REM睡眠期(此时大脑做梦);最后的5分钟又是非REM期。一般来说,REM期在较早几个睡眠周期中,持续时间较短(少于20分钟),而在后几个周期中为时更久(多于20分钟)。

假使我们在没有设置闹钟,并且没有任何其他外界干挠的情况下自然睡眠,平均会在90分钟的倍数时间后醒来——举例子来说,就像4个半小时、6小时、7个半小时、或者是9个小时等,而非7个小时或 8小时后醒来,因为这些不是90分钟的倍数。

处于两个周期之间的时间段,我们并未真正处于睡眠状态:该时期人的意识朦胧模糊,如果此时未被干扰(如光、寒冷、尿急、噪音等刺激)的话,将会进入下一个90分钟的睡眠周期。一个只睡了四个睡眠周期(即6小时)的人,通常比那些睡了8至10小时但未完成(最后)一个睡眠周期的人,感觉休息更充分。”

于是这也解释了,即使睡足8小时后,我仍旧感到疲惫、晕乎乎的,又或者说睡了4个钟头时,是几乎不可能醒得过来的。作为普通人,我们几乎从小都被教育过,要“睡足8个小时”。尽管这样(的教育是错误的),仍然还是会有一些人感觉睡得比别人好。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上述理论有误?当然不是。真实情况是因为那些看上去并未完成最后一个睡眠周期,但是仍然感觉休息很充分的人,实际睡眠时间大都接近7个半小时,或者9个小时(还有一个原因,即每个人的睡眠周期时间长度亦有不同,这点在文章最后有说明)。

2. 打盹是直接改善θ脑波的关键。θ脑波,即超意识脑波。在清醒时,更多的θ脑波,就意味着拥有更高的创造性智力

据说历史上那些“高产”的名人,绝大多数深谙此理并恪守之。列奥纳多•达•芬奇、托马斯•杰斐逊和巴克明斯特•弗勒都一直使用这个的“技巧”,另外还有诸如尼科拉•特斯拉、托马斯•爱迪生、拿破仑和温斯顿•丘吉尔等聪明的“大脑”们更是同时利用打盹休息获益不少。

另外打盹似乎还有长寿的好处,弗勒活了87岁,达芬奇到60多岁才挂点——他们都活了各自所处时代男性平均寿命的两倍!

趣味知识:当大脑处于θ脑波状态时,脑细胞会重组钠钾比率。钠钾比与渗透作用有关,渗透作用即各种化学物质出入脑细胞的化学过程。在一个长期的β脑波状态后,钠钾比就会失去平衡,这就是造成所谓的“精神疲劳”的主要原因。而一个短暂的θ脑波期(约5 至15分钟)便能够恢复正常的钠钾比,也就是说恢复精神状态。

3.人类原始天性更适合于多相睡眠,而非我们所习惯了的单相睡眠行为

单相睡眠,相当于人们普遍的睡眠行为,即晚上睡觉,白天干活。

多相睡眠,则是指在一天内分布存在多次的睡眠/清醒事件。如果一天睡眠计划中含一次午睡,那就是一个多相睡眠的例子了。

首先,自然界中几乎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多相复杂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类婴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睡眠方式,只有在稍年长后,儿童才逐渐被断绝了午睡的概念。

此外,当人们与外界环境隔绝联系后——保证无法从自然因素(如阳光),或人为暗示(如钟表、电视节目)来判断实际时间——将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短暂睡眠行为,而非保持只“夜晚”才发生的单相睡眠。最后一点,小睡打盹——即短时间的睡眠——比起长时间的睡眠来说,在提神醒脑方面更为有效。

但是很遗憾,我们似乎都已“忘了”这种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维持着一尘不变的9点睡5点起的作息习惯。

4.从单相睡眠习惯转变到多相睡眠,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要循序渐进

逐渐减少夜间睡眠,并且在傍晚小睡一会——关于小睡,你应该只选择两种时间长度:要么20分钟,要么90分钟(或者90分钟的倍数)。因为打盹20分钟能让你只进入睡眠的第一阶段,而不会跌进深度睡眠,才能在醒来后能够获得一定的休息效果。

对于如何使自己转变并适应多相睡眠这样的睡眠方式,有两点很关键:

1、测量你自己的睡眠周期长度。90分钟只是一个平均值,不同的人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我自己前些年还是90分钟,而现在已经缩短为75分钟了。因此假如我现在7点钟时一头栽倒在床头上,在不使用闹钟的情况下,第一次醒来时时针就会指在8点15分。

2、每天必须至少有两个分界明显的睡眠阶段,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只连续睡4个半小时就说“我今天睡够了”是绝对行不通的,这样的话这一天剩下的19多个小时的非睡眠状态时间里,你会感觉自己如同身处地狱中一般。一天的睡眠必须被分成2个(或更多个)阶段,这样才能把睡眠REM期所达到的效果,充分“渗透”到这24小时钟。

5.常见问题解答

• 体育锻炼会让我睡得更多?

的确,适度的体育锻炼会让睡眠更深,同时它也能在清醒时提供给人更多的动力。关键是,量力而为,这样的话所需的睡眠时间还是会和平时一样的。当然,如果运动过度,就有可能需要较平时更多的睡眠周期来恢复体力了。

• 如何准确测量自己的睡眠周期?

就像中学做实验一样,多次测量,获得平均值。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是生物,并不是仪器,并非每次睡眠周期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另外,所谓“醒来”就是指,第一次睁开眼睛,并能感知到周围时。即使那时你觉得才只睡了5分钟而已,事实上完全有可能早已睡足了一个睡眠周期了。

还有,如果你在160、170、甚至是180分钟后醒来,这意味着你睡了2个周期了。又或者240、270分钟,那就是3个周期。

男人睡觉打鼾 老婆该咋办?

“这绝对是个难忘的新婚之夜!老公睡得很沉,打呼噜像打雷一样响。我一整夜睡不了觉,拼命捂着耳朵都听到呼噜声。我想完了,以后该怎么过?”这是刚结婚不久的刘女士的抱怨,确实,伴侣的呼噜声会给很多新婚夫妇的甜蜜生活增添烦恼。本身睡眠易受外界干扰的人,更对伴侣的呼噜声难以忍受。据了解,患有鼾症的人为数不少,成年男性中约有50%有不同程度的鼾症,成年女性也有25%左右会打呼。

由于伴侣的鼻鼾声严重干扰睡眠,一人被迫采取了“分床而睡”的办法,但这样会不会影响到夫妻感情?更有人提出夫妻分床睡的话会影响性能力,这种说法有依据吗?两性专家暂不赞成夫妻分床而眠呢?

老公打呼像杀猪 老婆整夜难入眠

“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但我的新婚夜糟糕透了。老公和我亲热一番后,太累了一沾枕头就睡着,但他很快打起呼噜,就像杀猪一样。我本来也累得要死,但听到他打雷一样的呼噜怎么都睡不着!”说起新婚夜的经历,刘女士连呼十分“难忘”。她说在谈恋爱时和老公分别和家人住,没有同居的经验,新婚夜才初次见识到老公的呼噜声是如此“震耳欲聋”。刘女士睡眠本来就不好,现在更是经常失眠。在两人度蜜月时,她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老公的鼾声,包括戴着耳机睡觉、老公打呼时用力踹他一脚、比老公提前入睡等,但都不奏效。

和刘女士有同样烦恼的人还不少,陈女士甚至夸张地说“老公鼾声大作时我恨不得杀了他”,她自称对呼噜声很敏感,老公打呼使得她夜夜睡不好,工作效率变差,情绪也不好,人憔悴不堪,再这样下去会崩溃的。

伴侣打呼怎么办?网友劝适应就好

“老公昨晚又打呼噜了,我实在受不了,都快哭了,拼命摇醒他,老公只好跑到客厅睡了。天啊我们以后怎么办,都要分床睡吗?”有苦恼的网友在网上求助。笔者发现,网友跟帖的意见大多有两种:如果打鼾严重构成疾病,可以积极寻求治疗;如果情况不严重,伴侣忍受一下,逐步适应和习惯就可以了。而其中赞成“夫妻分床睡”的人并不多。

有意思的是,很多网友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刚开始时埋怨伴侣打呼噜,以后习惯了没有呼噜声就睡不着了呢!”有不少“过来人”也现身说法,表示夫妻慢慢适应了就好。

成年男性半数以上会打鼾

鼾症就是大家俗称的“打呼噜”,是很常见的睡眠障碍。我国没有鼾症的发病率的详细统计数据,根据国外的统计,成年男性中有50%以上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鼾症,在肥胖率高的国家如加拿大,男性鼾症的发病更高达70%以上,而成年女性中也有25%-30%的人睡觉会打呼。

由此可见,夫妻中有一方睡觉打呼噜是很普遍的现象。鼾症一般在30-50岁这个年龄层表现最严重,一般到了老年后呼噜声就“衰弱”下去了,这与老年人的脑驱动变差有关。从生理机制上说,鼾声是由软腭震动引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肥胖者、吸烟者、喝酒者中有鼾症的人很多,肥胖和抽烟喝酒都会加重鼾症的程度。喝酒会使人睡得更深沉,大脑的中枢驱动能力减弱,有很多人喝醉酒之后打鼾更为严重。另外,抽烟也会刺激咽喉炎症,加重鼾症。

鼾症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大部分的鼾症是单纯性鼾症,睡觉呼声很大,但对自身健康无多大影响;但在睡觉打呼噜人士中约有20%的人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治疗。

专家支招

呼声大应积极寻求治疗

经常有患者到睡眠中心来咨询,老公睡觉打呼很响怎么办?有好几种办法可以对付鼾症,不用一下子就分开来睡。睡觉打呼可以到医院做睡眠监测,找出导致鼾症的原因。如有必要,可以佩戴镇压呼吸机(CpAp)帮助减轻呼声、改善打鼾。另外,可以通过激光手术的方法把局部软腭收紧,减轻鼻鼾声。或者戴硅胶做的“口器”睡觉。

充分沟通下也可分床睡

伴侣一方打呼噜是实际问题,不容回避,一味“死忍”没必要。尤其对于新婚夫妇来说,共同生活还处于磨合期。受到伴侣鼻鼾声干扰而睡不着觉,影响到身体健康和工作与学习,这是一种折磨。而且现在的新婚夫妻基本都是工薪阶层,第二天也无法补眠。

如果伴侣打呼噜很厉害,可以建议其去做睡眠检查和监测,必要的话可以手术治疗。如果没有严重到需要手术,但鼻鼾声又长期“作祟”,此时也不应该要求配偶“逆来顺受”。有些人认为自己打呼噜是天生的,做配偶的也只能接受,这是不公平的。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在鼻鼾声中睡觉是很大的折磨,需要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才能慢慢适应,有些人则可能一直适应不了。

在新婚夫妇还未能彼此习惯鼻鼾声时,分床睡也是可以的,总比夜夜睡不着导致夫妻矛盾好。但分床睡有前提:一是不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二是夫妻双方要充分沟通和理解。“清醒的时候不分床,睡前的性生活照样进行,完事后等伴侣呼声响起时再分开睡。如果没有性生活,也可以躺在一起等伴侣睡后再分开睡。”张滨说夫妻一定要充分协商,不可强迫。分床睡也是没办法的权宜之计,等彼此习惯后还是应该睡在一起。

另外,有人担忧夫妻分床睡会影响丈夫的性能力,对此专家表示不应过虑,因为分开睡在两性生活结束后才进行,不会对性功能形成障碍。不过,由于晚上缺乏夫妻相拥入眠这种感情交流,晚上的损失就要白天补,白天需要更多地进行夫妻的感情沟通。

因人而异:算算你到底该睡多久

利用度假时间计算

专家建议人们在度假时记录自己每天大概睡了几个小时。度假期间身体会自行调整,假期结束时(一般需要5天以上),你的身体一般会调整到自然的睡眠模式,这个时候晚上睡几个小时,应该就是符合你身体需要的理想睡眠时间。

没有机会度假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库什达博士说,可以计算工作日睡眠时间与周末睡眠时间的平均值,自己把握一个合适的时间段。

专家提醒人们,一旦计算出自己需要多少睡眠,就应该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坚决按它执行。

首先,每天必须准时上床。一般地说,睡眠最理想的时间是晚上9时至11时。如果太晚则难以保证足够的睡眠,而且对皮肤十分不利。最好自然入睡,自然醒来。如果需要闹钟叫醒你,也要把它设定在固定时间,这样有助于调校你的生物钟。

另外,白天的小憩应该控制在45分钟以内。这个时间足以帮你恢复精力,如果时间过长,醒来后你仍然会感觉昏头昏脑,而且影响晚上的睡眠。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躺下5分钟内睡着和睡不着怎么办等有关知识的详细介绍,现在大家是不是都已经明白如果解决睡眠问题了吧。假如你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症状,不妨试试文中介绍的14种方法来缓解,相信你一定能够拥有正常的睡眠习惯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