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直系亲属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吗

来源:网络

直系亲属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吗?专家表示,其实“直系亲属不能相互输血”是一个很简单的基本常识。但是几乎所有的影视剧中输血都是第一时间找亲属。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容易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疾病,而这种病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直系亲属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吗

一般来说供血者体内的淋巴细胞会在受血者体内迁移,进而攻击受血者的免疫系统,受血者的免疫系统会将这种淋巴细胞识别成“异体”加以排斥,但是直系亲属间有部分相似的遗传基因,所以在受血者免疫系统低下的情况下极难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便会导致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增殖。

这种极其严重的输血并发症,被称为TA-GVHD(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主要发生在输血后4-30天,通常发病率为1%,但在直系亲属间会提高到10-20倍,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尽量避免在直系亲属间相互输血。目前该病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致死率很高。

输血小常识

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叉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o(D)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还有啥风险

输血是把双刃剑,如正确使用可以拯救生命,应用不恰当则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异体输血可能存在HIV、HCV、HBV、寄生虫、螺旋体、HTLV、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传播风险。广东省人民医院输血科医生张普山解释,以广州血液中心为例,目前已采用最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保证血液安全,但也不可能检测一切经血传播的病原体,目前检测的是国家要求检测的常见的、目前公认危害比较大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

2、异体输血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发热、过敏、溶血、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等不良反应,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检验部输血组组长姜志勇指出。

输血风险能避免吗

答案是能,可以采用自体输血。其实,早在1998年,中国的《献血法》就明确提出:国家提倡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

但自体输血的难度在于:医院是否有自体采血的相关设施;采血需住院,医院是否有足够病床;自体输血价格较高,其耗材费差不多是异体输血的5倍,具体费用还要看当地医保报销政策。

认识自体输血

1.贮存式自体输血

提前数天,定期分阶段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然后在患者手术时或急需时再回输这些已保存的自体血液。

不适合人群为:可能患有脓毒血或菌血症的病人;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肝肾功能不良者;有严重心脏疾患者;贫血、出血及血压偏低者;有献血史并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采血可能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的病人等。

2.稀释式自体输血

术前在手术室内采集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来补充血容量,使患者在血液稀释且血容量正常的状态下施行手术,减少了术中红细胞的丢失。所采集的血液可在术中或术后再回输给患者。

不适合人群为:局部感染及有可能有菌血症的患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有凝血功能障碍者等。

3.回收式自体输血

采用无菌技术和血液回收处理装置,将患者在手术中或创伤后流失在术野或体腔内的血液回收,洗涤和过滤后,于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

不适合人群为: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者;血液可能受恶性肿瘤细胞玷污者;污染性创伤患者;用肝素做抗凝剂,疑有脑、肺、肾损伤的患者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