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人还没老谁“偷”了我们的钙

来源:网络

钙是我们人体最需要补充的一种营养物质,从小我们就需要补充充足的钙质才能茁壮成长,孕妇需要补充充足的钙质才能保证胎儿的健康,老年人补充充足的钙质才能保证骨质的健康,那么中年人需要补钙吗?年纪轻轻的,怎么就骨质疏松了呢?接下来和若悠网一起看一下吧,我们还没有老,是谁偷走了我们的钙呢?

最近四十岁的王女士去医院检查身体,体检报告中指出她患有骨质疏松,对此她很郁闷,自己的妈妈都还没有骨质疏松的情况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最近,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中钙的摄入量,远远低于推荐量(推荐量每日800毫克,而摄入量却只有400毫克左右),在有些地区,钙的摄入量还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为什么以前没听说过那么多骨质疏松患者呢?

几十年前,中国人虽然不喝牛奶,但几乎没有听说过人们担心自己骨质疏松。这究竟是为什么?现代人真的有问题吗?

过去的人不缺钙么

最近这几年,一直出现早衰的情况,中国人的寿命是普遍缩短,正所谓“人活七十古来稀”。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国人的预期寿命还不到40岁;在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只有60多岁。也就是说,还没有等到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很多人已经因为其他疾病而去世了,于是,骨质疏松显得不算一个大问题。

在过去,民间有“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的说法,生孩子多的女性因为长期钙和维生素D供应不足,出现骨质软化,甚至发生骨盆变形的案例并不罕见,中老年妇女更是常常出现腰痛、背痛、身高下降、弯腰驼背等问题。不少老年妇女身体本来没病,一旦摔倒骨折,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从出生到25岁之前,人体都在不断地积累钙,骨钙的总量不断提高。在同样的骨质密度下,骨骼总体积越大,需要的钙就越多。在膳食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下,人体为了保障骨骼的质量,除了提高钙的利用率,往往还会用控制骨骼总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结局就是虽然骨质密度合格,但身高却不能达到遗传的最佳状态。

几十年前,国人普遍的营养问题是优质蛋白质供应不足,甚至很多贫困地区连热量供应都不足,钙不足的问题必然显得不那么突出。毕竟,个子矮一点并不影响寿命,也不影响健康。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果希望自己孩子的身高达到遗传潜力的最大值,把钙摄入量提高到推荐水平,是一个重要的保障措施。

人需要时刻补充充足的钙质,我们的身体也是需要钙物质营养,如果3岁之前不能解决佝偻病问题,孩子就可能会出现永久性的骨骼畸形,对孩子的身材造成无法弥补的不良影响。中国人中腿长得又长又直者比例不高,大部分人腿骨都有程度不同的弯曲情况,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与幼年时的骨骼健康有关系。

青春发育期,假如营养供应较为充足,至少能够弥补在身高方面的损失,特别是钙元素,是保障青少年身高增长和骨质密度的重要措施。这时如果让自己的“骨钙银行”经常入不敷出,这就给后半生的骨骼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到了40岁之后,无论男女的骨质密度都缓慢下坡,女性从更年期开始,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流失速度明显加快。如今很多城市的女性平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骨质疏松必然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谁“偷”了我们的钙

为什么中国人的钙摄入量普遍不够?合理膳食是钙的良好来源:奶和奶制品,豆腐等大豆制品,深绿色叶菜等蔬菜,坚果和油籽,带骨头的小鱼和小虾贝类等。

日常所吃的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等食物当中,钙的含量都很低。肉类中的钙含量,无论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都非常低;即便肉骨头熬的汤,钙含量也非常可怜。蛋类和鱼类比肉类好一点,但钙含量仍然是很不足的。

看到这里就很容易明白,国人最经典的吃法,比如米饭肉丸子,面条 牛肉,馒头 红烧肉,烧饼 酱肉,鸡蛋炒饭,肉丝炒米粉,肉末酸辣粉,鸡汤米线等等传统餐食,都是钙含量非常低的组合。虽然觉得口味不错,却不能充足供应骨骼所需的多种营养。

除了钙之外,骨骼的健康还需要其他多种营养素来配合。主要包括钾、镁、锌、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A,还有合成各种物质所需要的B族维生素。其中镁本身就是骨骼牙齿中的微量成分,充足的镁能提高钙的生物利用率;充足的钾能减少尿钙的流失量,提高钙的利用率;锌也是骨骼微量成分,与成骨细胞的生长分化有关,缺锌时骨骼生长出现障碍;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维生素K作为“骨钙素”的活化因子,帮助钙沉积到骨胶原上;维生素A和维生素C对骨胶原和软骨的合成有帮助。

另一方面,过多的动物性蛋白质,带来过多的磷、硫元素,会促进尿钙的流失。过多的脂肪也降低钙的利用率。膳食中的草酸和植酸不利于钙的吸收,但这种作用主要是在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值得关注,钙充足的情况下就无需过于担心。

其实,很多富含草酸和植酸的食物,同时也富含钾、钙和镁元素,比如大豆和坚果。可以通过合理的食物烹调加工来部分除去它们,而不是只要含有草酸植酸的食品就完全不敢吃。比如说,把大豆做成豆腐,去掉了大部分草酸和植酸,钙含量还有所增加,是非常好的补钙食物。大豆制品中还同时富含大豆异黄酮,对更年期妇女尤其有益。

还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钙的吸收利用率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那些早早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的人,除了与药物和激素等作用有关的之外,常常是那些消化吸收功能很差,经常慢性腹泻,身体瘦弱营养不良的人。

如何评价食物的补钙效果

在生活中,人们常会看到各种食物中钙含量的比较,比如虾皮的钙含量高达1000mg/100g以上,芝麻酱和奶酪超过600mg/100g,而牛奶的钙含量大约是100-120mg/100g,绿叶菜的钙含量多在50-180mg/100g之间。只看每百克钙的含量,似乎虾皮芝麻酱补钙效果更好。不过,比较食物对供应某种微量营养素的效果,绝对没有这么简单。仅仅看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很可能有巨大的误导性。想要补钙,想要评价食物的补钙效果,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食物中的钙元素绝对含量 含量太低,自然就很难发挥有效补钙的作用。比如白米饭白馒头,钙含量少得可怜,就算一天吃三碗,也不能对补钙发挥什么作用。

食物的热量值 如果热量很高,食物就不能多吃。因为补钙的同时,没人愿意同时把肥肉补在身上。

食物的食用量 如果一种食物没法多吃,比如说只能作为调味品,无法大碗食用,那么它在补钙中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比如虾皮,虽然按100克的数量比,它的确钙含量很高,但虾皮没人会一天吃一两半两的。这么一算,每天所供应的钙也就很有限了。

食物中的钙元素存在形式 牛奶中的钙是以钙离子形式和酪蛋白胶体、磷酸根离子和柠檬酸组成微妙的胶体复合结构,它容易被人利用。菠菜中的钙却多以草酸钙晶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不容易被人利用。

食物中的吸收干扰因素和促进因素 比如牛奶中有维生素D和乳糖,酸奶里有维生素D和乳酸,它们都有促进钙吸收利用的作用,维生素C和有机酸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而芝麻当中有草酸和植酸,它们都对钙的利用有一定的妨碍作用。食物中还有与骨骼健康有关的其他维生素,比如维生素K,对钙最终沉积到骨骼上是至关重要的,只顾补钙而不考虑它,也会事倍功半。

膳食中的矿物质平衡状况 如果膳食中钾、镁元素不足,膳食钙的利用率就会下降。过度大鱼大肉(磷、硫过量)和过咸的饮食(钠过多)会加剧钙不足的情况。

膳食中的钙摄入量和人体需求量 一般来说,人体的生理需求量越大,吸收利用能力就会越强,比如孕妇和乳母的钙吸收率会比孕前的女性高。另一方面,膳食中的钙供应数量过大,特别是服用大量钙片,钙的总量超过人体的需要之后,吸收利用率就会下降。

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胃酸能起到把很多不溶性矿物质离子化的作用,它也会促进食物中钙离子的溶出。胃酸不足、胃动力不足的人,钙的吸收率也会大幅度下降。而小肠疾病、感染、长期腹泻等情况,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若悠网为您介绍的关于人还没有老,怎么钙就没了的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为什么在同样的膳食情况下,有人骨骼壮实,有人就骨质细弱;有人到老骨骼强健,有人早早骨质疏松的原因了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