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知识

新专利法实施细则 专利权出质首次规定

来源:网络

细则中的专利权出质值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

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专利制度完善具有飞跃性进步。从专利的创新到专利的申请审批,还有专利的保护执行都以立法形式具体确认下来,不但刺激了各行各业对专利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同时也规范了法院对专利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然而,知识产权的经济利益实现是多方面的,除了企业自用、许可他人使用等,还可以以他项物权实现利益。这一次新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第十四条新增加的第三款规定:“以专利权出质的,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这是我国从专利法律法规层面首次对专利权出质做出规定,也是这一次新修改的亮点所在。

我国有关专利权出质的规范,并非首先出自专利法,而是出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担保法。1996年10月1日,中国专利局颁布施行的《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以专利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中国专利局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自该办法实施以来,截至2007年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权质押登记的合同共有300多项,涉及专利700多件,质押总额近60亿元。截至2009年9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质押登记的贷款总金额约156亿元。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中国专利局于1996年10月18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专利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并于1997年4月20日共同发布《专利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7月23日,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对包括专利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评估做出规范。2006年4月19日,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上述行政规范文件的出台,直接推进了专利权质押工作的开展。

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这实质上是对担保法第七十九条有关质押合同生效的规定,根据《合同法》做出重要修改。

配合物权法的出台,2007年6月29日,中国银监会印发了《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取代了2005年发布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其中第14条明确规定:“银行可接受……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设定“以应收账款出质”,2007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施行,明确将“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列入可以出质的“应收账款”,这为知识产权质押开辟了另外一种新的途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