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知识

实质实质审查义务

来源:网络

在票据市场中,当事人交易的时候,双方当事人是需要履行相关的权利义务的。对于付款人来说,是有实质审查义务的。如果不履行该义务的话,由此带来的损失需要自己承担。那么,实质审查义务是怎样的呢?下面,若悠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实质实质审查义务

所谓实质审查义务,是指票据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对持票人(提示付款人)是否为真实权利人,背书受让票据权利是否真实有效,票据是否伪造、变造等实质性问题进行审查的责任。票据实质审查,通常涉及票据外法律关系,须通过某些票据外的事实,才能确认真伪。

对于流通性及强的票据而言,要求付款人对这些票据外的事实均进行实质审查,逐一确认真伪后才付款,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票据的无因和完全有价证券性,国际和国内票据法理论,均认为付款人仅有形式审查义务,而无实质审查义务。在票据实务中,票据上所载收款人为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该票据时,持票人为当然合法权利人;若票据经背书转让后,背书连续的票据的持票人,依票据法规定,也当然推定为合法权利人。对上述权利人的审查,仅依票据上记载即可确认。至于持票人是否真实权利人,收款人是否具有合法收款资格,代为取款的代理人是否有合法代理权等实质性问题,付款人均无审查义务。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精神,付款人应对持票人提示付款的票据是否伪造、变造等,应负责审查,对伪造、变造票据付款的,视付款人有“重大过失”,根据上述规定商业银行须承担实质审查义务。

持票人持除出票伪造外的其他伪造票据提示付款的,如果伪造痕迹显而易见(笔迹、墨水、书写工具明显不同)付款人没有足够辨认而付款的,属于重大过失付款,应自负责任。但如果伪造需借助仪器设备且需具有专门技能者才能甄别真伪的,笔者认为,这已超出了付款人的审查能力和范围。不过,对伪造承兑签章的票据付款的,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无论审查有无过错,均应承担再次付款的票据责任。因为承兑签章是付款人自己承兑后在票据上的签名或盖章,付款人对自己的签章应当或者推定能辨认出真伪。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实质审查义务相关内容,在票据市场中,当事人是有实质审核义务的,需要辨别票据的真假,对票据变造进行审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是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们若悠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