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知识

“驰名商标”为什么二次申报

来源:网络

在国家工商总局最近公布的一批中国中,浙江以总量新增37件名列全国前茅,绍兴则以10件驰名商标位居全省首位。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却发现,10件驰名商标中,有4件之前就已经通过司法途径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此次通过行政认定为第二次认定。

驰名商标认定有“难易之分”

据悉,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可以通过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两种途径。然而,两者获得的难易度则相差悬殊。前者是企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但由于工商总局对驰名商标的把关非常严格,需要较长的“考验期”。而企业通过司法途径,最快3个月就可以让自己的商标成为“驰名”。

记者从市工商局商标处了解到,绍兴拥有的34件通过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从开始准备到最终确认,一般所需要的时间大概为两年左右。这些企业中,最快的用了一年,而时间最长的则逾10年。目前,绍兴拥有通过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34件,而司法途径获得的“驰名商标”总量则是它的4倍之多。

“通过司法途径确认的驰名商标,在西部偏远地区的法院判的较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东部沿海地区的法院对司法途径判定“驰名”的把关也比较严,但在西部就相对宽松很多。而记者也了解到,绍兴企业中大部分司法途径认定“驰名”,也的确集中于西部地区的法院判决。

“含金量”悬殊导致二次“争驰”

近年来,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十分火热,所引发的质疑也从未间断,一些法律人士认为司法认定驰名商标较为“泛滥”。

去年,绍兴县调整行政与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奖励政策,对当年度被行政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每件奖励50万元;被司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每件只奖励25万元。

“我有一次看到高速公路上一家企业的广告牌,该企业标明自己的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且特别用括号标注‘行政认定’4字。”市工商局商标处处长梁钦鸿告诉记者,不少企业在做生意、对外交往时,还是很重视驰名商标是否是行政认定的。“因为行政认定的门槛高,含金量也高。”

梁XX说,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二次“争驰”成为新动向,而此次绍兴新增的10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浙江袜业有限公司的“丹吉娅Danjiya”,上峰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峰SALFO”;浙江晨辉照明有限公司的“晨辉CHENHUI”;浙江开尔制衣有限公司的“开尔KAIER”,都是在原先司法途径认定“驰名”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行政程序进行再认定。为此,在保护企业创牌积极性的同时,工商部门也把企业争创驰名商标的举动,引导到行政认定的渠道上来,并鼓励已经“驰名”的企业二次认定。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