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知识

商标抢注后该怎么办?

来源:网络

商标作为传统三大知识产权之一是知识产权中生命最持久、与国家经济运行、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最直接相关的知识产权。现代市场经济,商品竞争逐渐发展转变为商标的竞争,这种竞争趋势促进了商标功能的变化,商标是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识别标志,有研究表明,在市场份额中,20%的强势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20%的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为社会提供80%的经济贡献。商机向来是孕运而生,我国的经济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商标抢注和品牌争夺的市场时代。

市场既然是处于这种阶段,对商标的重视就不仅仅是企业了,自从国家允许个人也可以注册商标时,个人商标的注册量一下子激增,据相关统计,在已注册商标持有人之中,个人产标约占1/3,而且,近年来,随着商标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实施的商标兴国战略,在一些热点事件中频频暴光的炒作型商标一般都是出自于个人商标抢注者之手。

在商标界,一直以来有一个故事,是传扬得沸沸扬扬,也是众多的个人商标炒作者茶前酒后的经典话题,2003年韩国现代集团以4000万元的价格从章鹏飞手中买走“现代”汽车商标的故事让无数的商标持有人热血沸腾。要是几十年前,把美国的微软的“window”注册为商标,盖茨会不会付上一个亿要购回?商标价值现在是举国关注,近来的通用悍马事件,还有皮尔·卡丹品牌拍卖一事,更有把观众的眼球推到了极至。

花开两枝,各表一头,在对于个人的抢注商标行为,在社会上的反映是普遍不佳,很多眼光都是以七十年代的投机倒把的角度来分析,贬大于褒,否定多于肯定。其实,这也没有必要,市场经济,自然是市场化了,从商机角度看,这些个人商标抢注者是值得肯定的,他们正是商标商标的推动者和关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因素,商标商标抢注人的的孕育而生,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他们的出现,在市场环境中可以给我们带来“感谢生活的挫折”的潜动力。

反之,对于国外企业抢注中国商标的行为,我们民众往往不去注意。王致和在德国打商标官司,同仁堂商标在日本已经被抢注等等,世界各国的名牌产品无一例外地告诉人们,产品质量的高低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实力能否称雄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度量衡。名牌却是一个国家的国宝。一个国家的强弱,可以根据它拥有的名牌多少来判定。商标的背后是国家、民族的实力。中国的实力和强大需要更多的具有本民族商标的产品来体现和展示。客观的说,这些个人商标抢注者就是一个个警钟,值得我们深思而虑。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