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我国暴力催收可以不还款吗

来源:网络

一、我国暴力催收可以不还款吗?

暴力催收不可以不还款。遇到对方暴力方式的骚扰侮辱可以报警处理,但是债款还是要按照合同约定还款。

暴力催收如构成暴力伤害,有可能被判刑。如构成非法拘禁,也有可能会被判刑。法律对暴力催收怎么判刑还没有专门的规定,要根据催收者的犯罪行为来具体确定。在暴力催收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犯罪行为有恐吓、殴打、绑架、杀人等等。因为暴力催收中的犯罪行为有轻有重,所以判刑也差异巨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及到判刑的暴力催收行为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对借款人进行不断的骚扰。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对暴力催收行为的处罚更多是罚款、管制、拘役等,予以判刑的情况并不多见。不过,极其恶劣的暴力催收行为,也有可能被处以极刑。

二、拒绝还款被暴力催收怎么办?

1、凡是接到骚扰这样的短信,可以全部截图保留,保持所有通话录音。之后前往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投诉反馈。

2、对一些恶意骚扰的电话号码发送的短信,可以作为垃圾短信进行举报。一般来说,1个移动号码只要被举报3次以上,移动运营商就会将此号码拉黑。

3、如果,借款人不慎被催收人员以各种方式扣留,那么应尽快想办法报警,因为他们已涉嫌非法拘禁罪。

4、如果遭遇到催收人员将贷款人的个人信息、不雅照片、视频等自行非法传播。切记,这种行为已经违法。未经允许传播他人信息,就是违法行为,可直接起诉对方,另外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三、什么样的情况属于暴力催收

催收是贷款机构对于逾期不良资产回收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债权方自己或委托第三方进行欠款收回业务,是一项合理合法的操作,而暴力催收是放款机构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来向欠款人追讨债务,是不合法的。

属于暴力催收的行为有:

1、信息、电话轰炸。对借款人以及借款人的家人进行信息、电话轰炸,使其不得安宁。

2、使用语言、动作恐吓,安排工作人员在欠款人的家里堵门、泼墨汁、刷大字、静坐等,属于暴力催收。

3、曝光欠款人的个人信息,来施压的属于暴力催收。

4、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的。

5、冒充国家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对借款人进行恐吓、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暴力催收可能构成什么犯罪

1、非法搜查、侵入住宅罪

定义:一般认为,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绝退出,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宁的行为。

负债场景:未经借款人允许、违背借款人意愿非法侵入其住宅,或经借款人要求离开住宅拒不离开的,可能构成本罪名。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定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本罪为必要的共犯。

负债场景:纠集人员去借款人单位、家里,通过阻止生产经营活动、把控大门、侵占车间等方式,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将会构成本罪名。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定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本罪的保护法益是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公民个人信息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开展、正常生活状态的维持,不仅关涉个人名誉,同时影响个人的社会评价。公民个人信息的破坏或侵害,既可能给公民带来物质上的损失,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并影响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中各项权利的实现。

负债场景:机构通过软件获取借款人的通讯录信息,借款人出现逾期还款,催收人员就会通过骚扰通讯录上的人员迫使借款人还款等方式。

4、故意伤害罪

定义: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负债场景:为了催债,纠集人员故意伤害借款人身体,伤情以鉴定为准。触犯故意伤害罪。

5、非法拘禁罪

定义:非法拘禁罪,是指故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本罪的法益是人的身体活动的自由。非法拘禁罪不是危险犯,而是实害犯。现实的自由主要包括身体的场所移动自由,从一定场所离开的自由以及在场所内的身体活动自由。

负债场景:当借款人不还钱时,用强制方式拘禁剥夺借款人的人身自由的,构成非法拘禁罪。

如果借款人被暴力催收债款,那么可以通过报警处理,但是债款还是得按合同约定的按时偿还。以上就是关于暴力催收可以不还款吗的相关介绍。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