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被执行人是政府部门怎么办

来源:网络

在民事诉讼中,对判决执行难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一种现象,被执行人无论是个人或者企业,法院执行程序都会有阻碍,而政府作为被执行人进,执行就更难了,那么被执行人是政府部门怎么办?下面由若悠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被执行人是政府部门如何处理

被执行人作为政府部门的,如果政府部门拒绝执行判决的,法院可以对政府部分实施强制执行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二、执行难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首先查找义务人难。找不到人就无法执行,这种现象更多是中国现象,西方国家一般不存在这种现象。西方国家“物”随人走,而中国人口流动性太大。

二是部门配合度低。需执行时,各个部门配合度低,分工不明确、常态化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诚信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法治发达国家有着明确、完善的公民诚信系统建设,与人身结合密切,高度重视个人诚信。我国在诚信建设方面不充分、全面,不守诚信者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诚信缺乏足够的法律保障。

四是地方保护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公共部门精细分工,执行不仅仅是法院作为司法机关的事情,也关乎相关部门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由于利益瓜葛的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行政力量干涉插手执行。

五是国家对法院的执行重视不够,执行方面的投入也不够,使得执行手段不能跟上。执行人员的队伍建设、能力素质方面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执行力量短缺,实际存在案多人少的情形。从数据来看,2007年至2016年,新收案件从206万件到529万件,增长幅度超过150%,但是执行干警的数量仅增加了13%。

六是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够,大量资金往来缺乏监控。社会上有大额现金交易,这样就使得义务人的财产难以控制。

七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执行难。由于历史原因,积压了许多历史遗留案件,这些案件的执行难度非常大。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被执行人是政府部门如何处理”问题进行的解答,被执行人作为政府部门的,如果政府部门拒绝执行判决的,法院可以对政府部分实施强制执行措施。欢迎到若悠网。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