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服刑后仍不执行需要再坐牢吗

来源:网络

很多的经济案件当中都需要当事人赔偿另一方的经济损失,而当事人有的人却企图通过一些非法的手段躲避自己的责任,如果拒不执行法院裁定判决的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下面就由若悠网的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服刑后仍不执行需要再坐牢吗?

仍不执行需要坐牢吗?

拒不执行之后你已经去坐牢了,需要担负了您的刑事责任,但是关于民事的赔偿是不能免除的,应当偿还自己需要偿还的金额。如果坐牢之后仍然不执行的话,就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达到刑事处罚的话,坐牢是在所难免的。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义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拒不执行达到情节严重具体标准是什么?

要正确把握情节严重标准需考虑三点:

(1)行为人采取的手段。如果是通过公然对抗、暴力抗拒的方式扰乱执行活动,达到逃避执行的目的,所带来的危害显然要比一般的拒绝执行行为要大,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恶劣。

(2)行为人对执行标的的履行程度。行为人未履行标的部分占全部执行标的的比例及抗拒执行的金额成为衡量情节是否严重的一个重要标准,部分省份已经出台相关规定。

(3)行为后果的严重程度。行为人抗拒执行造成执行人员人身伤害、公私财产较大损失等,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关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法律同样未作相关规定,可以参照以上三点,根据程度的轻重予以区分。

本罪的犯罪事实是什么?

根据罪名及相关司法解释,所谓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就此分析法院在司法活动中,所有已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包括调解结案后进入执行的裁定),均应得到案件相对人的履行,若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均可视为是违法,情节严重的,即可视为犯罪。在民商、行政案件性质所决定,构成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是逐步形成的过程。

对此,民商事、行政、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均应在审理、判决、执行的各个环节,以败诉方的履行能力为重点,确实查清财产状况,并掌握在案。出现隐匿、转移财产,私自提取银行冻结的存款,并无法挽回损失等行为,给法院执行造成困难,即可认为是犯罪,应移送立案庭、刑庭以刑事附带民事(行政)案件处理。因此,法院在对除刑事以外的各类案件时,对立案审理、执行中,一定要注重查清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的事实,为后来的刑事审判奠定基础。

以上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定义、情节严重的情况和深层的含义解释了这种犯罪事实的内涵,从上可以知道如果你在拒不执行判决之后也坐牢了你还是需要偿还需要偿还的金额的,再不执行的话,如果属于没有能力偿还是可以晚些还的,但是如果故意的话,就有可能继续受到刑事处罚了。如果您还需要法律咨询,可以联系若悠网的专业律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