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对于取保候审金怎么缴纳

来源:网络

关于对于取保候审金怎么缴纳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对于取保候审金怎么缴纳?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由执行的执行机关收取,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法定代理人或者单位必须按执行机关的规定向执行机关指定的银行专户交纳保证金,且必须是在执行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时一次性的交纳。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1000元;

(二)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2、《公安部关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规定

(一)保证金的数额,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二)对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

(三)对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二、取保候审申请程序是怎么样的?

1、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县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3、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有保证人的,填写保证书。

4、填制《取保候审决定书》。

5、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交代事项,告知法律责任。

6、将被取保候审人移交派出所执行。

7、解除取保候审(最长时限为十二个月)。

综合上面所说的,申请了取保候审如果符合条件的话,那么对于当事人就需要依法的缴纳保证金才可以进行,对于这笔保证金的缴纳是可以选择到银行进行缴纳,而另一种是可以选择直接交给执法人员,从而给予相关的交钱赁证这都是可以实施的。

对于取保候审金怎么缴纳相关知识延伸阅读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上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虽然没有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是对其人身自由是有一定限制的,取保候审什么时候可以解除?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请看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根据这一规定,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机关应当在取保候审期满后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的措施。这里法律规定采取的是应当(必须)及时解除,是为了还其人以自由;应当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让其及他人知道其已经获得自由。取保候审不能自动解除,应当经过一定程序才能解除,但目前对司法机关未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如果未造成严重后果,很难通过法律程序去追究其法律责任,只能向人大或上级检察机关投诉,要求给出合理结论。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还能否继续适用?

应当认为,不能够再次适用取保候审,因为适用取保候审不仅要考虑到刑期,也要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在第一次适用了取保候审之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仍然去犯罪,就证明其人身危险性较大,如果采取取保候审仍然会危害社会,不符合设定取保候审的立法精神,因此,不能够再次适用。

取保候审期限已满,案件没有审结或者被撤销的该怎么办?

因为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被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而案件没有审结或者撤销的话,说明其仍然是有犯罪嫌疑人的,就会留有案底,对其非常不利,只有找到检察院或者公安局查清楚后,发给释放证明或者撤案,这样才能在法律上还给其真正的自由,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以上内容由整理提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超过此期限就应当解除取保候审,同时违反取保候审法定义务的,也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对于取保候审金怎么缴纳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