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量刑建议两年和实判是多久?

来源:网络

一、量刑建议两年和实判是多久?

检察院量刑建议两年,法院最终的判决结果一般也会在两年左右。因为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是人民法院量刑的参考,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会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判决要综合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是否累犯等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量刑的步骤

(1)根据基本犯罪事实在法定刑幅度内确定基准刑;

(2)根据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依法确定宣告刑。

2、确定基准刑的方法和步骤

基准刑是在不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的前提下,根据基本犯罪事实的既遂状态所应判处的刑罚。基本犯罪事实包括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和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确定基准刑的步骤如下: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刑。

3、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1)多种量刑情节并存时,可以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确定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比例。

(2)多个量刑情节与免除处罚情节并存时,应当综合考虑全案情况和法律规定,决定是否免除处罚。

(3)同一行为涉及不同量刑情节时,不得重复适用。

4、确定宣告刑的方法

(1)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刑幅度内的,可以直接作为宣告刑;但被告人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最低刑以下确定宣告刑。减轻处罚时,一般应在相应的法定最低刑以下的下一个法定刑幅度内处罚,但在下一个法定刑幅度处罚仍然过重的,可以在再下一个法定刑幅度处罚,但不得因具有数个减轻处罚情节而免除处罚。

(2)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如果有减轻处罚情节,可以直接作为宣告刑;如果只有从轻处罚情节,没有减轻处罚情节的,以法定最低刑为宣告刑。根据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除外。

(3)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高于法定最高刑的,不能加重处罚,可以法定最高刑为宣告刑。

(4)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六个月以下的,可依法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

(5)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二十年以上的,综合全案考虑依法确定是否适用无期徒刑以上刑罚。

(6)综合全案考虑,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确属罪责刑不相适应的,可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宣告刑。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是什么?

量刑情节分为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量刑时应当充分考虑各种量刑情节,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量刑情节的不同情形,依法决定是否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决定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可在相应的调节比例幅度内确定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具体调节比例。

1、对于未成年犯,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应当减少基准刑的20%~50%。

2、对于未遂犯,应当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实行终了的未遂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40%;

(2)未实行终了的未遂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50%。

3、对于中止犯,应当综合考虑中止犯罪的阶段、是自动放弃犯罪还是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自动放弃犯罪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后果大小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自动放弃犯罪的,应当减少基准刑的60%~80%;

(2)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应当减少基准刑的50%~70%;

(3)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4、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从犯,一般应当减少基准刑的30%~70%,犯罪较轻的,应当减少基准刑的70%以上;

(2)未区分主从犯,但对于作用相对较小的被告人,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3)对于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对较小的主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20%。

5、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大小等情况确定从重的幅度。

累犯,应当增加基准刑的10%~40%。

6、对于自首情节,应当综合考虑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

(2)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40%;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不同,以自首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4)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或者亲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5)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待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以及其他类型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10%;

(6)犯罪较轻,又有自首情节的,可以免除处罚。

7、对于立功情节,应当综合考虑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效果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一般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2)重大立功的,一般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70%,所犯罪行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70%以上;

(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少基准刑的70%以上。

8、对于坦白,应当根据坦白的阶段、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坦白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2)坦白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对于量刑建议两年和实判是多久这个问题,最终还是需要由人民法院结合犯罪行为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为在我国只有人民法院拥有定罪权。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嗯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