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证据需要哪些?

来源:网络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证据需要哪些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的证据: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包括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被他人用于犯罪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的;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等证据。

二、若个人信息被侵犯维权办法有哪些

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相关权利人可以通过行政、民事、刑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1、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

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在虚拟网络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

2、向公安机关报案。

个人信息被不法利用、遭遇诈骗的可以报警,通过公权力救济来惩戒犯罪、维护权利。

3、向法院起诉,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司法机关可依照民法典规定,对其相关民事权利予以保护。

三、侵犯公民个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方面:

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

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方面: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4、主观方面:

故意。

侵犯公民个人的信息是会让他人的利益受损,只要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但一般在认定犯罪时也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只有确定符合立案的条件,那么才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罚,所以,案件的判决都是需要有法律的依据。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