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什么是“盖然性”规则

来源:网络

【案例】

四年前,周某与前妻的亲戚王某、龚某在慈溪新浦镇合伙做叉车租赁及装卸货物的生意。前年年初,周某提出单干,并与王某、龚某达成协议,周某可退回9.67万元。

但是,对于这笔退伙费究竟有没有退?周某和另两名合伙人各执一词,双方都没有完全证据,以至闹到了法庭。

周某诉称,尽管当初协议载明须退回其9.67万元,但他一直没拿到这笔钱。

而被告王某与龚某却说,周某提出退伙后,他们另外叫了岑某来入伙,岑某拿来9.67万元入伙费,他们当场就将这笔钱给了周某,此外他们还凑了3300元利息,总共是10万元现金。当时周某曾怀疑那么多现金可能会有假钞。于是,当天下午2点左右,龚某又陪周某去银行存款。

因为大家都是亲戚,在场又有四个人,他们就没有让周某另外出具收条,退伙协议也是后来补写的。

为了证明已经退了钱,两被告申请法院向存款银行调查。

【分析】

今年3月24日,慈溪法院依法向相关银行查证,发现前年2月25日原告确有一笔8万元存款,但没有具体时间。

原告称,这笔钱是他向别人借来想买辆新叉车,在当天上午10点左右存进的。但两被告坚持称这笔钱就是当天下午2点左右他们还的。

今年5月15日,银行通过技术手段终于查到该笔8万存款的存入时间是2007年2月25日下午2点至2点15分。

承办法官认为,尽管双方都拿不出完整的证据,但银行出具了关于原告在2007年2月25日8万元存款的确切时间证据,且与被告方所提供的其他证据结合后,具有了较高的盖然性,因此可以认定原告所言不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法院最终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相关链接】:

何谓“盖然性”规则

所谓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是将盖然性占优势的认识手段运用于司法领域的民事审判中,在证据对待事实的证明无法达到确实充分的条件下,如果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已经证明该事实发生具有高度的盖然性,人民法院即可对该事实予以确定。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加快审判进程,促进民事关系的稳定和谐。(2)有利于真正实现公平与正义,因为在事实不明而当事人又无法举证时,法院认为盖然性高的事实发生,远较认定盖然性低的事实不发生更能接近真实而避免误判。(3)符合现代民事诉讼从“客观真实”到“法律真实”的基本理念。(东南商报记者张贻富通讯员王蓓孙赟峰)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