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法院对于失火罪的最新量刑标准

来源:网络

一、法院对于失火罪的最新量刑标准

失火罪量刑标准依据犯罪情节而定,一般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失火罪认定

(一)与放火罪的区别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

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

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

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

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

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

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司法实践在认定这种案件中,有时会发生过失犯罪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情况。

例如,某人在仓库吸烟无意中将未熄灭的火柴头扔到草堆上,当即起火。

这时行为人本应奋力灭火以避免火灾的发生,而他却扬长而去,漠不关心,任火势蔓延,致酿成灾。

这里行为人开始只是无意中将火柴头扔进草堆,并非故意制造火灾,本应认定为失火行为,但由于其先前的失火行为已经造成火灾的危险,行为人负有灭火、消除危险的义务。

在其能够履行义务的情况下,明知不灭火可能造成火灾,却不予履行,听任火灾发生。

这时行为人主观罪过已转化为间接故意,因而构成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放火罪,不应再以失火罪论处。

(二)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失火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分这两种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都是过失;

从现象上看,都可能引发火灾,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

但两者有明显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

失火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

(2)客观方面不同。

重大责任事故罪必须是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严重事故;

而失火罪一般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用火不慎而引起火灾。

因此,对过失引起火灾的,应全面分析其犯罪构成要件各个方面的特点,根据行为人所触犯的相应刑法条文定罪量刑。

依据《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的量刑,依据犯罪情节而定。

所以法院对失火罪量刑,主要考虑犯罪情节,一般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