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证人戴VR眼镜"重回"现场

来源:网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的出现对案件的侦破和审理是非常有帮助的,而VR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VR技术称为虚拟现实技术,那么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证人戴VR眼镜"重回"现场是怎样的?下面由若悠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证人戴VR眼镜"重回"案发现场

证人戴VR眼镜“重回”案发现场

市检一分院系全国首次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证据可大幅提高效率

“当时我就站在这个位置,看着他拿刀刺向被害人。”昨天上午,北京一中院在审理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中,凶案现场的目击证人戴着VR眼镜,使用3D技术让控辩双方宛如“身临其境”般地了解整个案发的经过(见图)。这是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开发出的“出庭示证可视化系统”之一。用3D和VR等高科技进行证据展示,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案情

男子冲进女友办公室行凶

昨天上午,张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站在了一中院的刑事被告人席上。检方指控,被告人张某于去年9月13日,在海淀区某公司办公室内,因感情纠纷,持刀刺扎19岁的被害人刘某,致刘某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作案后,张某在案发现场等待,后被赶到的公安人员抓获。

张某在法庭上也讲述了自己杀害刘某的原因。据张某供述,两个人发生情感纠纷后,刘某提出分手,张某多次挽留未果,于案发当天,携带一把水果刀到了刘某所在公司。张某先当着女友的面扎了自己腹部三刀自残,看女友没啥表示,随后情绪失控行凶。

庭审证人戴VR还原凶案现场

昨天的庭审中,法庭的公诉人一侧,有两排座位。第一排是三名公诉人和被害人的亲属及代理人,第二排就坐的则是负责操作“出庭示证可视化系统”的检方技术人员。

庭审进入举证质证环节后,本案唯一一位目击证人董某出庭作证,他是被害人的同事,也在案发现场目睹了整个案发经过。公诉人请证人董某戴上放在证人席的VR眼镜,并让其用手操作手柄控制方向和位置,“请你以你的视角,还原案发时的情况,操作时慢一点,不要晃,可以边操作边说话。”

董某戴上VR眼镜后,大屏幕上的一个办公室场景开始转动,“当时我就站在这个位置,看到他拿刀刺向被害人。”场景转向办公室内的一张办公桌,“就是在这扎的”。随着董某的操作,大屏幕的场景不断变化,现场的人都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董某退庭之后,公诉人又通过“出庭示证可视化系统”展示了另外一名证人的证言笔录。公诉人边念边用手在自己面前的触屏上边“划重点”,相应的大屏幕上的笔录文字下方就出现了红线,现场人员看得非常清晰。

研发新系统大幅提高示证效率

刑事案件证据的法庭出示,是法庭调查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对被告人正确定罪量刑的必经过程。据悉,在全国范围内,“PPT”软件仍然是检察机关法庭示证最常用的辅助工具。然而,“PPT”软件并不是为法庭示证所专门开发,其作为法庭示证的辅助工具时存在天然的弱点。为此,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研发出“出庭示证可视化系统”。

该系统的优势首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审查与出庭准备同步化。检察官仅用1分钟即可将电子卷宗导入系统,此后便可借助系统阅卷功能实现对案件的审查。另外,还能根据庭审需求自由灵活示证。公诉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触屏电脑使用手指现场对证据照片放大缩小。而且还能立足出庭效果,实现法庭采择证据过程透明化。该系统同时强化了证据效用,增强公诉人法庭示证的说服力。公诉人不但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播放的起止位置,更可以在任意一帧视频中直接进行圈点、选中放大等标注操作,增强了公诉人对视听资料证据的控制力。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证人戴VR眼镜"重回"案发现场”问题进行的解答,新技术的运用对建立法治社会是非常有用的,在案件庭审时运用VR技术就是其中的尝试。欢迎到若悠网。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