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合同诈骗案报案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来源:网络

一、合同诈骗案报案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1、所签订的合同(协议)。

2、行为人签订合同的虚构单位,冒用他人名义的相关依据。如:留下的印章、假名片、假工作证、假营业执照,假公章等。

3、已经履行小额合同、部分合同的,应当提供已履行合同的材料。

4、收受受害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请尽量提供逃匿的依据。如关闭交通工具,搬迁住所等证明材料等。

5、提供行为人其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依据。如:留下的书写工具、假身份证、刊登虚假广告的报刊、杂志等。

6、行为人的身份证明材料,也请尽量提供。

二、企业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作为一种常见经济犯罪,往往会给受害方带来巨大的困难,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因此一蹶不振,资金链断裂,最终难逃破产厄运。因此,企业应当将防止合同诈骗作为第一要务。

(1)企业家本身以及企业高层领导应当注意自身建设,切勿因贪图利益而轻信对方。

在签订合同,尤其是较大 款项的合同时应尽量谨慎对待,不可轻信对方的一面之词。有时甚至业务员在收受“回扣”、“红包”后会极力促成该笔业务,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签订合同时务必不可急躁,应在全方面的了解对方后再进行签约。

(2)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并不能参与每一次合同的签订,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当设立合同审查、合同保存等细致环节,并建立一支谨慎、懂法的工作团队,对该团队的成员进行风险意识以及《合同法》相关的培训,使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避开诈骗陷阱。

(3)建立合同签订、履行监督制度。

合同诈骗发生在合同的签订、履行当中,因此,为了避开风险,企业应当对对方的情况时刻关注,避免其携款潜逃。在合同签订时,尤其是与新客户的合同签订时,企业应当从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对方公司的经济状况、信用状况等基本信息,如果其信息有异样或瑕疵则应当慎重签约。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企业应当随时关注对方公司的履行情况以及公司目前状况,关注其是否正常履行合约、是否有能力继续履行合约以及履行过程中有无异样等,这不仅能够防止合同诈骗的发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民事纠纷,防止损失。

签订合同本身就应该遵循公平自愿平等真实的原则,如果故意隐瞒事实,用虚假的信息与人签合同从而获取利益,就会涉嫌合同欺诈。当达到一定数额,就会涉嫌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作为一种常见经济犯罪,往往会给受害方带来巨大的困难,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因此一蹶不振,资金链断裂,最终难逃破产厄运。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