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在疫情期间造谣、传谣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来源:网络

一、在疫情期间造谣、传谣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进行造谣、传谣的,依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逮捕疫情期间造谣的犯罪嫌疑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因疫情期间造谣被判刑案底可以消除吗?

在公安局有案底不能消除。但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相关犯罪记录会予以封存。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第二点第一款规定:

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政法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分别建立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

政府部门打击造谣传谣这种行为,不是像有些网民理解的那样要故意掩盖关于疫情的真实信息,既然是谣言,那就说明当事人传播的这些信息都是虚假的。这些谣言,给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的防疫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会造成很大的阻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