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简易程序是否应扩大适用范围

来源:网络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是合理配置审判资源的必然要求。《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只适用于三种情形,而一些案情简单,被告人也对起诉没有异议,但对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案件(例如被告人实施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盗窃数额巨大等类型的案件)均无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必须适用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检察机关也必须派人出庭支持公诉,这势必导致审判资源的重大浪费。如果将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扩大,对于上述类型的案件,就能直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从而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降低诉讼成本。曾经有学者研究得出,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占收案总数的55%至56%时,是体现适用简易程序经济性的最佳值,但由于受到适用简易程序范围的限制,要达到这个数值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才能使简易程序的特效更好地发挥出来。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是解决案多人少的有效手段。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提出:“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追求“公正与效率”成为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中心。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社会出现人、财、物的大流动,刑事案件必将增多(特别是自去年4月,党中央作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决定后,刑事案件更是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同时也出现了案件“两极分化”的现象,即有些案件案情非常简单,且被告人亦对其犯罪行为如实供述;而一些案件案情相当复杂,被告人也十分狡猾的现象。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有利于实现“繁、简分流”,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集中力量审理重大、疑难案件。我国当前的审判力量相对不足,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虽然一些基层法院实行“普通程序简易审”,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证据充分且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在适用普通程序时,以简易的方式进行审理,但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只有在提高效率上着手,深化刑事审判改革,适当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针对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存在的案多人少的实际状况,以及刑诉法对简易程序适用条件严格限制,笔者认为,应当将刑事诉讼法中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适当扩大,不应当只按刑期来确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而应当针对具体的案件情况来确定是否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因此,《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一)项建议修改为“对依法可能

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无异议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这样一来,通过对适用简易程序的刑期的适当增加扩大,可以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大幅度提高刑事审判诉讼效率和当庭宣判率,缩短办案周期,同时,也有利于调动法官庭审的积极性,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庭审上,真正实现开庭审理,而不是庭后阅卷审理,有利于提高法官的思维能力和当庭质证的能力,以实现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