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民事诉讼二审增设简易程序

来源:网络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适用章规定。”及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该两条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排除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笔者认为该规定欠妥,主要理由是

(1)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类型分析,二审程序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仅适用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进入二审程序的案件绝大部分案情及法律关系较复杂,对这些案件适用普通程序有利于彻底查清案件事实,理清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从而作出公正权威的裁判,有效监督和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但有些进入二审程序的案件案情并不复杂,法律关系也较为明确,当事人对案件事实不存在原则性的分岐,并且这些案件在一审也是适用简易程序,当事人提起上诉并未改变简单民事案件的性质,亦即一审中的简单民事案件,在二审中仍然属于简单的民事案件,故这些案件在二审程序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2)从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考虑,二审程序应该适用简易程序。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与矛盾突发期并存的特殊时期,一方面大量的矛盾纠纷进入司法程序,另一方面我国的司法资源极其有限,许多法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二审程序如有选择性地适用简易程序,就可以节约国家有限的司法资源,使更多的人、更多的纠纷获得更好、更广泛的司法救济,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从实现民事诉讼效率价值出发,二审程序必须适用简易程序。效率是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二审程序如果不分案件繁简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就极易造成案件审理时间延长,增长办案周期,不利于实现民事诉讼制度的效率价值;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就可以不受普通程序的约束,办案手续简遍,审理方式灵活,办案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减轻当事人的诉累,正确及时地保护当事的合法权益。

(4)从提高办案质量目的来看,二审案件应该区分使用简易、普通程序。司法实践中进入二审程序的民事案件有难易、繁简之分,二审适用简易程序便于人民法院迅速及时地审理好一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从而使人民法院能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审理一些新型、疑难、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二审案件,切实提高该类案件的审理质量,确保司法公正;如果二审程序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就会分散人民法院的时间与精力,不利于提高办案质量。

鉴于上述理由,笔者建议在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增设简易程序的规定,以充分发挥简易程序制度的价值功能作用,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办案质量,实现司法公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