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损毁坟墓行为的性质认定是如何的

来源:网络

清明节前后很多人都会去扫家里先人的坟墓,但是在扫墓的时候,才发现家里先人的坟墓被别人损毁了,自己原本想要拜祭的念头也无法顺利的完成。那么,损毁坟墓行为的性质认定是如何的?若悠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损毁坟墓的行为因其行为后果不同,其行为在性质上存在两种可能: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死者的人格利益包括死者的遗体、遗骨,当损毁坟墓的破坏行为导致死者遗体或遗骨发生变动、减少或灭失,对坟墓的毁损即是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侵害,损毁坟墓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为。

当毁损坟墓的破坏行为未导致死者遗体或遗骨发生变动、减少或灭失时,坟墓作为民法上的物,是一种特殊财产,毁损坟墓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理由是:民法上的物等同于狭义上的财产,作为民法中的物,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存在于人体之外。

(2)能被民事主体所控制和支配。

(3)能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这里的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4)须为有体物。“坟墓”,作为埋葬死者遗体或者骨灰的特定建筑物,被视为死者的栖身之所,它同样存在于人体之外,能被民事主体所控制和支配,能满足人们纪念、祭祀先人的精神需要,也是一种有体物。所以,从民法学上看,“坟墓”属于物的范畴,对坟墓的损毁构成对他人财产的损害,损毁坟墓的行为在性质上是财产损害行为。

坟墓损害赔偿纠纷,更多的是相邻村民间的纠纷,纠纷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相邻村民间关系的好坏,关系到当地社会的稳定。因此,法院立案后,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死者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加大调解力度,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把有关的法理知识讲解清楚,引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争取让当事人达成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最大限度的实现案结事了,促进司法和谐。

损毁坟墓行为性质比较恶劣时,想要维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