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怎么解决奇葩诉讼问题

来源:网络

从感性的角度看,奇葩诉讼就是一场闹剧,只是茶余饭后的笑谈。可是从理性的角度看,奇葩诉讼却是过度诉讼、滥用权利的表现,赤裸裸的违背了立案登记制度。

某人因为没有回复微博留言,被起诉到法院。遭遇这样莫名其妙的诉讼,估计林妙可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巨大的,什么仇什么怨呀?不回微博也要被起诉。其实,在现实中,特别是实施了立案登记制度以来,这样的奇葩诉讼还真不少。有夫妻因买不买一瓶保健品而起诉离婚;有人起诉“大眼睛”演员赵薇“在电视中瞪他”;有人甚至编造离奇情节来状告某单位、某媒体……

怎么解决奇葩诉讼问题呢?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了,予以立案的情形包括:(1)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2)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3)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被害人告诉,且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4)生效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属于受申请人民法院管辖的;(5)赔偿请求人向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作出的赔偿、复议决定或者对逾期不作为不服,提出赔偿申请的。

而有“(1)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2)诉讼已经终结的;(3)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4)其他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诉事项。”情形的则不予立案。

这样的规定,其实太过于笼统,非法律专业人士会很慢把握。要想解决奇葩诉讼这一问题。有关司法部门有必要给立案登记制打个“补丁”,明确合法合理诉讼的边界,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和使用立案登记制,知道哪些事能诉讼,哪些事不能诉讼。同时应该对“不予登记立案”的范围进一步完善细化,也可以结合诉讼实践,对不予立案的情形进行具体列举,还可以仿效指导案例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一些“奇葩诉讼案例”,对民众进行逆向指导。最后建立惩罚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滥诉、虚假诉讼等情形要给予一定的惩罚!

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件好事,但是每个人在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对行使权利的后果承担责任。打官司不是儿戏,希望大家慎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