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修改:检测改由行政部门委托

来源:网络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转基因食品来说很多人都认为有相对的问题,那么对于转基因问题,我们国家一直以来也非常的重视,下面若悠网小编为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修改:检测改由行政部门委托,希望大家可以多去了解。

近日,国务院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删去了两条内容,另修改了五条内容。

据10月23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下称《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决定》中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是2001年5月23日公布并施行的,此前2011年1月8日,根据国务院令588号,《条例》进行了修正。

最新的修订版本中,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单位申请安全证书,原本规定由申请者主动提交的检测报告,改为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检测。

此外,农民养殖、种植转基因动植物可由销售单位代办审批手续的规定被删去。农业转基因生物过境相关规定也有调整,原有规定中涉及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内容被删除。

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检测机构检测

修改前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的单位在生产性试验结束后,可以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需提供相应材料。

此次修改便对所需材料进行了调整,原《条例》中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被删去,原《条例》中的“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明确为“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验材料、检测方法等其他材料”。

此次修改还明确了由国务院相关部门组织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组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合格的,方可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这样的调整思路在对原《条例》第三十三条的修改中还有延续。

原《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境外公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而此次修改则在提出申请后增加了需“提交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试验材料、检测方法等材料”的内容。

此外,原《条例》第三十三条中作为获颁安全证书条件之一的“经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机构检测,确认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不存在危险”,被修改为前置到该条第一款的“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检测确认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不存在危险”。

“农民养殖、种植转基因动植物可由销售单位代办审批手续”被删去

在此次修改中,对于农民养殖、种植转基因动植物和农业转基因生物过境的相关规定也有所调整。

原《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农民养殖、种植转基因动植物的,由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销售单位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代办审批手续。审批部门和代办单位不得向农民收取审批、代办费用。

而原《条例》第四十九条就第二十二条规定明确了相应惩戒规则:违反本条例规定,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销售单位,不履行审批手续代办义务或者在代办过程中收取代办费用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次修改,第四十九条规定伴随第二十二条规定一同被完全删去。

而农业转基因生物过境相关规定也有调整,原有规定中涉及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内容被删除。

原《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的,货主应当事先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过境转移。

此次修改,这一前置条件被删去。

而原《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27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此次修改中,其中“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被删去。

最后,原《条例》第五十一条中,“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进口、携带、邮寄农业转基因生物未报检”的惩戒规则中,去除了原有的“未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批准过境”的情况。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哪些法规,目前管理状况如何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依法实施安全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配套规章,依法实施监督管理。1996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从事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等活动进行全过程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制定了5个配套规章,发布了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建立了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审批和标识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技术体系建设,为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转基因生物安全部际联席会议推荐基础上,农业部组建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农业部还组建了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了一批环境和食用安全检测机构,其中35个已通过双认证。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过程中,大力组织开展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性研究,研制检测技术标准,组织安全评价,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能力。截止2009年底,农业部已发布了62项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标准,保障了依法行政的技术需求。

三是科学规范开展安全评价和环境监测,保障转基因生物环境和食用安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按照条例、安全评价办法和评价指南的要求,遵循科学、个案、熟悉和逐步的原则,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等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指南,科学规范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在安全评价合格的基础上,农业部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矮牵牛、甜椒和番木瓜等植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以及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进口安全证书,除棉花外,仅用作加工原料。与此同时,组织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等作物生态环境长期风险监测,保障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行政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活动有序进行。《条例》实施以来,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不断健全管理规章,改善管理条件,切实加强田间试验、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和产品标识等环节的行政执法监管,确保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大力开展法规培训和科普宣传,努力提高研发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那么对于一些转基因技术,特别是在花生,稻米上面给了人们很大的帮助,对此国家一直以来也是不断的努力,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更多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到若悠网。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