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事

企业家涉嫌犯罪,权益如何保护

来源:网络

自2016年以来,中央、国务院、最高法、最高检及公安部等出台多项规定,目的为保护企业家财产。该些规定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具体内容若悠网小编带你了解。

相关规定如下:

1、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下称《中央2016年意见》);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下称《中央2017年意见》)。

2、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3、2017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下称《最高院通知》),就保障企业家创业提出十条意见。2018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第一批,下称《最高院案例》)新闻通气会。

4、2016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18条意见");2017年1月,出台《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22条意见");2017年12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通知》(强调从"5个方面"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的法治环境)(下称《最高检通知》)。2018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2018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该次发布会以"加强涉产权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为主题,通报检察机关加强涉产权刑事申诉检察工作情况,同时发布检察机关办理的涉产权刑事申诉典型案例(下称最高检案例)。

5、2017年11月24日,最高检、公安部联合修订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以称《最高检、公安部规定》),对2005年颁布的原规定进行了大幅度修订。 "除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以外,公安机关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处置涉案财物","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

这些规定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对该些规定中,主要措施包括:

一、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严格把握罪与非罪。

二、依法纠正涉产权的冤错案件。

三、办理涉及企业家的案件要宽严相济。

四、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

五、对撤销经济犯罪案件的条件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六、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如此集中大力倡导并推动对企业家保护的情形实属罕见。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这些规定也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以上内容由若悠网整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